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主要就是成窯杯子。

第二次來賈府的時候,王熙鳳和王夫人都給了不少財物,畢竟還是有限的。

其中現銀只有108兩,並不算很多。

賈赦去買了個小妾,還花費了800兩白銀。

但劉姥姥家並不是生活不下去的赤貧,還算是普通農民,拿著這筆錢作為貼補,生活自然會更好了。

但後來巧姐被賣到妓院,雖然是小姑娘不能接客,只能唱曲價格低廉,但也不是幾十兩銀子可以贖回的,最起碼要一二百兩白銀,甚至二三百兩。

畢竟巧姐母親是大美女,父親也是大帥哥,自己長相不會差,長大也是大美女,到時候恐怕可以賣上千兩銀子。

劉姥姥拿到那108兩銀子後,不可能一直留在家裡,應該是買房子買地之類。

房子和地,倉促是賣不掉的,況且賣掉了也未必夠用。

那麼,其實劉姥姥最大的一筆錢,就是妙玉不要的那個成窯杯子了。

大家注意,妙玉的這些茶具都是極為高檔的,也非常值錢。妙玉自己很牛逼的在賈寶玉面前說:你們家也找不出一個這樣的杯子來!

而這個成窯杯子,又是妙玉拿給賈母用的,應該是最珍貴的。

成窯是指大明成化年間官窯的磁器,大部分都是珍品精品,非常值錢。

而既然妙玉拿給賈母用,就應該是極品中的極品了。

畢竟,後來妙玉隨便拿出來和林黛玉、薛寶釵、賈寶玉喝茶的那幾個茶具,都是價值連城的,甚至花費上千兩銀子都沒處買去。

在同是明朝的萬曆年間,很普通的一對成窯杯子,就價值100兩銀子,每個杯子值50兩。

今天,這些古董更是珍貴。

1999年香港的一次拍賣會上,一隻成窯的鬥彩雞缸杯,拍出了2917萬港幣的價格。

保守估計,妙玉的這個杯子至少值幾百兩銀子。

而妙玉因劉姥姥喝過,就不要了,要丟掉。賈寶玉一時興起,讓人送給了劉姥姥。

可以說,這個杯子就是救下巧姐的關鍵。

薩沙猜測,劉姥姥很聰明,一直將這個杯子壓箱底,用於萬一出現大難時候救急救命用。

此刻,為了救回巧姐,劉姥姥應該將杯子賣了。這種珍惜的瓷器,其實很容易出手,因為無論南京還是北京,有錢有品位的大戶人家多了去,大家都會搶購。

於是,劉姥姥拿這幾百兩銀子,贖回了巧姐。

這裡面不但有講仁義的劉姥姥的功勞,也有賈寶玉無意中做的好事。

可見,平時多做些好事還是有好處的。


劉姥姥機緣巧合下救了巧姐,巧姐被舅舅族人賣到青樓去了,一個農家的劉姥姥是怎麼救她出來的呢?劉姥姥在紅樓夢中出現在賈家的有兩次,第一次去打秋風遇到王熙鳳。王熙鳳給了劉姥姥二十兩和一弔車馬錢,第二次劉姥姥進大觀園,得到賈母和眾人的喜歡,賈母便賞賜了她幾匹綢緞,王夫人和王熙鳳一共給了劉姥姥一百零八兩銀子,還有各種喫食,還有妙玉送了她一個成窯的杯子。

劉姥姥說過二十兩足夠他們一家農家人喫一年了,劉姥姥節省又懂得過日子,第一次得到銀子後就買了田中了莊稼,得到好的收成,劉姥姥肯定將送的布料和杯子當掉了,那個杯子是古董應該當一兩百銀子是沒有問題的,巧姐當年被賣入青樓的時候才八九歲,是預備培養長大的,價值應該在三四百兩左右,書中是寫到劉姥姥變賣了家中的土地拿出了所有的積蓄贖出來的,這幾百兩是可以湊出來的,劉姥姥仁慈之心,知恩圖報,這份心是人性中的大愛。


巧姐是十二釵年齡最小的一釵,也是身份最為尊貴的一釵,父母親均出於王家四大家族,而且父親還是榮國府長房長孫。可《紅樓夢》原是千紅一窟,萬艷同杯的基調,賈家大廈後來傾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巧姐必然要遭遇一場災難。

雖紅樓未完,但萬幸作者行文草蛇灰線,伏脈千里,很多人物的結局我們大致可以做個猜測?

