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 李建德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延續至今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清明文化已經成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深深融入到每一箇中國人的心裏,流淌在每一箇中國人的血液裏。清明祭祀、清明踏青充分展現了中國人不忘本來、不忘歷史的人本精神,充分展現了中國人不忘初心、繼續前進的奮鬥精神,也充分展現了中國人繼承先人、敢於擔當的責任精神。正是有了這樣的精神,中華民族纔始終香火不斷,綿延數千年而不衰。可以說,這些構成了偉大的中國精神的重要內容,是我們民族的精神之根、精神之魂、精神之氣。

清明緬懷就是要緬懷祖先們的忘我精神。一個人能往回看多遠,就能往前走多遠。既往回看又往前走,是一個人始終成爲人的重要法寶。“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祖先是我們的根,沒有祖先忘我奉獻的昨天,就沒有我們幸福的今天,更沒有我們燦爛的未來。我們的祖先勤勞、樸實、善良、勇敢,他們用智慧的雙手、呵護的臂膀、果敢的勇氣和勤勞的汗水培育着一代又一代子孫後代不斷成長。他們獲得的是喜悅,留下的是記憶。這種記憶就是我們民族的記憶,它成爲一代一代中國人不斷前進的精神標識和動力之源。人要是有了這種精神,就能戰勝自我、超越自我和實現自我;人要是有了這種精神,就能有戰勝一切的勇氣、克服一切的力量和取得勝利的信念;人要是有了這種精神,就能有坦蕩的胸懷、高尚的情操和不懈的追求。

清明緬懷就是要緬懷先烈的犧牲精神。人類的歷史是一部先烈們勇往直前、不斷犧牲的歷史。正是無數先烈們的犧牲,才構築起一道道美麗的人間彩虹。特別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無數革命先烈更是爲了新中國的成立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拋頭顱灑熱血,不惜犧牲生命,無私奉獻。比如,邱少雲、黃繼光,到毛澤東、周恩來……緬懷先烈,感慨萬千。革命先烈們的犧牲精神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彌足珍貴的力量源泉,值得我們珍惜,我們應代代相傳。

清明緬懷就是要緬懷先輩們的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奮鬥是人類永恆的主題,人類只有奮鬥,才能徹底脫離自然、戰勝自然,進而與自然和諧相處,才能使人們過上物質富裕、精神充實的美好生活。“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剛健有爲、奮鬥不止、自強不息是中華民族優秀的精神品質。我國古代就有許多諸如“盤古開天” “女媧補天”“伏羲畫卦”“神農嘗草”“夸父追日”“精衛填海”“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等優美的神話。春秋時期大教育家孔子以“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雲爾”自勉。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主張爲“拯救斯人於塗炭”而奮鬥,並要爲此勞其筋骨,磨其心志,貢獻自己畢生的精力直至生命。在近代,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更是激勵無數仁人志士爲國爲民建功立業的精神動力。因而,魯迅先生將擁有這種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的人歌頌爲民族的“脊樑”。因爲這種精神,集中反映了我們民族朝氣蓬勃、奮發向上的頑強生命力,表現了我們民族百折不撓的開拓精神、反抗黑惡勢力的鬥爭精神、完善自我的進取精神和不懈努力的拼搏精神。建國以來,我們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 攻克難題,自主研製成功“兩彈一星”科學難題;以王進喜爲代表石油工人們“大慶石油大會戰”,甩掉了我國“貧油國”的帽子……我們由建國時的一窮二白、溫飽困難到2020年建成全面小康社會這一歷史性轉變,衆多成就業績的取得靠的就是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新時代,我們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道路,堅定不移地進行改革開放,堅定不移地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堅定不移地朝着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偉大目標前進,同樣是離不開這種奮鬥精神的。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我們要堅忍不拔、鍥而不捨,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徵程的壯麗篇章!這正是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鬥精神在當代的集中體現和創造性發展。由此,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是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社會發展進步、國家獨立富強的重要支撐。有了這種精神力量,一個民族就能看到自身的生命活力和光明前景,因而始終朝氣蓬勃,蒸蒸日上;有了這種精神力量,一個民族在困難、挫折面前,就會萬衆一心,不怕犧性,堅持鬥爭,最終轉危爲安,興旺發達起來。歷史和現實充分表明,一個沒有以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以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進步的;一個沒有以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

清明緬懷就是要不忘歷史,勇擔重擔,擼起袖子加油幹。“自古英雄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緬懷歷史,緬懷先輩,緬懷先烈,更重要的是繼承他們的意志,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繼續開創他們未竟的事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我們接過了先輩們的接力棒,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需要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更加具有創造精神的優秀品質迎接新的歷史挑戰,創造更大的輝煌。只有始終擁有這種優秀品質和高尚情懷,才能更好地凝聚起強大的中國力量,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才能無愧於祖先、無愧於先輩、無愧於先烈、無愧於中華民族。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