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1張

撕起來了。

發行方和影院向來相愛相殺,但直接在檯面上開撕,尚屬少見。

昨天下午,負責發行《新喜劇之王》聯瑞影業發布聲明:

正式申請停止527個影廳(涉及70餘家電影院)的密鑰。

一旦申請成功,這些影院將從大年初一開始失去放映《新喜劇之王》的資格,只能放映其他影片。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2張

開撕原因是,影城和發行方在《新喜劇之王》的排片數量上未能夠達成統一意見。

至於「為什麼不統一」,雙方各執一詞。

有相關從業者透露是因為影城索要排片回扣過高據說此次星軼等幾十家影院,開口價竟然高達一百萬。

但影城管理者表示發行方希望花錢買到 20% 以上甚至更高的排片,但是商議時間較晚,無法滿足片方排片需求。

誰是誰非,每個人心裡有桿秤。發行方和影城誰損失更大,還不好下結論。

電影本身,最無辜。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3張

▲《瘋狂外星人》發行方陳礪志聲稱被冒充《新喜劇之王》的同行開黑,春節檔競爭進入白熱化

不過《新喜劇之王》這次臨陣上馬,宣傳發行等後續工作確實過分匆忙。

去年11月29日,周星馳突然宣佈新戲殺青,並進軍春節檔

使得這屆被稱作「史上最擠」的春節檔,競爭變得更加激烈。

所謂邱禮濤執導、周星馳監制的《D計劃》不過是個幌子。

新戲是完完全全的周星馳電影——一人包辦了導演、監制、編劇和出品的《新喜劇之王》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4張

春節檔的熱鬧,因周星馳而起。

在2013年《西遊降魔篇》創下華語電影首次單日票房破億的記錄,並以12.46億的總票房奪得新任票房冠軍之前,春節檔幾乎還是蕭瑟冷清之狀。

2016年春節檔的《美人魚》,更是華語影史上首個突破30億的票房「錦鯉」。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5張

可以說,周星馳以一己之力,驅動了春節檔這趟票房列車的引擎,讓後來者趨之若鶩。

盡管《美人魚》和《西遊伏妖篇》的影片質量引發了質疑,「欠星爺的電影票已經還完了」的論調不絕於耳;

盡管新作啟用了周星馳最經典的「喜劇之王」IP,給人以炒冷飯、翻拍必爛的心理預警。

但是,「周星馳」三個字仍對觀眾充滿了「欲拒還迎」、「無法割捨」的吸引力。

《新喜劇之王》匆匆拍完、匆匆定檔,但在豆瓣「想看」排名中還是擠進了前四。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6張

前三位,有國人渴望了太久的科幻IP(《瘋狂的外星人》、《流浪地球》)

也有現在認可度最高的內地喜劇演員黃渤和沈騰(《瘋狂的外星人》、《飛馳人生》)

在更能代表大眾品味的票務平臺上,《新喜劇之王》的預售成績突破了6600萬。

排在第一梯隊。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7張

在內地市場的激烈廝殺中,昔日的香港電影人,能打的似乎只剩下周星馳了。

只有他的電影,在自己不出鏡的情況下,不靠大牌明星,也無需質量保證,就可以讓人甘願掏錢買票。

情懷二字,在尚活躍的華語電影人之中,實則只他擔得起。

這話,也許有兩個人的粉絲會不服氣。

春節檔預售,排在周星馳作品下面兩位的,是成龍的新片《神探蒲鬆齡》。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8張

這是自兩年前的春節檔後,兩人再次狹路相逢。

雖說17年的春節檔,《功夫瑜伽》在最後幾天彎道超車《西遊伏妖篇》,登頂票房冠軍。

但是這一仗贏得並不光彩。

成龍投資的耀萊影城被曝「自產自銷」,票房注水。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9張

▲傳說中的「幽靈場」,來源網路

耀萊這一手法,早在之前對自家電影《我不是潘金蓮》和《鐵道飛虎》上就已經明目張膽地踐行過。

這一次,如果不故技重施的話,《新喜劇之王》PK《神探蒲鬆齡》,勝出大概毫無懸念。

在過去不久的國慶檔,最大贏家是悶聲發大財的《無雙》,也是今年港片的最佳戰績。

影片上映後又讓人追憶起當年的小馬哥,也不禁慨嘆一聲周潤發寶刀未老、「吊打小鮮肉」。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10張

▲2018版小馬哥

昔日的「雙週一成」,勉強算是在2018年附近,有了一次久違的「同框」。

這種「同框」,在周潤發、周星馳產量驟減的今天,已經愈發難得一見。

如今,在早已換了人間的華語電影圈,內地本土化敘事的魅力不斷反超香港產業化思維。

「香港製造」,在北上浪潮的滌盪下,傳奇色彩也日漸消退。

而內地觀眾對香港電影的舊情,最深的寄託還是在這三位年過半百的老人身上。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11張