關於眾釵的結局,給出最明顯的提示是第五回寶玉夢遊太虛幻境時,翻到的每個人的判詞與聽到的十二支《紅樓夢曲》,巧姐亦在此中。我們先來看看她的判詞: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

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判詞中的畫是一個美人坐在鄉野村店紡績。

再看她的紅樓夢曲:

[留餘慶]留餘慶,留餘慶,忽遇恩人;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勸人生,濟困扶窮,休似俺那愛銀錢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在這裡,我們很容易瞭解到,巧姐在家族敗落後被「狠舅奸兄」陷害。遇到了劉姓的恩人,這個恩人曾受過娘親王熙鳳的接濟,因此以湧泉相報滴水之恩。而巧姐後來還成了以為靠紡績度日的鄉野村婦。

那麼在賈府被抄家後,巧姐經歷了什麼?

我想賈府被抄家時,以王熙鳳之前的種種謀財害命,違法犯紀行為必然會被關押候審,賈璉自然難逃其咎。而平兒可能會被充當物品賣與他人,所以巧姐成了無依無靠之人。

不想屋漏偏逢連夜雨,王熙鳳的弟弟王仁「忘仁」與賈蓉貪戀錢財,拋卻骨肉之情,將巧姐賣到了煙花巷。至於為何這個奸兄是賈蓉?我想曹公安排板兒出場時賈蓉正好出現是有寓意的,板兒後來成為了巧姐的丈夫,而賈蓉確實那個賣她的人,當時王熙鳳對兩人的態度天壤之別,後面的情景才令人深思。再有賈蓉嫉恨王熙鳳害死尤二姐一事,報仇在所難免。

那麼巧姐被賣煙花巷時,是劉姥姥救她出來的嗎?有電視劇拍此處時,講述劉姥姥如何攜帶板兒找到城裡,還精準的找到了青樓跟老鴇贖人,並很豪氣衝天的道:「回去賣田,賣屋子」,這當然是很感人的場景,但深究起來,不太可能。

首先劉姥姥不會這麼及時的得知巧姐被賣的消息,而知道的人如賈芸小紅等人,不會選擇去告訴劉姥姥,畢竟去求李紈,必定比劉姥姥湊效得多。其次,等劉姥姥從傳言知道消息時,巧姐被賣多時,她一個鄉下農婦要進那煙花柳巷找一個人,即便有錢也找不到人去問。

再次,劉姥姥的資產夠贖人嗎?

劉姥姥第一次到賈府打秋風時,王熙鳳給了她二十兩銀子,劉姥姥回去後用來置辦田地,次年便底氣十足進城還禮,可知劉姥姥是個會經營日子的人。第二次回去後,劉姥姥的收穫更多了,光王夫人給的銀子就有一百兩,王熙鳳八兩,賈母兩個金錁子,加上衣物、藥物、食物,算是滿載而歸,當然。還有妙玉嫌她用過臟而送給她的成窯杯。

我們可以想像劉姥姥回去後,繼續置辦田地,擴大耕種面積,說不定還可以僱傭一兩個長工。等到巧姐被賣時,劉姥姥的家底也算小康了。再看看成窯杯,寶玉當時說道:「她買了也可以度日」,而劉姥姥一家一年的用度不過20兩,成窯杯價值幾何?據歷史文獻測算,大約一百兩左右一對,也就是一隻成窯杯才五十兩左右。

那麼,贖回巧姐要多少錢?關於人口買賣價格在之前便曾提及,賈赦強娶鴛鴦不成後花了八百兩銀子買了一個叫嫣紅的小妾。而那時劉姥姥要贖人,只有被人坐地起價的份,以這口成窯杯,大抵是救不了的。

