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一张黑洞照片“吸走”了视觉中国(000681)近20亿市值。

  4月12日,因将“首张黑洞照片”标注版权而陷入版权风波的视觉中国股价开盘直接跌停,与昨日28元的收盘价相比,市值瞬间蒸发近20亿。而就在今日,这家以版权维护著称的上市公司有3.88亿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市值超过百亿。

  事件回顾

  最新消息:

  4月11日,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连夜约谈视觉中国负责人,责令该网站立即停止违法违规行为,全面彻底整改。

  4月12日凌晨,视觉中国再发致歉信,表示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自愿关闭网站开展整改,自愿接受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的处理。

  4月12日早间,视觉中国发布公司网站暂停服务公告称,尚不能准确预计整改完成并恢复服务的时间。

  今日开盘,视觉中国开盘迅速封住跌停,截至发稿,报25.2元,跌停板封单逾4000万股,最新市值176.54亿元,较前一日市值蒸发近20亿。

  与此同时,视觉中国此前声称的图片版权授权方欧洲南方天文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视觉中国从未与之联系,视觉中国也无权出售黑洞版权。

  网信办深夜约谈!

  视觉中国再次致歉:自愿关闭网站开展整改

  据天津市委网信办消息,经查,视觉中国网站(域名为vcg.com)在其发布的多张图片中刊发敏感有害信息标注,引起网上大量转发,破坏网络生态,造成恶劣影响。上述行为违反了《网络安全法》《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有关规定。根据《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行政执法程序规定》,天津网信办依法约谈该网站负责人,责令视觉中国网站立即停止传输相关信息,采取措施消除恶劣影响,并保存相关记录。要求其切实履行网站主体责任,从严处理相关责任人,全面清查历史存量信息,同时要求该网站加强内容审核管理和编辑人员教育培训,杜绝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视觉中国网站负责人表示作为平台方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将全面彻底整改,在此期间暂时关闭网站,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自觉接受社会及网民监督。

  12日凌晨,视觉中国微信公众号再次发布致歉信,表示接受广大网民和媒体的监督批评,全面配合监管部门彻底积极整改:目前,公司已采取措施对不合规图片全部下线处理,并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自愿关闭网站开展整改,进一步强化企业自律,强化制度建设,提升内容审核的质量,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再次感谢广大网民和媒体的监督,公司将汲取教训认真整改,自愿接受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依规对我公司的处理。再次向广大网民和社会致歉!

  12日早间,视觉中国发布公司网站暂停服务的公告。公告称,4月11日,经网友举报,公司发现公司网站(域名为vcg.com)上发布的多张图片包含敏感有害信息标注。当天,天津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依法约谈公司网站负责人,责令公司网站全面彻底整改并在此期间暂时关闭网站。

  公司正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并配合监管部门的要求进行彻底整改,加强管理制度建设,提升内容审核的质量,坚决避免类似情况再次发生。截至目前,公司尚不能准确预计整改完成并恢复服务的时间,公司正在积极、认真履行整改工作, 力争早日恢复服务。网站恢复服务的具体时间,公司将另行公告。

  开盘跌停

  市值瞬间蒸发近20亿!

  视觉中国(000681)开盘跌停。视觉中国今日早间公告,公司网站暂停服务,公司正配合监管部门要求进行彻底整改,目前尚不能准确预计整改完成并恢复服务的时间,公司力争早日恢复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今日,视觉中国有3.88亿限售股上市流通,如果按照公司4月11日收盘股价28元来算,解禁市值约108亿元,占公司总股本比例的55.39%。此次解禁是五年前视觉中国借壳远东股份所定向增发的股份,当时定增发行价为5.28元/股,五年期间未实施过股份送转。这意味着,公司最新股价较定增价格已有超过400%的收益。

  打脸!欧洲南方天文台回应:

  视觉中国从未与我们联系

  11日下午,视觉中国曾在声明中提出,“黑洞”照片属于Event Horizon Telescope组织,视觉中国通过合作伙伴获得编辑类使用授权。该图片授权并非独家,其他媒体和图片机构也获得了授权。

