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營養豐富而全面,幾乎包含了人體所需的全部營養,被譽爲“理想的營養庫”,有健腦益智、保護肝臟、延緩衰老、防治動脈硬化、預防癌症等功效,也是家家戶戶常見的佳餚。但如果操作不當,不僅無法獲取營養價值,還可能危及健康。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任何食物,都得把握一個“度”,明明是非常好的“營養品”,吃太多反而害了身體!最常見的就是雞蛋吃多了會引起消化不良,增加胃、腸、肝、腎等臟器的負擔。

根據《中國居民膳食指南 2016》建議,在其他食物(奶類、肉類和魚蝦)都正常攝入的情況下,每週食用雞蛋的量不要超過7個。也就是基本保持每天1個的量就可以了。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但如果對於日常豆製品、奶製品、白肉等攝入不足,或是日常活動量較大的人,以及兒童、孕婦等對蛋白質需求量較大的人羣,可以每天吃1-2個

老年人可能擔心吃雞蛋會升高膽固醇,造成高血壓、冠心病等疾病。其實每天吃1-2個全雞蛋,並不會引起膽固醇的上升,反而能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風險

但如果伴有高血脂,可以減少蛋黃的攝入,比如:兩三天吃一次全雞蛋,其它時間只吃蛋白。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現代人的飲食越來越追求口感,但往往會顧此失彼,好吃不等於有營養,可能還藏有健康隱患!

1、煮太久

不論是水煮蛋還是水蒸蛋,時間都應該控制在10分鐘以內

時間過長,不僅口感會變差,蛋白質也會發生凝固,不易消化,脂肪和膽固醇的氧化程度升高,營養大打折扣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2、溏心蛋

溏心蛋,蛋黃呈流質狀,相對來說口感更爲爽滑、鮮嫩,看起來也更誘人,但不建議吃。

不易消化吸收。熟雞蛋的消化率可高達90%,但生雞蛋的消化率只有50-70%,營養物質的吸收率也會降低。

有細菌感染風險。生雞蛋、溏心蛋裏面的沙門氏菌沒有被完全殺死,食用後可引起發熱、全身疼痛、腸局部潰瘍和壞死等情況。尤其是兒童、孕婦、老人及免疫能力較差的人羣儘量不要吃溏心蛋。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3、炒雞蛋

雞蛋中的膽固醇和脂肪原本對身體沒什麼影響,但經過煎、炸、炒等高溫烹調後,雞蛋中的膽固醇就會被氧化,發生“美拉德反應”,其糖化蛋白含量可上升到原來的30多倍

一旦體內的糖化蛋白產物過多,人體的代謝能力會逐漸下降,加快衰老,增加炎症反應,推動動脈硬化、腎臟疾病、糖尿病等多種疾病的發展。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4、荷包蛋

普遍人羣做荷包蛋時都會用油煎,而且是高溫下鍋,邊緣變焦。一方面,會產生氧化物甚至是致癌物;另一方面,營養損失較大,口感較硬,影響消化吸收。對於荷包蛋愛好者,不如吃水煎荷包蛋

操作步驟:

鍋內倒入少許水,冒出魚眼泡時,下入雞蛋。水燒開後,待其凝固,關火蓋上鍋蓋,燜上2分鐘左右即可。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雞蛋的烹調方法有很多,如果從膽固醇的氧化程度和受熱程度考慮,各種烹調方法的健康排名如下:

A級:蒸煮雞蛋;

B級:煮荷包蛋、蛋花湯;

C級:炒雞蛋、雞蛋煎餅;

D級:焗蛋黃。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關於雞蛋的認識誤區確實太多,我們之前就有強調過,如:土雞蛋和洋雞蛋的營養價值無太大差異老年人也可以每天吃一個全雞蛋雞蛋有保質期等等。除此之外,還有哪些誤區?

誤區一

雙黃蛋是激素催化出來的

雙黃蛋,並非是激素催化而來的。雞內分泌失調,連續兩次排卵就會形成雙黃蛋。一些剛下蛋的雞也會因爲各部位的配合還不夠熟練,出現雙黃蛋。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誤區二

雞蛋、豆漿相剋,不能一起吃

很多人說雞蛋、豆漿“相剋”,主要是因爲豆漿中有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它能抑制蛋白質的消化。

只要豆漿充分煮熟,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就會被破壞,不再影響蛋白質的消化吸收。所以早上喝豆漿時,可以一起吃雞蛋。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誤區三

蛋殼顏色越深,營養越豐富

以雞蛋殼顏色判別雞蛋的營養並不科學。因爲影響蛋殼顏色的色素是原卟啉,它主要受遺傳因素影響,也就是與雞的品種有關,營養價值並無差異。

所以說選雞蛋的時候,不要太注重蛋殼顏色,也不用太關注是否是土雞蛋,還是以新鮮爲主。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超市裏的盒裝雞蛋一般都有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地等信息,但對於菜市場的散裝蛋怎麼挑選?如何鑑別雞蛋是否新鮮?

“ 一 看 ”

新鮮雞蛋的蛋殼顏色鮮明、氣孔明顯,還可能附着一層霜狀粉末,手感不是特別光滑。

如果蛋殼呈油亮色,甚至有黑斑、裂紋甚至發黴,就不要食用了。

“ 二 搖 ”

新鮮雞蛋重量適當,輕輕晃動時基本不會有聲音。

但若是重量明顯偏輕,或晃動時有水聲,就儘量不要購買,因爲雞蛋有氣孔,時間越長,揮發的越多,雞蛋就會變輕。

“ 三 試 水 ”

將雞蛋放入冷水中,完全下沉屬於比較新鮮的雞蛋,完全上浮的往往是已經變質的蛋。但即使是新鮮的雞蛋,試水後也需儘快食用,以免變質。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除此之外,雞蛋儘量不要挑選沾有雞屎的,萬一雞屎中含有致病菌、寄生蟲等物質,也可能成爲傳播疾病的媒介,包括流感。

而且雞蛋不要直接倒入鍋中,有可能其它味道蓋過變質味,無法識別。建議先將雞蛋打在碗裏,再倒入鍋中,若發現蛋黃變散、有異味,就不要食用了。

吃對雞蛋補全身,但一個步驟錯了,就可能出大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