至於巧姐後來如何成為板兒的妻子的,那是後話了。


不一定的。

看到很多人都說巧姐被賣到煙花之地之後,是劉姥姥傾家蕩產去妓院把巧姐贖回來的,畢竟當初劉姥姥受過鳳姐不少好處,這也正應了那句「幸娘親,幸娘親,積得陰功」,正是乘除加減,上有蒼穹。

87版《紅樓夢》電視劇也確實是這樣演繹的,讓人看了實在感動。

巧姐最終是劉姥姥救了沒錯。但具體經歷過什麼過程,我們並不好說。

在此基礎上的任何不違背作者願意的演繹甚至猜測,其實都是可以的。

小編曾經看過周汝昌先生的《紅樓真夢》,差不多是《紅樓夢》後面的續寫吧,雖然文筆很一般。畢竟是現代人之作,水平差高鶚也是太多。

但是周先生一生致力於研究《紅樓夢》,有些觀點還是值得關注的。

他認為妙玉的成窯杯子不但沒有能救回巧姐,甚至還在賈府覆滅的當口給了賈府沉重的一擊!可以說是因為成窯杯子在賬面上的顯露,造成了賈府被政敵抓住把柄,從而引發官場地震!

小編自然是不太相信,還專門查了一下這個成窯杯子的貴重程度。

成窯是明成化年間官窯燒制的一種瓷器。以小件和五彩的最為名貴。據歷史文獻記載,鬥彩始於宣德,但實物罕見。成化年間的鬥彩最受推崇,明清文獻中也稱之為「成窯五彩」或「青花間裝五色」。成化鬥彩除個別的大碗外,多數造型小巧別緻,有盅式杯、雞缸杯、小把杯等。還有一種繪有海馬或團花的蓋罐,底有「青花」二字。

大概是這個樣子:

誠然,成窯五彩小蓋鍾是一件價值不菲的東西,夠得上莊戶人家的劉姥姥喫好幾年。但能否名貴到為賈府引來「滅頂之災」,這是筆者嚴重懷疑的。

畢竟,賈府本來就是皇室宗親,有那麼幾件古董珍寶實在太正常。

而比成窯杯子貴重的東西多了去了,也沒見起了什麼幺蛾子。除非是強搶了石獃子的古扇,搞得人家家破人亡這種。

話說回來,劉姥姥究竟是怎麼救巧姐出來的呢?

這可真是一個技術性難題,畢竟劉姥姥一個莊戶人家,即使知道巧姐被賣,也未必知道她被賣到了哪裡。

更何況,從曹雪芹對李紈「也須陰鷙積兒孫」的評價來看,李紈倒是很有可能知道巧姐被賣這件事的,只是她選擇了袖手旁觀。

周汝昌先生認為,巧姐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趁亂和其他被賣女子一起逃出來的。只是由於她力氣太小,跑了沒多久,就暈倒在了田埂上還是村莊裏。反正就是在劉姥姥家附近。嗯,劉姥姥一出門就看到了,然後救起了她。

她和板兒的事兒,也就順水推舟了。

這種想像雖然不能說是一定如此,但卻也是合理的。

你想想,劉姥姥一介村婦,如何能探聽到巧姐被賣之處?即使有賈芸小紅輩幫忙,憑什麼她們就要去找一個村婦呢?他們肯定先找的是李紈。

劉姥姥麼,還真有可能是陰差陽錯救了巧姐的。

欲知更多《紅樓夢》詳情,歡迎關注頭條號:半瓣花上閱乾坤。


劉姥姥救了巧姐兒用了多少錢。先看看她從賈府拿了多少東西。

劉姥姥三進榮國府,其實一定不止三進,好處也不止記載那些,書中沒寫,我們就大概梳理下。一進榮國府,鳳姐兒給了二十兩銀子一吊錢。二進榮國府就更多,王夫人給了白銀一百兩,布匹,粳米,平兒舊衣服等半炕東西。隨後賈母房中,鴛鴦拿出的賈母和自己的幾套衣服還有兩個裝筆錠如意的錁子的荷包。最後是寶玉送的妙玉的成窯盅子。