  同时,视觉中国创始人柴继军称,黑洞这张照片,版权归属于欧洲南方天文台(The European Southern Observatory,以下简称ESO),这张照片在视觉中国网站上图片说明中已经表述明确:“此图由欧洲南方天文台提供,仅限于编辑类用途,使用请署名欧洲南方天文台;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但据媒体报道,ESO在回复采访请求时明确表示,视觉中国的这种版权主张不合法,ESO从未,也不能将他们的图片版权转让给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且视觉中国从未就黑洞图片联系过ESO,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自称是视觉中国代表的人联系过ESO。

  版权流氓还是维权骑士?

  图片版权的糊涂账仍是“黑洞”

  4月11日下午,随着黑洞和国徽事件的不断发酵,舆论浪潮里,主流的声音主要有两种。

  一种声音认为视觉中国靠垄断图片上游的使用权,“勒索”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使用了有版权图片的用户,或要求支付高价赔偿金,或要求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属“版权流氓”行为。

  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公司使用未经授权的图片,公开发布,能够获得利益,这本就是侵权。视觉中国依法维权、打击盗版,保护摄影师的著作权,对于推动社会版权发展是利好。

  一位曾收到过视觉中国律师函的自媒体称:“去年视觉中国打了至少30场官司,然后他2018半年报显示营业收入是4.8亿元,其中,视觉内容与服务是核心业务,贡献了82%的营收,这里头通过法庭诉讼生效判决的金额不超过0.1%,说明绝大多数都和解了。那他打这么多官司目的是什么?是不是本身动机就有问题?”

  但有媒体的法务负责人表示,在维权流程上面,视觉中国其实做到了相对规范。“我们每年都会接到几个图片库的律师函,对比了就会发现,行业里更粗暴更流氓的图片库比比皆是。”

  换个角度想,版权流氓的出现和国内的图片用途方版权意识薄弱、维权成本高有很大关系。

  有机构曾经以一百多家媒体为样本做了个调查,结果显示有73%的媒体曾经或者正在因侵犯他人图片的著作权被起诉或被索赔。但同时,83%的媒体单位摄影记者拍摄的照片存在被他人侵权使用的情况,其中,77%的媒体并未进行维权。

  “现在很多媒体人可能觉得百度上没有署名的图片都可以用,或者说标明来源和作者就不算侵权。但事实上,各种搜索引擎上的图片没有标明著作权人及相关信息不代表可以任意使用。只要著作权人掌握了证据,就可以起诉侵权方。此外,只要你没有经过著作人同意,即便注明了来源仍旧是侵权。”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律师焦阳曾发文表示。

  从法理上来说,视觉中国的确存在审核不严等种种问题,但其代表摄影师依法维权却挑不出什么法律上的毛病,对于被维权的媒体或机构来说,它扮演的或许就是一个版权流氓的形象,但对摄影师群体来说,视觉中国毫无疑问是他们的维权骑士。

  在讨论一家版权公司是否是版权流氓的时候,首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无论对方有哪些问题,侵权都不是无罪的。即使是自媒体也同样应该提高专业性,把版权意识重视起来。

  如果未来图片用途方的版权意识都能树立起来,那版权流氓们可钻的空子就越来越少,行业生态也会越来越健康。

  国家版权局发声!

  各图片公司要规范版权运营,不得滥用权利

  据微信公号“国家版权”4月12日消息,近日,“黑洞图片”版权问题引发关注。国家版权局重视图片版权保护,依法维护著作权人合法权益。各图片公司要健全版权管理机制,规范版权运营,合法合理维权,不得滥用权利。国家版权局将把图片版权保护纳入即将开展的“剑网2019”专项行动,进一步规范图片市场版权秩序。

  综合网信天津、界面新闻、每日经济新闻、21世纪经济报道等

  编辑丨Jocelyn

  为你推荐

  如果喜欢小文的文章

  记得点个“在看”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