2014年在台北参访,有一幕一直深深的震撼著我:

台湾慈济环保的志工们,蹲坐在一大堆收回的饮料瓶前面,正一个一个的拆瓶子上的瓶盖和标签。

他们甚至有个特制的工具来割断瓶盖环:

作为一名刚进入环保领域的小白,对这样极致的分类行为,简直惊为天人。于是那时起,在心中的印象就是:

饮料瓶回收一定要拧瓶盖,要撕标签。


然而3年后,有机会在匈牙利参观一个当地的饮料瓶处理工厂,认知又一次被颠覆了。

这家工厂每年可以处理5万吨饮料瓶,相当于每天将近150吨处理量。

我悄悄数了一下,工厂里面只有不到10个工人。

What?你们不需要拧瓶盖,撕标签的吗?

我向厂长提出这个疑问后,他露出了带有强烈优越感的笑容:

「我们工厂有先进的自动设备。所有的瓶子进入机器后,都会被切成1-2cm左右的碎片。碎片经过水洗后,不同密度的瓶身材料就会自动分层。再通过光电筛选装置,就分为了不同种类的再生碎片。」

视频封面

00:17自动饮料瓶清洗切片生产线

在成品区域,确实可以看到瓶身、标签、瓶盖等材质基本全都分开了,很少混杂。

PET瓶身碎片

PVC瓶身标签碎片

所以,欧洲人回收饮料瓶时候,是不用拧瓶盖撕标签的啊。。。


那么我们日常回收饮料瓶的时候,到底要不要拧掉瓶盖,撕掉标签呢?

这与我们所依赖的下游回收厂家的处理方式关系很大。

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国内的大部分饮料瓶再生厂,基本介于上面两个例子之间,既有人工处理的过程,又有机器的加工。

这是位于成都周边的一个中等规模饮料瓶拉丝厂中的场景:

对部分PE类型的塑料瓶,也需要人工去除瓶盖和标签
但一般的PET矿泉水瓶都是自动处理的

更牛的是,这里直接就从PET碎片生产出成品了——聚酯纤维。

视频封面

00:11PET瓶切片拉丝的过程

送到这里来的饮料瓶,大部分是没有拧掉瓶盖撕掉标签的。


所以结论是:

回收饮料瓶,不需要拧掉瓶盖,撕掉标签。

当然如果你这样做了,会减少一定的后续工作,也是欢迎的,不过不强求。

相比起来,我们更希望大家回收饮料瓶时候:

把没喝完的饮料倒掉,保持瓶子干净干燥无异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