除了米葯舊衣服劉姥姥可能留用外,其他都應該有價值。

首先銀子120兩。

這是最大一筆現金,足可以供劉姥姥一傢什麼不幹用五六年的。而這筆錢的用途其實也有交代。王夫人就說或做小生意,或買幾畝地。劉姥姥一家更可能是買地了。

其次是荷包,布匹類,賈母衣服這些東西。

這裡最被忽略貴重的是賈母的兩套衣服。鴛鴦「說這是老太太的幾件衣服,都是往年間生日節下眾人孝敬的」這裡的眾人最可能的是賈赦,賈政和賈珍,從每天他們孝敬的菜可知過年衣服也一定會有孝敬。而這樣的衣服每一件都應該價值不菲。以現在一套名牌來算,這幾件衣服加零七八碎起碼也有一百兩銀子。這個劉姥姥一定捨不得穿都會典當了。折價也會有五六十兩。

最後就是那隻成窯盅子!

妙玉拿出來的茶具都是價值連城的古董。她給賈母獻茶的成窯小蓋盅自然不會差。成窯是明代成化年間官窯,成化瓷器一直是收藏界的珍品。前幾年的那一隻幾個億的雞缸杯就是例子。而妙玉這個小蓋盅蓋碗一樣,應該更好一點。劉姥姥拿著它,典當,最少也有一兩百兩銀子。

可見,劉姥姥在賈府所得,至少有三五百兩左右的銀子。巧姐被賣最多也就三五百兩銀子左右。曹雪芹安排劉姥姥所得的價值,應該正對應巧姐兒所賣的身價。劉姥姥能將所得的所有拿出來救巧姐,也是義薄雲天了。

巧姐兒判詞的畫是個美人在紡紗,可見生活條件並不好。紅學公認巧姐最終嫁給了板兒,最終落戶於農家,在紡紗也表明就姥姥家,一切歸零,從新開始!

君箋雅侃紅樓,多歧為貴,歡迎指正!


劉姥姥救巧姐是八十回後的事情了,我們實在看不到了。但是根據第五回,賈寶玉在警幻仙姑的指引下夢遊太虛幻境,在薄命司中看到巧姐的判詞是這樣寫的:

(畫: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裡紡績。) 

 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偶因濟劉氏,巧得遇恩人。

這應該就是巧姐的結局了,荒村野店,美人紡績,從富貴千金變成鄉村賢婦了。那麼87版《紅樓夢》巧姐的結局是眾紅學家依據這個判詞研究得出的結論。巧姐先是被賣到一個妓院裏,高鶚續是說她險些被王仁、賈薔、賈芸等人賣給一個外藩王爺。但是後來劉姥姥救了她,脂硯齋的批語說:巧姐最後是嫁給了板兒,作了一個農婦。

那麼如果巧姐是賣到妓院去了,那麼劉姥姥怎麼救的呢?

劉姥姥帶著外孫板兒,四處打聽巧姐被賣的下落,好不容易在瓜洲這個地方找到了被賣入妓院的巧姐,卻因銀子不夠而被老鴇拒絕。後劉姥姥回家賣田賣地才贖回了被賣入青樓的巧姐。

那麼這裡有兩個問題,一是贖回巧姐要多少銀兩?二是劉姥姥有多少銀兩,她的銀兩哪裡來的?

先看贖回巧姐要多少銀兩?賈赦當時得不到賈母身邊的鴛鴦,就「花了八百兩」買了個女孩子。但是那是屬於妾侍的。根據金瓶梅,普通丫頭三五兩,高等丫頭一二十兩,窯姐兒是一二百兩。而巧姐正好還在學習歌舞中,還沒培養成,那麼贖回巧姐需要三四百兩銀子,再說老鴇說不準還要加價。

那麼有多少銀兩,要知道在第一次進賈府時就是她家裡鬧饑荒才來的,鳳姐給了她二十兩,剛好他們莊稼人過活。但是第二次進賈府得的就多了,下面看看她的清單:

算一算至少近二百兩,這些不算,還有很值錢的兩個金錁子,一匹軟煙羅青沙。還有一個最值錢的就是妙玉的成窯杯子。來算一算:

