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篇題為《氣憤!中國遊客遭瑞典警方粗暴對待,一家三口竟被扔墳場》的文章,在網上火了起來。

主要內容是:華人曾先生帶著兩個老人到瑞典旅遊,提前到達旅館,本想在大堂內休息,卻被逐出酒店,還遭到警方毒打,然後被丟棄在30多公里外的墳場中。

文章一經發出,很多網友義憤填膺,呼籲嚴懲瑞典粗暴執法人員,瑞典駐華大使館的微博也遭到攻陷。

然而僅僅到第二天中午,之前的新聞內容就媒體被推翻了:「並非丟棄在墳場而是公園」、「老人無理取鬧」、「曾先生自己把入住時間定錯了」等等。

接下來,輿論馬上反轉......

目前,有關方面正在對此事調查溝通,事件仍未蓋棺定論。

但是,無論如何,在真相尚未確定、信息不對稱的情況下,我們應該避免過度的情緒帶入,不要被單方面的敘述「亂帶節奏」。

永遠不要用單一標準,評價任何一件事,更不要輕易推測,隨意下結論。

1、德陽女醫生自殺背後,單一評價標準有多可怕

前不久,一則《水利局員工公開毆打未成年人,把娃娃往水裡按,想害命…》的新聞曾在網上引發熱議。

暴力、成年男子打孩子、公職人員欺壓弱勢羣體......這些因素輕而易舉地激起了民憤。不知實情的網友紛紛口誅筆伐,痛罵那個斤斤計較的男子,及其妻子安醫生,評論區內戾氣滿滿。

但事情僅僅過去五天,那個身處輿論中心的安醫生就自殺了,她以最極端的方式來自證清白

經過多方求證,事情的真相併非最初媒體報道的那樣。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8月20日,四川德陽的安醫生和丈夫去游泳,泳池裡兩個13歲男生碰到或者摸了安醫生臀部。

安醫生讓他們道歉,男生拒絕並朝其吐口水,安醫生丈夫隨後衝過去將男生往水裡按。之後,男生家屬在洗手間打了安醫生。

雙方最後報警,男生道了歉,安醫生丈夫也當場給孩子道歉,本以為事情就這樣結束了。誰知第二天一早,男生的父母再次帶人殺到安醫生和其丈夫的工作單位鬧事,要求領導開除安醫生。

後來,孩子父母找了媒體,將剪輯過的視頻發在網上,並在微博投稿,於是便出現文章開頭的一幕…

8月25日,安醫生不堪捲入輿論旋渦,情緒越來越差,最終選擇服藥自殺。

事情真相大白之後,之前攻擊安醫生的人,紛紛調轉槍頭,跑去攻擊孩子家長…...

可是,以生命為代價換來的真相大白,太慘烈了。人已經去世,留給她家人的只有巨大悲痛。

悲劇過後,我們是否也應該反思一下,為什麼大家如此容易跟著輿論走?

用過於簡單的標準、粗暴地不加任何思考地去評價一件事情,對於社會事件而言,由此帶來的危害不可預估。

2、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曾經有一個泰國公益廣告引發了很多討論,視頻主角是一名菜市場的婦人,每天工作就是收租。

類似周星馳電影中的包租婆,中年、潑辣、大嗓門,出場自帶大哥氣場,狗狗碰到她都要主動讓路保平安。

她一開口就更可怕了,從地面衛生一路嚷到催收租金,最後還直接把賣肉攤販的秤給砸了。

於是,有人就把她砸秤的畫面拍下來傳到了網上。接著,網友開始謾罵、人肉、扒更多的料,抵制大家光顧她的市場,把她砸秤的畫面做成鬼畜視頻,瞬間就有超過百萬的瀏覽和點贊。

看到的人都憤怒不已,用鍵盤表達自己的情緒。

每個人都以為自己伸張了正義;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做了件好事;

每個人都覺得這是在懲惡揚善。

人們用手中的鍵盤演了一場正劇,壞人應有報應。

事實的真相呢?

