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文人雅士們講究「名硯清水,古墨新發,慣用之筆,陳舊之紙。」其中的墨,尤其是古墨,存留於世的鳳毛麟角。現在我們用的墨水都是工業化批量生產,便捷低廉。卻不知道古時的墨,萃取天然的動物植物礦石的精華,不僅選材嚴苛、工藝精湛,而且還是千金難買的良藥。

制墨最關鍵的,一要煙淳二要膠好三要萬杵,因此第一步浸油很重要,它能夠令燒制出來的煙墨淳正。浸油時,油的選擇精細到極致,什麼桐油麻油菜子油都需要調合之後再用。桐油得到的煙墨最多,且墨色漆黑有光澤,字跡隨著時光的流逝,一天比一天黑亮。因此在調合之時,桐油比例最多,先將松木、蘇木、黃連、檀香、白芷等藥材研碎後,放入芝麻油中浸泡半個月,平時要經常攪拌攪拌,再將浸油後的這些藥材放入鍋內煎至焦碎,去除頑固不能化的,然後放入桐油中攪勻後,留待燒制煙墨:「每一百兩桐油,能夠得八兩煙墨」。

溶膠和用藥的選材也很講究。魚鰾膠和牛皮膠,不僅選擇優質的原料熬製成膠,還要根據季節的不同,按照不同的比例與藥水調合,多一分則纏筆,少一分則墨色清淡無力。其中藥水的藥材選用,則根據制墨者的要求不同,而選擇不同的藥材,例如秦皮能夠令墨色持久不變,紫草、蘇木、紫礦等能夠令墨色華艷;薔薇露能夠令墨香經久不散……

記得曾經見有典籍記載,一些文人研墨弄筆之餘,待書畫完畢,留在硯台里的墨汁則喝了。當時以為是誇張,如今知曉了名家墨錠的原料,完全理解他們惜墨如金的心情了!

其實,優質的陳年松煙墨是難得的藥材,《本草綱目》稱之為「烏金、陳玄、玄香、烏玉玦」,僅限以松木煙灰調入膠汁、香葯加工製成的墨錠入葯,色黑光潤、墨氣清香而涼、年代陳久者為良藥。

醫書典籍中記載:"墨,專入肝腎,色黑味辛,氣溫……能夠止血消腫,治吐血、衄血、癰腫發背等症。可磨汁內服,例如鼻孔出血,榨取新鮮藕汁或新鮮地黃汁,磨濃墨服下即止,但不能用乾地黃和水搗磨;也可磨汁外用,例如治癰疽發背之症,用醋汁磨濃墨,塗在惡瘡四周,惡瘡的中心則以豬膽汁塗之……。

不過想要覓得古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養墨是有講究的,不是每一個文人都能夠以豹皮囊存貯,而且還是易耗品,能留存世上的不多。曾有人誇耀自己的上品墨錠:墨紋如履皮,磨出的墨汁隱有油暈,一兩可染三萬筆次,天天用著,一年才減半寸(1.5厘米左右),萬金不換。

百年如石,一點如漆的佳品,真應了那句老話:「上墨,百年後可化為黃金」。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