「雙週一成」票房之爭

上世紀90年代,後起之秀周星馳被納入「雙週一成」——香港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天王巨星陣營。

三個人的作品,霸佔了香港電影從1985-1997年整個黃金時代的票房冠軍(除了好萊塢大片《侏羅紀公園》和《泰坦尼克號》)

1985年,被許冠傑壓制多年的成龍迎來大爆發,年度票房前4都被他的作品包攬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12張

▲票房數據來源於時光網@鋒影手冊,下同

這在當時的香港電影史上例屬首次,1985年也因此被稱為成龍年

到了1986年,當了十年票房毒藥的周潤發終於以《英雄本色》爆發小宇宙。

不僅票房奪冠,還憑借小馬哥的角色拿下了金像獎影帝。

80年代中後期,正式進入了周潤發和成龍雙子星閃耀的時代。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13張

1987年周潤發拍了11部電影,有5部進入年度票房榜前十。

並且,在這一年的金像獎上,周潤發一舉拿下三個影帝提名。《龍虎風雲》《監獄風雲》和《秋天的童話》

並最終憑《龍虎風雲》中的高秋一角,實現影帝連莊。

若非這年票房冠軍被成龍的《龍兄虎弟》佔去,1987年對於周潤發來說堪稱完美。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14張

直到1990年,周星馳異軍突起。

一部戲仿周潤發《賭神》的跟風之作《賭聖》,拿下了當年的票房冠軍。

《賭聖》之後,周星馳正式確立無釐頭表演風格,票房冠軍一坐就是四年。

還是周潤發的《賭神2》出馬,才終結了他的票房神話。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15張

成龍和周潤發都有自己的爆發年,周星馳也有,而且更加誇張。

1992年,周星馳一共主演了7部電影,其中5部壟斷了年度票房的前5名。

另外兩部《逃學威龍2》和《漫畫威龍》也取得了第11名和13名的好成績。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16張

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直到1995年-1997年,成龍又用三連冠再次證明瞭自己的實力。

但這時,香港電影也已經開始走向衰落。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17張

1995年,周潤發拍完了《和平飯店》後便隻身遠赴好萊塢發展。

隨後,成龍也憑借《尖峯時刻》系列成功打入好萊塢。

周星馳則堅守本土,全面轉型導演,作品幾年才能得以一見。

從1998年開始,「雙週一成」的票房壟斷地位才開始被打破。

不過進入千禧年後,只要周星馳有新作品出現 ,仍舊能夠佔據票房冠軍的位置。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18張

其中《少林足球》和《功夫》繼續打破香港票房紀錄,並且《功夫》一直將記錄保持了7年。

2016年,周潤發參演的《寒戰2》再次刷新香港華語票房排行榜。

但在香港市場後勁不足的情況下,總票房也只比12年前的《功夫》多了600多萬。

如今,周星馳和成龍已經全面擁抱內地市場,周潤發仍舊會在港味十足的類型片中充當強心劑。

在最為考驗國民辨識度和認可度的內地春節檔,有他們出現的片子,就算質量乏善可陳,仍然能夠邁入10億門檻。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19張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20張「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21張

「雙週一成」綿延三、四十載的影響力,是他們用無數經典和超凡魅力鐫刻出來的影史傳奇。

救世主、英雄和小人物

「雙週一成」在各自的類型領域,都是開宗立派的人物。

成龍的功夫喜劇,周潤發的槍戰英雄片,周星馳的無釐頭喜劇,均烙印著香港電影的時代印記。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22張

1978年,成龍在《醉拳》、《蛇形刁手》中以功夫雜耍諧趣表演相結合的「功夫小子」路線,一躍而成影壇巨星。

功夫喜劇讓他聲名大振,同時獲得了嘉禾的青睞。

上世紀80年代,得到嘉禾力捧的成龍便開始了自導自演的創作生涯。

在此期間,他有個人品牌的嘉禾衛星公司,創立了成家班,逐漸成為了集演員、導演、製片、剪輯、動作指導、特技表演於一身的全能型人才。

影迷耳熟能詳的《龍少爺》、《A計劃》均是這一時期的創業作。

1985年的《警察故事》,更是讓陳家駒成為了成龍最經典的銀屏角色,也開啟了他最長壽的個人電影系列。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23張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24張「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25張

▲1985年《警察故事》

在這些電影中,成龍扮演著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拯救危難於最後一刻的「真心英雄」。