一個金錁子在當時大概20克到30克,按古時的金銀錠的標準是一兩上下,大約相當於二兩黃金,而當時一兩黃金是十兩銀子,那麼兩個金錁子大約是四十兩銀子。

軟煙羅青沙不好算,先不算,就單單看妙玉的成窯杯子,據收藏人士說,當時的一隻成窯杯子在幾十兩到上百兩。妙玉的成窯杯子可是上等的,所以至少二百兩以上。

所以第二次賈府送的共計:200兩+40兩+200兩=440兩,也就是說至少。

然後劉姥姥將這些收藏的收藏,買田買地的買田買地,買店鋪的買店鋪,通過經營是有增無減。為了救巧姐,要賣田賣地賣店鋪,剛好。剩下的估計就一間舊屋子,一點薄田度日了。


紅樓未完,根據脂批,我們知道,整部紅樓夢,劉姥姥一共三進賈府,前八十回裏,寫到了一進、二進之事,八十回後應該有劉姥姥三進賈府的詳細情節,也正是這一次,交代了「巧姐之歸著」。

很多人搞不清楚的是,劉姥姥是窮苦人家,賈府敗落後,巧姐被狠舅奸兄賣掉了,無論是賣給大戶人家做丫鬟婢女,還是賣到煙花柳巷做風塵女子,要把巧姐救出來,對劉姥姥來說,絕非易事,因為可能要花上一大筆銀子。

我們知道,前八十回裏,賈母已經過了八十大壽,而劉姥姥比賈母還大幾歲,可以想見,八十回後,三進榮國府的劉姥姥,應該已經是耄耋老人了,她一個莊稼人,如果沒錢沒勢的話,靠什麼把巧姐救出來呢?

有人說,最大的可能是,劉姥姥二進賈府時從妙玉那裡偶然得來的那個成窯杯子,這是個價值連城的珍玩寶貝,如果賣掉或當了,應該是一大筆銀子,有沒有這種可能呢?

我們先來看劉姥姥二進賈府時的一些情況,這一回裏她帶了些瓜果,給賈府的這些太太奶奶,哥兒姐兒們嘗鮮。劉姥姥的一段話,交代了她這兩年的生活現狀,我們且看原文:

(劉姥姥)又說:「……早要來請姑奶奶的安看姑娘來的,因為莊家忙。好容易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

這段話透露了一個重要信息,即一進榮國府時,得到了20兩銀子資助的劉姥姥,一家人度過了最艱難的冬天,然後開荒種地,一家人都緩了過來,有了好的收成,這是曹公在暗示劉姥姥一家生活狀況好轉了。

從劉姥姥說的「莊家忙」「今年多打了兩石糧食」「瓜果菜蔬也豐盛」可知,劉姥姥一家,現在的日子已經過的非常不錯了。

按照常理來說,照此下去,劉姥姥一家會越來越好,而且喫不完的糧食瓜果如果賣掉,可能還會換不少銀子,一家五口就算是過上了小康生活了。

不僅如此,二進榮國府的劉姥姥,再次從賈府得到了不少好東西,堆滿了半個炕,還有王夫人送的一百兩銀子,這樣回到莊裡的劉姥姥,一定會受到鄉鄰的羨慕吧?而以劉姥姥的精明和為人處事,也自會把賈府送的這些東西,一一分送給鄰居們。

這樣劉姥姥一家在莊裡的日子就會越過越好,不僅手裡有了餘錢,也會跟鄉鄰們處的非常融洽,等到劉姥姥三進榮國府時,賈府敗落,而劉姥姥一家這時候卻過成了小康家庭,也許這纔是曹公的用意所在。

他用了一個強烈的對比:昔日的賈府富貴一時,劉姥姥一家捉襟見肘;敗落後的賈府子孫流散,而劉姥姥一家卻枯木逢春,過成了小康,這纔是紅樓夢最令世人警醒之處。

正所謂,富貴如過眼雲煙。金滿箱,銀滿箱,展眼乞丐人皆謗。那時候的賈府,已被抄家,一分錢都沒了,而劉姥姥一家卻過成了很殷實很富足的小康之家。

所以,劉姥姥後來救巧姐,應該是用了自己手裡的餘錢,甚至賣了當初置辦的田產,以及鄉鄰們的幫助,以此把巧姐救出。應該說劉姥姥救巧姐,花的銀子也正是當初王熙鳳二十兩銀子積下的陰騭,這是一種前後映照和因果循環。

