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唐开始,宦官集团不仅频频干涉朝政,而且还随意进退公卿、废立皇帝,其为患之烈、流毒之深,要远远超过其他朝代。而宦官之所以如此嚣张,是因为他们手中掌握着一支特殊的生力军,足以压制任何反抗势力。这支军队,便是大名鼎鼎的神策军。

  神策军属于禁军系列的一支,本来属于戍边部队,它的产生是唐朝与吐蕃间战争的产物。且说唐玄宗在位期间,吐蕃频繁入侵唐朝的西北地区,为加强防守,唐朝很有必要在该地建立起稳固的防御体系,而这项艰巨任务的完成者,正是突厥族名将哥舒翰。

  哥舒翰

  天宝十三载(754年),河西、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在新近收复的黄河九曲一带奏请设置洮阳、浇河二郡,并建立神策、威胜等八军镇。至此,唐朝在甘肃、青海一带建立起网式的防御体系,并取得对吐蕃的攻防相对优势。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为平定内乱,命令河西、陇右、朔方等镇的军队驰援内地,而神策军的千余名士兵也在征召之列。神策军在军将卫伯玉的率领下,参加过相州之战,因形势不利退屯陕州。在此期间,神策军镇陷于吐蕃之手,但卫伯玉统帅的这支部队却仍保留“神策军”的名号,此时“神策军”由军镇名成为军队名称。

  不久,卫伯玉入朝,神策军的指挥权交由该地节度使郭英乂,而等到郭英乂入朝后,其指挥权便落入大宦官鱼朝恩之手。鱼朝恩在得到这支生力军后,欣赏他们的强悍勇猛,便将其作为嫡系部队来培养,并将陕州节度使所辖军队全部并入神策军,使其扩充至万余人的大军。

  安史之乱结束后,吐蕃又趁虚而入,在接连攻陷安西四镇、吞噬河西走廊的同时,竟然在广德元年(763年)一度攻陷过长安,并迫使唐代宗逃往陕州。由于此时禁军溃败,鱼朝恩遂用神策军来护卫皇帝,等到京师克复、皇帝回銮后,鱼朝恩便将神策军带入长安。三年后,吐蕃再度侵扰关中,代宗命神策军驻屯皇宫,由此开始,神策军被正式编入禁军系列。

  鱼朝恩

  唐德宗在位时,由于受“泾原兵变”的刺激,认为文武臣僚不可信赖,转而倚重宦官集团,并将神策军的指挥权交由宦官分掌。神策军在宦官集团的控制下不断扩充,到唐穆宗即位之初,总人数已超18万人,在其他禁军部队名存实亡的情况下,“神策军”便成为禁军的代名词。

  从大宦官窦文场、霍仙鸣分掌神策军开始,便频频将军中的心腹将领安插在中央和地方的要害部门,由此来控制朝廷内外、干预国政,以至于出现“窦、霍之权,振于天下,藩镇节将,多出禁军,台省清要,时出其门”的“盛况”。

  不仅如此,本应护卫皇帝的神策军在落入宦官集团之手后,竟然被其利用,成为他们废立皇帝的资本。自唐穆宗开始,皇帝多受制于宦官,而在穆宗以后的九位皇帝中,除敬宗、哀帝外,其余均为宦官所扶立。而顺宗、宪宗、敬宗、文宗四帝,或直接死于宦官之手,或被其间接逼死,宦官之骄横跋扈,由此可见一斑,而他们之所以敢如此,就因为手中握有神策军的指挥权。

  然而,“水满则溢、物盛则衰”,就在宦官集团迎来势力的最巅峰之际,神策军本身却因日渐腐化、战力下降而开始走向下坡路。黄巢作乱期间,负责御敌的神策军毫无斗志,几场仗打下来便溃不成军、逃亡大半。虽然大宦官田令孜重建神策新军,但其能起到的作用,早跟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等待他们的,只有被消灭的命运。

  唐昭宗天覆三年(903年),大军阀朱温打着“清君侧”的旗号侵入关中,在击败劲敌、凤翔节度使李茂贞后,逼迫皇帝诛杀大宦官韩全诲等20余人,彻底摧毁这个为患百年的邪恶集团。作为宦官集团“靠山”的神策军,自然难逃被解散的命运,在盛极百余年后就此走进历史。4年后,立国近三百年的唐朝覆亡。朱温“于是悉诛宦官,而神策左右军繇此废矣。诸司悉归尚书省郎官,两军兵皆隶六军者,而以崔胤判六军十二卫事。六军者,左右龙武、神武、羽林,其名存而已。自是军司以宰相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