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寫過一篇關於HBRP工作內容的分享,但隨著工作接觸面的豐富,感覺和之前想法又有些許的不同,所以重新梳理下當下的想法。

首先,關於HRBP的崗位定位。相比一個固定崗位,現在更傾向於HRBP是一個角色,就像足球比賽中的自由人,你很難就籠統的把他歸為前衛線或後衛線球員,他需要根據比賽節奏的變化不斷調整自己的位置及活動範圍,HRBP在組織中的角色同樣如此。像招聘,培訓,薪酬績效等崗位,他們的工作職責和內容簡單點可以理解成是崗位賦予的,專崗專職,而HRBP你很難從崗位名稱中去界定他的具體工作職責和內容,更多時候是要根據組織、業務對他的實際需要。這種需要可能是職能性的,如要求HRBP擅長招聘,培訓或組織發展、人才發展等,同時這種需要也可能是階段性的,如某段時間要求重心放在人員招聘上,可隨著組織、業務發展,下一階段就放在了人才發展或者員工關係上。相應的,這種角色定位,也就對HRBP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能是HR的全面手,也可能是業務的親歷者,這也從側面解釋了為什麼有的HRBP的HR轉崗,而有的是業務轉崗。所以綜上,因為組織、業務對HRBP的要求不同,所以HRBP更多扮演的一個不斷轉換的角色,而已一個專職崗位,從而也印證了為什麼現在市面上講HRBP的人很多,但是真正形成成體系可複製的HRBP的模式反而是比較少的,更多的是在學習一些點狀塊狀的工作結果經驗。

其次,關於HRBP的工作內容。既然認為HRBP是一個角色定位而非崗位定位,所以其工作內容很難統一而論。我結合自己近半年在新廠的工作經歷,簡單總結了四個可以思考的維度,這也是自己目前在做的實際工作內容。

1)人才發展

一提人才發展一定離不開選用育(任)留幾個字,所以在對待人才這一塊,自己也基本圍繞這幾個方面展開,人力規劃-人才甄選-人才培養-人才保留,然後在每個層面結合組織及業務的實際情況,進行比較比較細緻的工作內容設置:

人力規劃-人力盤點,瞭解組織目前的人力分佈狀況;人力需求統計,統計業務部門年/季/月的人力需求;人員需求規劃,類HC管控,溝通人力需求的合理性及滿足方式;

人才甄選-定期的人才盤點,瞭解組織內部的人才結構,識別甄選核心重點員工、業務優劣勢;建立內部人才池,建立人才矩陣、管理者矩陣,保證組織人才隊伍的穩定。

人才培養-人才培養基本圍繞培訓方面進行,包括管理者培養,核心重點員工培養,人才梯隊建設,培訓體系搭建等。

人才保留-除了基本的員工入離職管理,還包括了員工的發展跟蹤、人員的激勵與保障以及核心重點員工的關注等。

2)團隊建設

自己對人才發展和團隊建設的邊界點的界定主要是,人才發展側重於單個個體方面多點,團隊建設更傾向於從整個中小團隊層面去處理問題,總體從三個方面去進行,團隊溝通-異常管理-團建支持:

團隊溝通-團隊管理者日常溝通,方向引導、管理建議;團隊成員日常溝通,瞭解需求、問題並予以及時、針對性解決。通過不定期不定形式的溝通,能夠更好的深入團隊,貼近業務。

異常管理-團隊異常問題發掘、診斷及解決(如離職率高,市場表現不佳、團隊調整等),這也是團隊診斷的比較重要的部分,去了解、發現、處理一些問題。

團建支持-這點更集中於團建活動方案設計,活動實施整體性建議意見。

3)組織賦能

如果團隊建設關注的是中小團隊,那麼組織賦能則是從更宏觀全局的角度去著力,可以粗略點理解,人才發展-團隊建設-組織賦能三者是一個點-線-面的關係。這點更多是結合到了自己業務的實際狀況,主要從組織診斷-領導力-技術提升-溝通渠道-制度建設5個方面去考慮:

組織診斷-除了通過團隊溝通去總結組織層面的共性問題之外,組織診斷比較依靠的兩個工具包括離職分析、組織滿意度結果及分析,目前也在做自己的組織診斷量表,通過一些可量化、數據化的結果去從組織層面做診斷分析。

領導力和技術提升更多是結合自己組織實際需要來的,所以這點有一定的難複製性。

溝通渠道-主要是橫向(不同團隊間)、縱向(上下間)溝通渠道的打通及建設。

制度建設-同樣是兩方面,一是現有規則、制度流程的梳理、完善、沉澱,另一方面是未來組織制度流程規則的謀劃及建設。

4)文化氛圍

文化氛圍屬於比較通用的部分,自己主要是從文化活動-關懷活動兩個方面去展開,其最終目的是能形成適合自己的文化體系,既有承載形式,又可具象化。

目前階段對HRBP的理解大致如此,相信隨著不同角色及工作內容的經歷還會有不同的變化,隨想隨記。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