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1989年,中國科學院蘭州冰川凍土所(現中科院西北研究院)秦大河研究員受中國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派遣,參加國際橫穿南極考察,勝利完成任務後,於1990年4月6日載譽歸來。

說起南極,讓人不由得聯想到企鵝、海豹、極光、極晝、冰原等,但在科學家眼裡,它是世界上最高的大陸,平均海拔2350米;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極端最低氣溫-89.2℃;是風力最強的地區,最高風速達92.5米/秒;是地球上最乾燥的地區之一,年平均降水量30-50毫米,素有「白色荒漠」之稱;那裡的冰蓋平均厚度2200米,最厚達4776米,佔地球冰雪總量的90%以上。

南極拉森冰架雪原

它是地球上最後一個被發現、唯一沒有人員定居的大陸。因為它的神祕,所以這片大陸如磁石般強烈吸引著全世界的探險者和科學家,其中秦大河院士是他們當中的佼佼者,他是中國徒步橫穿南極大陸第一人。今天讓我們一起回到29年前,跟隨秦大河的腳步一同揭開南極的神祕面紗,感受這次萬眾矚目的壯舉吧。

出發前夕的秦大河

1989年,秦大河受國家南極考察委員會派遣,參加由中國、法國、美國、原蘇聯、英國、日本六個國家的6名科學家和探險家組成的「1990年國際橫穿南極考察隊」。在此之前,他曾二下南極,參加了澳大利亞南極凱西站和中國南極長城站的越冬考察,積累了豐富的科考經驗。此次南極考察他以科學家的身份參加,主要承擔南極冰蓋現代冰川冰面特徵、雪層剖面觀測和採集雪樣等科學考察任務。

1990年國際橫穿南極考察隊隊員秦大河

正當秦大河信心滿滿地準備踏上橫穿南極大陸的征程時,他的妻子周欽珂在上班途中遭遇車禍,傷勢嚴重。他不得不放下一切準備工作,回到妻子身邊,守護在病牀前。走還是留?難以抉擇。妻子的一番話給予了秦大河最有力的支持,她說:「大河,你去吧,不要擔心我。你不去,六面國旗中就沒有中國的旗。國事家事,以國事為重。」

為保障此次南極考察的順利完成,秦大河等6名隊員在北美伊利鎮進行了集訓。集訓期間,在身體檢查時,口腔外科醫生告訴他:「需要拔掉10顆牙齒。因為這次探險喫的食品全是堅硬、凍結的壓縮食品,如果牙齒出了問題,在南極洲無法醫治。」秦大河就一個字:「拔!」這樣,他的10顆牙齒被一次性拔除並鑲上了假牙。

伊利集訓營地六國隊員合影

伊利集訓

駕馭狗拉雪橇訓練

秦大河在醫院檢查牙齒

1989年7月27日,考察隊從南極半島北端拉森冰架的海豹巖出發。迎接他們的是一望無際的雪原、一路相伴的暴風雪、難以察覺的冰裂隙等等。

1990年國際橫穿南極考察路線圖

暴風雪是南極最可怕的敵人,當風速為10米/秒時,積雪被吹起,眼前一片白茫茫,能見度很低。橫穿南極途中,遇到的暴風雪多為25~40米/秒。遇著暴風雪,大家只能戴著面罩風鏡,把整個面部包起來,只有秦大河例外,因為他丟不掉近視眼鏡,風雪從眼鏡框邊上使勁抽打他的眼部周圍,呼出的熱氣在眉毛和睫毛上轉眼間就凍結成了小冰珠,並越結越大。眼皮和臉部凍傷越來越嚴重,晚上痛得難以入睡。

暴風雪後秦大河的眼鏡和鬍子都結了冰

暴風雪中安置帳篷

冰裂隙是南極考察隊員的兇惡敵人。它是冰體流動時因冰下地形突變、冰體斷裂而形成的,一般深30米左右,有的深不可測。吹雪形成「雪橋」掩蓋了冰裂隙,因此,即使在晴天,冰裂隙也很難被發現。秦大河等擔負著探路任務,好像探地雷一樣,滑一步,用冰鎬探一下,再滑一步,再探一下。後面的隊員嚴格按照前面隊員的足跡前進,一有險情,全體人員立刻繞道而行。

搶救掉入冰裂隙中的狗

穿越危險的冰裂隙區

秦大河是以冰川學家的身份參加這次橫穿南極科學探險活動的,從出發時就開始了科學考察工作。南極洲作為全球變化研究中的一個關鍵地區,冰川學研究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南極冰雪中有過去和現代地球氣候與環境變化的精確記錄。在這次探險中,秦大河每55公里採集一次雪樣,並觀察雪層剖面變化等。

採集雪樣時,先在雪地裏挖一個寬約1.2米、長2.5米、深2.2米的雪坑,然後用專門儀器,每2釐米採一個雪樣,裝入事先凈化了的塑料小瓶中。採樣時要求每採一個樣換一雙手套,每採10個樣換一次口罩,還要穿上防護衣,否則雪樣極易被污染而失去研究意義。

採樣時,不僅氣溫低,而且常常颳風。挖雪坑要費很大力氣,有的地方雪層堅硬,挖一個雪坑要花幾個小時,在這橫穿南極的艱難征途上,獲得每一個數據、每一個樣品、每一個記錄,都是極其不易的。

秦大河挖雪坑採樣

秦大河穿潔凈服採雪樣

秦大河在「不可接近地區」雪坑中採集樣品

2m雪坑採樣並觀測記錄

秦大河整理雪樣

靠著頑強的毅力與不懈的努力,秦大河圓滿完成了橫貫西、東南極的科學考察工作,共採集到800多個雪樣,首次獲得了這一地區的連續觀測資料和雪冰樣品,填補了冰川學空白。

秦大河等6名科考隊員僅憑藉狗拉雪橇和滑雪板,克服巨大的身體不適和難以想像的低溫、暴風雪的惡劣氣候條件,經過220天的艱難跋涉,徒步5986公里,途經南極點和「不可接近地區」,於1990年3月3日勝利抵達本次考察終點——原蘇聯和平站,完成了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國際合作徒步橫穿南極洲的壯舉。

1989年12月12日考察隊抵達南極點後全體隊員合影留念

站在南極點的秦大河

抵達終點

作者:陳雲峯

來源:中國科學院西北生態環境資源研究院(籌)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