至於妙玉的那個成窯杯子,我有過一種假想:也許劉姥姥救巧姐時,的確帶了這個杯子在身,以防銀子不夠,用它來抵,後來沒用到,歸來途中,到了瓜洲渡這個地方,碰到了陷落於此的妙玉,劉姥姥把杯子拿出讓妙玉認,以此完成了前文伏筆。

妙玉曾嫌棄劉姥姥臟,她可能自己也沒想到,有一天她會「泥陷瓜洲渡」,成為比劉姥姥還要骯髒的女子,那時候舊人相見,劉姥姥拿出了成窯杯,看到杯子的妙玉,一定會感慨萬千,淚雨滂沱吧?

當然,以上都是我的猜測,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的是,劉姥姥救巧姐,跟那個成窯杯應該沒有多大關聯,成窯杯最終可能還會跟妙玉相見,物歸原主。

作者:夕四少,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紅樓故事。


少時不懂劉姥姥,懂時已是中年漢

最近有粉絲後臺留言,說崔牧你咋不寫公共話題,改說評書了?在這裡統一給大家回復一下, 我沒有改說評書,只是開了一個說評書的子欄目,公共話題的文章還照樣寫,這不今天就跟大家見面了嘛。

前幾日跟北京來的一個同學一起小聚,我們應該有六七年沒見了,她現在在北京是一個作家,過著令人羨慕的生活,雖然沒結婚,但日子過的是有滋有味,閑談中她聊起最近正在惡補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說越看越覺得裡面的人物和事能經得起推敲,而且非常富有文學價值,不僅感嘆當年兒時不懂事,還覺得紅樓夢脂粉氣太重,太矯情。

她說的沒錯,記得崔牧第一次接觸紅樓夢這本書的時候還在上小學,那時候科技沒有現在這麼洋氣兒,什麼電腦啊,平板啊,手機啊,網路啊,統統都沒有,充其量有個電視,還不是天天有的看,那時剛往電視前一座超過十分鐘,父母就把我哄到自己那幾平米的小屋兒裏去寫作業去了。也就是在那個時候,因為枯燥的學習實在無聊,所以自己就有意識的給自己找點事兒乾乾,幹嘛呢,看點兒書吧,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接觸到了紅樓夢,那時候小啊,就是看看熱鬧,那個人物最有特點,就會記住誰,那時記得最深的就倆人,一個王熙鳳,一個劉姥姥,劉姥姥進大觀園嘛。

第一次劉姥姥進大觀園,原著裡面描寫也不多。只是寫了劉姥姥的女婿王狗的爺爺,當年是個小京官,貪圖王家權勢,在王夫人父親跟前自認做子侄輩。到他父親這一代,家業蕭條,搬到郊區去生活。這年天氣漸漸轉冷,眼看日子就要過不下去,劉姥姥跟女婿一合計,想出了到榮國府求救濟這條路。

周瑞家的是這樣對鳳姐傳達王夫人的指示:「太太說,他們家原不是一家子,不過因出一姓,當年又與太老爺在一處做官,偶爾連了宗的。這幾年來也不大走動。當時他們來一遭,卻也沒空了他們。今兒既來了瞧瞧我們是她的好意思,也不可簡慢了她。便是有什麼說的,叫奶奶裁度著也就是了。」

還好,那天鳳姐心情格外好,一向疾聲厲色的榮國府CEO在劉姥姥面前,格外體恤,不僅接濟了她二十兩銀子,還怕她捨不得坐車,又單給了一吊錢讓她僱車,這些錢,對於劉姥姥一家來說,足可以幫助她們度過眼前的困境了。

劉姥姥第二次進大觀園,正巧賈母無聊,想找個積古的老人家說話兒,就請了來見一見。

這一次,書中用了濃墨重彩,描寫了劉姥姥在大觀園的耍寶。

喫飯時,賈母這邊說聲"請",劉姥姥便站起身來,高聲說道:「老劉,老劉,食量大似牛,喫一個老母豬不抬頭。」自己卻鼓著腮不語,眾人先是發怔,後來一聽,上上下下都哈哈地大笑起來。

