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推薦一本傷寒論的書,看了一點,內容很新穎,也很好接受。各位如何評價這本書?

另外,頭一回讀這種通俗易懂的傷寒論的書,還有類似的麼?各位推薦一下。


剛回答了一個類似的問題.就貼過來了.

小明:專業的中醫醫生如何看待《大醫至簡》及劉希彥?


劉希彥老師講傷寒論已經幾年了,但我是這幾天才在網上偶然看到的,看了他的文章,今天剛收到《大醫至簡》,書的內容是他在羣裏講傷寒論的集結,已經看過了。 劉老師的觀點比較新穎,這是迄今為止最接近仲景先師的解讀了,我是說的關於條文的解讀。但書中關點也不太認同。比如關於六經的看法,我覺很有參考價值。歷代關於六經的看法都不相同。還有就是組方,說經方是經驗之方,我們只能用經方,不會自己組方。我總覺中醫的組方之道並不像劉老師說的那麼簡單,也沒有李陽波老師講的那麼玄,但終究是失傳了。劉老師關於葯勢的講解還是很有臨牀價值的。可以看下JT叔叔講的葯勢。 像劉老師這樣的書不多。學傷寒論入門推薦郝萬山老師視頻,郝老師風趣幽默,講的通俗易懂,也有案例。還有經方大師胡希恕老師的。
挺好的。一家之言,可以做為參考。不可不信,不可全信。不信說明你的主觀意識太強,為了不信而不信,他有些講的明明是對的。全信說明你見識太少,他有些明明講的毫無根據。如果打基礎還是要讀郝萬山,劉渡舟,胡希恕的書才對。


我沒看過這本書,不過我最討厭在微信上製造謠言的人,我為什麼今天寫這麼多,就是因為我又看到家人在轉發這個人製造的謠言。好好的一個編劇,寫點什麼不好,非要製造謠言。

賺錢可以,但是要有底線。

醫學靠的是科學的研究和實踐的經驗的總結,已經被科學證實的東西,就要用科學的方法來看待。科學暫時沒有辦法解釋的,可以借鑒用傳統的經驗。

如果說中醫是傳統經驗,那麼這些經驗都是先輩們通過不斷地實踐,不斷的總結而形成的一整套現在我們所看到的中醫理論。

劉希彥編劇的功底非常深厚,不愧是中央戲劇學院畢業。沒有行醫經驗,只是自學了幾本古代醫書,靠著自己的主觀理解,形成了自己一套理論,還著書立說,文筆不錯。當然,如果他有行醫經驗,那就更麻煩了,已經涉嫌犯罪,妥妥的非法行醫,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節嚴重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特別嚴重的十年以上,如果真是這樣,再討論這本書就沒有任何意義了,只要你能提供線索,我去舉報,當然這也是一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只需要提供非法行醫人員和地點即可舉報。

如果一個人看幾本書就能成為醫學大師,那麼成為醫生的門檻也太低了吧,這跟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有什麼區別?

假設劉彥希真的有醫學天賦,天生就是一個神童,那特麼為什麼是中國戲劇學院畢業?不是歧視藝術生,實事求是的來說,藝術生知識水平要比一般的學生要低一些,這點我想只要經歷過9年義務教育的人都能有所瞭解,所以我對劉希彥能否真正看懂醫學書籍持保留態度。

(劉希彥的情況簡介)

再來看看他的一些觀點,明顯的特徵就是缺乏基本常識,不想反駁什麼,自己拿這些觀點到微信的官方闢謠助手上面搜索一下就知道是不是謠言了。現在科技這麼發達,難道劉先生連上網查資料都不會嗎?顯然不是,那麼目的只有一個:博人眼球,獲取流量,從中獲利。

還有一些什麼中醫無癌症之類的,我特麼一口鹽汽水噴si你。

醫學不是靠一個編劇看幾本醫書後想的出來的,這樣只會給中醫抹黑。恕我直言,一個戲劇學院畢業的編劇就別瞎湊熱鬧了,這人就是微信朋友圈謠言製造者,一個靠寫一些聳人聽聞觀點來博人眼球的跳樑小丑罷了,他寫的書只是他個人對傳統醫學的一種解讀罷了,茶餘飯後看看也無妨,但要有自己的判斷,如果當做醫學著作來看,那就真的有些滑稽了。

建議對醫學感興趣的朋友,通過一些正規方法、書籍和途徑來學習,獲取正確的醫學知識,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而不要被張悟本、李一這類「大師「給忽悠了。

同時要堅持不信謠,不傳謠,微信上那些標題黨就別瞎JB亂轉了。

————再說兩句————

有些回答,貌似辯證看待,實則和稀泥,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說白了就是缺乏自己的觀點。

———下面是普法時間———

剛剛有個人特地私信我,說劉彥希可以告我誹謗,我就不掛人了,這貨居然還有腦殘粉,那我就來普法。

公眾人物的人格利益在法律保護上應當適當克減。

公眾人物對他人的批評和指責應有一定的寬蓉度量,以保證公民在涉及公共事務享有充分的言論自由。

作為公眾人物, 享受了較多的公眾關注及相關便利,對來自他人的負面評價也應負有一定的容忍義務。

這是我國民法相關司法解釋和類似判決案例中對於公眾人物人格權益保護的相關內容,我在劉彥希的質疑,都是基於公開資料,並沒有過激言論,談不上侵害劉彥希的人格權益。人格權益包括名譽權、榮譽權和隱私權等。

簡而言之,言而總之,我有給負面評價的權利,作為公眾人物,劉彥希的義務就是憋著。


可參考吧。
瀉藥,《大醫至簡》沒看過。不好評價。本書全名為《千古中醫千古事:細說中醫源流典故》,陳倩著。包括「名家風采」、「經典名著」、「名葯傳說」、「傳世金方」、「百年老店」、「杏林文化」六大部分。——來自互動百科忽然想起這本書,搜了一下,如果想了解中醫可以買一本看看。

極好的書,非常有使用價值,他的學生依照這個理論治病,大部分都是覆杯而愈。我和家人也按照書中的辯證施治方法治療過風寒感冒發燒,藥到病除。經方是非常牛的,能解讀的如此清楚的就更加厲害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