靠著實打實、不用替身的搏命演出,贏得了華語影迷乃至全世界影迷的尊重。

「成龍式特技」與西方元素完美融合的《尖峯時刻》三部曲,北美累積票房超5億美元、全球累積約8.47億美元。

賣座程度至今還沒有哪位亞洲影星能出其右。

他也成為了首個獲得奧斯卡終身成就獎的華人影星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26張

「雙週一成」中,論國際知名度,自然成龍居首。

但若論觀眾緣,恐怕還得是「全香港人都是他的保鏢」的周潤發。

一米八幾的挺拔身材,氣派又親切的大佬風範,使得周潤發哪怕演不良分子都有種「當然選擇原諒他」的獨特魅力。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27張

相比成龍角色單純的正義勇敢,周潤發的角色則常常遊離在黑白之間。

無論是《上海灘》中的許文強,《英雄本色》中的小馬哥,抑或是《喋血雙雄》中的亞莊;

亂世江湖中的黑幫大佬、偽鈔分子、冷血殺手,都因為情義二字,比好人還要更像好人。

周潤發飾演的英雄,不能像成龍那般拯救世界,而往往以死亡走向角色的最終宿命。

在當時香港經濟飛速發展的年代,周潤發重情重義的梟雄形象,無疑是對金錢代表的冰冷社會秩序的存疑,對舊時人情味兒的眷念。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28張

而精湛的演技,讓他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狂攬金像獎和金馬獎共計5個影帝殊榮。

在「雙週一成」中,周潤發無疑是在商業片和藝文片中最遊刃有餘的一個。

《賭神》中,他身著黑色西服套裝、梳著大背頭、嚼著朱古力的瀟灑大佬範兒,成為觀眾對他最普遍而深刻的印象。

帶著一種近乎於神的銀幕光環。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29張

然而,成龍以及周潤發塑造的或正面或高大的英雄形象,通通被周星馳解構掉了。

警察陳家駒用硬橋硬馬的功夫上演生死時速,但是臥底周星星卻在校園裏「虎落平陽被犬欺」。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30張

賭神高進賭牌功夫出神入化,賭聖左頌星一招「搓牌」絕技走天下。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31張

對於一個從小熱愛功夫的人來說,周星馳定然是有一個英雄夢的。

但也許因為從小的底層生活經驗,周星馳無法信奉英雄的行為邏輯,對於偉光正的英雄形象「只覺得很好笑」。

於是無論古今中外,各類英傑人物被加入市井的小氣和俗氣後,纔是他的創作舒適區。

他尤其喜歡將英雄範兒的出場方式,惡搞成浮誇造作的T臺走秀;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32張

沒有無所不能只有關鍵時候露怯,嘴上自詡「玉樹臨風」正妹卻總是對他不屑,高尚的行為動機都是私心造成的誤解。

周星馳羞於承認自己的迷人和偉大,哪怕只是演戲。

92年爆紅的周星馳,並沒有安於做一個最賣座的喜劇演員。

他在日記裏反思:「我覺得自己經常演同一類型的角色,沒有什麼變化,就好像潮流一樣,很快會過時,所以我希望嘗試不同類型的角色,好使觀眾知道我並不單只是搞笑的小子而已。」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33張

▲不要因為搞笑而忽略了星爺的演技

此後周星馳的產量驟減,並在97年後開始成立公司轉型幕後。

首部創業作品《大話西遊》雖然票房慘敗,但卻意外走紅於網路時代,與21世紀青年的生存焦慮撞個滿懷,奠定了日後的內地觀眾市場;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34張

自編自導自演的《食神》、《喜劇之王》、《少林足球》、《功夫》等片,都是幾年磨一劍,卻部部都是值得翹首以待的精品。

人們猛然發現昔日的搞笑小子,在電影的創意、技術上已然走在了前端。

乃至電影語言技巧、藝文浪漫氣息,都遠非普通喜劇能帶給我們的觀影體驗。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35張

三個人,其實都在演英雄。

成龍是頂天立地的熱血男兒,周潤發是義薄雲天的傳奇史詩;

周星馳呢,他教人再卑微也要看得起自己,做自己心中的英雄。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36張

大英雄是一個時代的戀歌,而小人物纔是永垂不朽的。

這也許是時至今日,周星馳擁有更加堅實的粉絲基礎和客羣羣體的原因。

大哥,發哥和星爺

香港明星在好萊塢,始終只能處於被消費少數族羣身份和中國功夫奇觀的邊緣地位。

即使是成龍和周潤發也不例外。

在好萊塢的幾年打拚,除了給他們安上國際巨星的美名之外,在國內並沒有給他們帶來更多的認可。

而年過半百、打不動的兩位大佬也只能選擇進入內地市場。

周潤發作為單純的演員,被動性最大,好的角色只能靠等或者碰。

於是半生拼搏積累下來的王者風範,被導演們一次次加以利用。

無論是《滿城盡帶黃金甲》裏的王,《孔子》裏的萬世師表,《讓子彈飛》裏的「霸氣側漏」黃四郎,《西遊記之大鬧天宮》裏的玉帝......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37張

