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業協會重申立法嚴懲炒賣纔可杜絕「黃牛黨」。

康文署管理的紅館和伊館,去年第四季取消售票處賣票,限定在演唱會舉行前14天內纔可取票,又規定本年7月起將表演場次為4場或以上的節目,內銷門票比例上限由8成減至7成,即公開發售門票比例下限由2成增至3成,並研究「實名制」購票。不過,演出業協會批評有關措施無效,重申立法嚴懲炒賣纔可杜絕「黃牛黨」。

康文署管理的紅館和伊館,去年第四季取消售票處賣票。康文署圖片

演出業協會發言人表示,取消門市售票後,「電子黃牛黨」反而有更多機會以電腦程式搶奪大量門票高價炒賣,大型演唱會即使「延後取票」,他們仍可炒賣「確認購票電郵」。

對於當局將內銷門票上限及公開售票下限比例改為「7比3」,發言人指「8比2」行之有效,可為業界提供營運彈性及爭取贊助商,而且近期大型演唱會提供約3至5成門票公開發售,批評政府不瞭解業界運作,新措施只令業界缺乏足夠資源發展,扼殺唱片業、演出業以至相關文化產業的生存空間。

「排隊黨」以往為霸頭位搶飛,不時發生衝突。 資料圖片

當局認為增加公開售票比例,可讓更多市民購得門票,發言人稱現時售票系統未能有效阻截程式搶票,只令「黃牛黨」增加購票機會。

康文署管理的紅館和伊館,去年第四季取消售票處賣票。資料圖片

至於「實名制」售票的建議,發言人稱有泄露個人私隱風險,甚至被人轉售個人資料,「黃牛黨」也可非法收集或購買他人身分資料購票;「實名制」入場方面,發言人稱如在紅館舉行有上萬名觀眾的演唱會,業界估計核對身分入場需要2至3小時,可能嚴重打擊觀賞意欲,影響場地出租率,減少訪港旅客人數。

康文署管理的紅館和伊館,去年第四季取消售票處賣票。資料圖片

據悉,政府去年11月提出有意修改《公共娛樂場所條例》,將康文署管理的紅館及伊館納入禁止炒賣範圍,惟現時最高刑罰僅罰款二千元。發言人重申,定立具阻嚇力罰則的法例纔可杜絕「黃牛」,要求政府提出時間表,法例也要涵蓋打擊「電子黃牛黨」及網上二手炒票平臺,亦應盡快提升售票系統,並還原內部及公開門票比例為「8比2」。

體育、演藝、文化及出版界立法會議員馬逢國表示,修例建議獲業界支持,惟反對修訂《逃犯條例》示威拖慢了立法會議事工作,對今屆立法會會期內通過修例不樂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