這個收租婆讓聾啞人進自己的市場,幫暈倒的人扇風,摔秤是因為商販缺斤短兩。

只因為凶神惡煞,人們就直接把她定義成了惡人。

好在,當輿論還在不停攻擊的時候,老闆孃的處理辦法是:一切照舊。

▲ 和以前一樣收一樣的租金

▲ 和以前一樣悉心照顧攤販

▲ 和以前一樣,買走他們賣不掉的菜

網路時代,人們動動手指就能毀掉一個人。可怕的是,參與其中的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正義的使者,是真善美的化身。

自小,我們都相信一個道理: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可有時候,你看到的未必是事實的全部。在瞭解事情真相之前,請多一份耐心,不要用單一標準「一鎚子敲死」一件事或一個人。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

3、大多數事都是基本常識,陰謀論都是扯淡

2018年下半年,朋友圈接連發生了很多社會大事件。

其中,「劉強東事件」也引起了網友們的巨大討論,而輿論更是出現多次反轉。

在「劉強東事件」最初被報道時,「喫瓜羣眾」非常興奮:

「劉強東也有今天啊」、「早就知道劉強東不是什麼好人」等等。

但是,當所謂的「事件女主角」照片被曝光後,輿論立馬轉向:

「肯定是被人下套了」、「一看就是這個女生主動勾引的」。

不久之後,所謂的「事件女主角」委託律師發出個人聲明,表示整個事件個人完全不知情。

此時輿論再次反轉,陰謀論登場了:

「一看就是美國對中國的陰謀」、「跟中美貿易摩擦有關係」。

誠然,劉強東作為公眾人物,人民羣眾有圍觀的權利和自由,但「聽風就是雨」式地圍觀一件事、簡單粗暴地評價一個人,都是不可取的。

關於融創創始人孫宏斌和聯想創始人柳傳志的恩恩怨怨,曾經也被媒體反覆炒作。

有一次在接受記者採訪時,孫宏斌這樣回應道:「在這個世界上啊,大多數事都是基本常識,我最煩的就是陰謀論,都是扯淡!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很多人的認知變成非黑即白,以偏概全,完全以自我為中心,不能理解和尊重與自己不一樣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我們一定經常聽到這些話:

他升值加薪了,一定是跟領導關係好;

她那麼年輕開豪車,肯定是被包養了;

他從不參加酒局飯局,情商一定很低;

他居然去考公務員了,真沒上進心......

缺少耐心、更缺少對事物的判斷力,急於下結論,用過於簡單的標準評價事物,這就導致:

這些人看到的世界,總是急躁的、混亂的、黑暗的,因為他們評價標準過於簡單且不加思考,從而導致內心搖擺不定。

4、不要用單一標準看這世界,更不要輕易評價別人

下面這張圖片很好地說明瞭,我們為什麼不要用單一標準評價事物

在「攝像機的屏幕」裏,你看到的是左邊的人在殺右邊的人,而真實的情況,是右邊的人在追殺左邊的人。

你所看到的一切,都取決於「拍攝的人」。

坦誠地說,在新媒體時代,一部分不負責任的媒體扮演了「拍攝的人」,斷章取義、刻意激發用戶情緒,誤導公眾的判斷。如果每個事件都有人刻意引導,很容易讓大眾失去思考能力,跟隨輿論隨波逐流。

什麼是盲目從眾?看字面就知道,人一多就存在。

著名學者陳丹青說:不從眾、保持獨立人格、堅守個人的價值觀,這在中國,非常難。

因為大多數人都在做的事,看起來總是安全的。

先入為主、以偏概全、從眾心理,都是阻礙人獨立思考的路障。它們中的任意一個,都在削弱人對事情判斷的客觀程度。

很多人評價事物總是:High on believing is seeing , Rather than seeing is believing。

翻譯過來就是:信什麼就只看什麼,而不是眼見為實

一個手帶鎚子的看什麼都像釘子,結果就是聾子聽啞巴說瞎子看到鬼了,盲從盲信而自己不過腦子。

就像文中提到的泰國廣告結尾所說:

人的價值,不能僅僅以你所看到的畫面作為判斷。打開你的頭腦,用智慧看見沒看見的事。

所以,在下一個「朋友圈大事件」到來之前,請告訴自己:

永遠不要用單一標準,看這世界,更不要輕易評價別人。

人生不易,別讓單一標準毀了你的思考能力,也別讓你的一句話毀了他人的生活。

關於作者:崔永旺

——————禮物分割線??——————

看到這裡了,還不來和我嘮嘮?關注公眾號插坐學院(ID:chazuomba),回復「知乎」即可隨機獲得以下乾貨(悄悄告訴你,記得多回復幾遍,有驚喜^_^)

  • 20 篇精選原創職場成長類必讀好文
  • 1 份新媒體編輯最全自學教程
  • 7 篇PPT小技巧文章必讀
  • 12 份 2018 年精選行業報告
  • 2000 元精選課程限時體驗
  • 鏈接知乎同頻夥伴,一起更快成長

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永遠不要用單一標準看這個世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