一次次重複著帝王、梟雄乃至聖人的高光角色。

其他諸如《澳門風雲》系列、《無雙》,實則在喫以前的情懷。

魅力發哥,線上發電,但也挽救不了爛片口碑。

成龍在被香港市場徹底拋棄後,擁抱內地,以及各種中外合拍大片。

《新警察故事》裏那個疲態盡顯的陳家駒,仿若成龍的真實寫照,力不從心寫在日益滄桑的臉上。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38張

▲還有什麼比英雄遲暮更心酸

《神話》就像是他最後的「神話」,此後就算復制歷史+奇幻的大格局,請小鮮肉或是國際大咖,都沒有了昔日成龍電影的號召力。

而現在越來越露骨的政治獻媚,也讓人實實在在倒了一波胃口。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39張

▲《功夫瑜伽》裏的「一帶一路」

堅持自主創作的周星馳也有被唱衰「江郎才盡」的風險。

濫用小鮮肉的「西遊」IP飽受爭議,《美人魚》這樣簡單粗暴的環保主題也越來越不能滿足觀眾訴求。

只不過他童心、純愛、夢想的三板斧,仍舊還在發揮著效力。

並能對之前的想法,進行更為成熟的回答。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40張

硬橋硬馬的功夫如今被方便的特效取代,盪氣迴腸的英雄史詩少了年輕的觀眾喝彩。

好萊塢向中國示好,請去刷臉的不再是華人巨星,而是景甜、吳亦凡之流。

反倒是周星馳的無釐頭,在內地有大批學徒,並且成為票房市場的中流砥柱。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41張

在良好的喜劇土壤中,周星馳沒有繼續銀幕神話的執念,而是大膽啟用內地的喜劇演員黃渤、姚晨、艾倫、王寶強等人。

急流勇退,避免了周星馳作為喜劇大師被快速消耗的危險。

銀幕之外,「雙週一成」的個人形象,也成為了他們藝術形象的一部分。

發哥裸捐56億,愈加加深了他由王入聖的高偉形象。

現在的角色若要往小了走、往輕了走,好像有種接受無能的感覺。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42張

他的個人氣質,彷彿把他架得越來越高,接不了地氣。

也剝奪了他作為一個偉大演員的部分可能性。

成龍神話則坍塌得更加嚴重。

私生女、緋聞等私生活,虛假廣告、票房造假等私德上的指摘,讓他在銀幕上的英雄形象站不住腳跟。

身為長者的那種好為人師、教外國友人學中文的愛國者臉譜,正是年輕觀眾所反感的銀幕角色。

這位對華語電影和慈善事業都做了傑出貢獻的「大哥」,無疑是被私德消解了一部分社會價值的。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43張

相較之下,周星馳則顯得邊緣化,也神祕得多。

周星馳的人品如何,曾是娛樂圈一大熱門議題。

有人說他是片場暴君,也有人說他只是較真;有人說他一毛不拔,但他可以為陌生人捐獻骨髓。

黃秋生被問到時,曾仗義執言:「你總是聽別人說他不好,有沒有聽過他說別人一句不好?」

與電影無關的事情,他沒有任何興趣,也不會多費一句口舌。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44張

平日的周星馳幾乎不出門,有時會一個人騎著單車從山頂別墅去到旺角,喫一碗魚丸面,然後再花兩個小時騎回家。

很多人會覺得周星馳苦悶,但他自己並不覺得,甚至很享受這種獨自思考的狀態。

「有些人需要朋友,有些人不需要朋友,這沒有什麼好壞。」

孤獨、自我、內向、矛盾的藝術家性格,也給了影迷解讀他、崇拜他的機會。

成龍代表的廟堂英雄,周潤發代表的江湖英雄,周星馳代表的個人英雄,都曾在影史上熠熠生輝,鼓舞人心。

可能在我們平凡的歲月中,最終能夠陪伴我們的,還是那個像極了渺小自己的心酸背影。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45張

- END -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46張

 關於作者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47張

suki

「噴爛片,好療愈哦。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48張

 互動話題 

還有哪位演員,可以讓你為情懷買單? 

📪

 如何投稿 

微信後臺發送「投稿」檢視投稿要求

推薦閱讀

港片大佬 | 中環三太子 | 阿樂與冠希 | 香港女演員

香港導演北上之路 | 香港電影三問 港片沒有了港味

「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49張

快給我看!「雙週一成」,江湖還剩誰的傳說? | 第十放映室 娛樂 第50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