林黛玉很不待見劉姥姥,黛玉說:「她是哪一門子的姥姥,直叫她是個『母蝗蟲』就是了。」

妙玉沒說得這麼直接,卻更加嫌棄,讓道婆把劉姥姥用過的茶杯擱外面,不要收進來。

就連一向不愛表態的寶釵也大為讚賞「母蝗蟲」三個字:「把昨兒那些形景都現出來了。」

崔牧是市裡長大的孩子,挺看不慣那種賤兮兮土啦吧唧的人,當時也覺得劉姥姥真是太土鱉了,裝瘋賣傻,扮醜扮蠢,就為了得到點錢,舍了一張老臉來取悅賈家的人們。

但現在想想,那些帶著很大優越感的想法,都是在少不更事時。及至經了些世事,懂得人人都有在屋檐下要低頭的時刻,這才對劉姥姥感同身受起來。

劉姥姥的事讓崔牧不禁想起了自己剛踏入社會的那會兒,一個人在北京,舉目無親,心裡懷揣著一腔藝術夢,卻屢次碰壁,最難的時候曾跟一幫天南海北來的跑羣眾演員的人在通州一個小四合院的民房裡住了半年,有一次一覺醒來東西還被偷光了,那時真是看不到未來在,也改變不了現實。

直到有一次我給一個情景劇寫劇本,偶然間碰到了我大學的一個同學,他是本地北京人,家境還不錯,畢業後先是家裡給安排去了新影集團工作,後來逐步的演戲,導戲,知道我的處境後想幫我,就給我引薦了他的一個圈兒的叔叔,那時候是個深秋,我捯飭的很精神,也沒啥錢,就買了點水果跟他去了,進門後看見那個大叔正在畫畫,我同學說叔,我同學來了,人家連頭都沒抬,繼續寫字,也沒讓家裡的助理給倒水,過了大概十分鐘,他把我同學叫過去,我也趕緊起身湊了過去,人家說,你覺得這畫兒畫的如何?我同學滿臉堆笑裝模作樣的上下打量著,說叔叔這畫神韻斐然,你看這畫眉鳥兒的眼,多有勁兒啊,說的那大叔是仰天大笑,心花怒放,看著同學嫻熟的奉承功底,眉飛色舞的豐富表情,真的有種歲月是把殺豬刀的感覺,那個當年發誓不卑躬屈膝換取片約的藝術生,就這樣成為了一個十足的商人。

一番狂誇之後,同學說,叔叔,我這個很要好的同學文筆不錯,也寫過不少小劇,口碑也不錯,想到正規的團體當中去某個差事,您看能不能給安排一下。那大叔立馬收起了剛才的笑臉,默不作聲,繼續畫畫。幾分鐘後,大叔的小兒子叫他喫飯,我同學很識趣的寒暄告辭,之後同學也相繼給我引薦過別的關係,但大都無功而返,當他還想引薦的時候,我拒絕了。

是啊,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誰又沒有求人的時候呢?而我們,對於他人的無奈際遇,總是要在自己經歷過人生的風霜之後,才會感同身受。

如今,我一遍遍再讀《紅樓夢》,在劉姥姥身上,看到了同學的影子,看到了父母的影子,看到了許多人的影子,也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於是,今天,當我再看到這樣的面孔時,心中都會生出一種敬意,也深深懂得了那句話:如果你對生活沒有惡意,生活中的那些苦楚也僅僅只是你人生經歷的一種蹉跎,當我們低下頭努力生活的時候,並沒有失掉顏面,那只是多了些對現實真誠的擁抱而已。窮和弱,只是暫時的缺失和輪迴,只要你一直心懷希望去努力,你想要的,命運,都會一點點兌現給你。

多年以後,已過上小康生活的劉姥姥,終於有能力回報幫助過自己的恩人了。

賈府敗落,鳳姐病重將死,女兒被賣,劉姥姥拼了全部家當,在煙花柳巷贖出了鳳姐的女兒巧姐,讓她成為整部紅樓夢中命運尚算不錯的女孩子之一。

或許,這也是紅樓夢藉助鳳姐和劉姥姥,告訴我們關於善良最好的結局吧。


巧兒判詞恨狠舅奸兄,幸母親積陰德。王熙鳳在劉姥姥初來時是王夫人意見,與劉姥姥關係告明王熙鳳,以前來沒讓她空手回,王熙鳳遂明白王夫人之意施捨她二十多兩銀子。王熙鳳在劉姥姥第一次來未不招見,並大體過得去。

劉姥姥二進賈府,是得了賈母想找老人聊天,被留下來,呆了兩天。眾人陪護,不獨王熙鳳,她作為當家人待人接事離不了她。在對劉姥姥並為此積陰德上,一是善待了窮人劉姥姥,二是送物。送銀送東西給劉姥姥,有王夫人,送一百兩銀,王熙鳳第二次送銀八兩。送青紗,月白紗,做裙襖的兩個繭綢,還有做衣裳的兩匹綢。賈母兩件衣裳。青紗是眾人在林黛玉屋裡看林黛玉窗紗,談話,說四樣紗,其中一個軟煙羅。薛姨媽都沒見過,比王熙鳳作襖的紗好。劉姥姥羨慕,賈母答應給劉姥姥兩匹。

劉姥姥巧兒的幫助上,這些紗應該起了作用。劉姥姥莊戶人家不會捨得用,除非板兒娶親。而劉姥姥救巧兒家裡當初王夫人給的一百兩銀子,讓她置地或幹小本買賣。家裡興有些蓄,也不會多少。她也無處挪借。進城與板兒得趕車去,把那些王熙鳳給的紗與綢都弄上了車。還有別人給的,是這些東西讓老鴰開眼,殺了對方銳氣,賈府曾是京城屈指可數的富貴之家,幾十年前的東西如珍寶,老鴰愛物。又加上劉姥姥年歲大救人心切,也有些智慧,加上成窯盅子,使事件終了,從窯中贖回巧兒。成窯盅子不是全部,劉姥姥不能知它是否值錢。妙玉待客的也未必是真品。送貴重紗綢給劉姥姥積了陰德,而且過去宮廷贈大臣,賜女,妃後纔是成匹。老鴰得幾匹成捆紗綢兼銀兩救了巧兒命。巧兒還未大,不具成熟十六七歲女兒魅力,青澀未除,被人看物放人。幾匹紗價值不菲。


劉姥姥和巧兒,只是作者影射明清之際的兩派勢力消長變化而已。

巧姐,司馬遷的《貨殖列傳》是反映其經濟思想的重要著作,其中有言:「巧則有餘,拙則不足。」這就是巧姐名字的由來,正因為此,巧姐的判詞才叫【留餘慶】。這是說聰明靈巧的人,善於謀財,就能富足;反之,呆板愚鈍的人,不善於謀財,則是財物虛空不足。這正是明末敗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財政虧空嚴重,也導致了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

劉姥姥,姓劉,古時繁體字「劉」,從金,從刀,本義是殺戮,正是一把「金刀」,暗指後金滿清。明初,女真受外族壓迫,是明朝安頓他們留在了東北,這就是劉姥姥一進榮國府寒酸、猥瑣、自卑的背後真相。後來,明朝在東北設立 衛所,提攜他們做了首領,其中就有努爾哈赤的先祖,這時才慢慢好起來。這期間就是劉姥姥二進榮國府,能帶點鄉間土貨(嚮明朝進貢東北特產)回報賈府恩情的背後真相。三進榮國府,則是指從努爾哈赤起,心懷鬼胎,不斷對抗,直至最後僥倖奪取漢人江山。「巧得遇恩人」,是說明末這個巧姐遇到了之前感恩自家的人—後金,然而他們並不是回報恩情,而是恩將仇報,斷了自家後路。

這纔是巧姐與劉姥姥的恩怨情仇。「勢敗休雲貴,家亡莫論親」,自己都敗亡了,就算是以前你幫過的人,也不會幫你。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