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信建投IPO過會 將成第11傢“A+H”券商)

■本報記者 呂江濤

今年以來,隨著華林證券、南京證券相繼過會,A股上市券商數量即將超過30傢。而隨著昨日中信建投順利過會,第11傢“A+H”券商也即將誕生。數據顯示,中信建投的多項財務指標均排在全行業前十名之內,也是綜閤實力前十名的券商中唯一一傢沒有在A股上市的公司。其成功上市後,證券業前十名公司將齊聚A股市場。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中信建投過會後,排隊等待IPO的券商就隻剩下天風證券、國聯證券、中泰證券、長城證券、紅塔證券這5傢。目前,紅塔證券和中泰證券的審核狀態處於已反饋階段,而天風證券、國聯證券和長城證券的審核狀態均為預先披露更新。

中信建投

將發行不超過4億股

昨日,中信建投順利過會,擬發行不超過4億股A股。由於該公司2016年H股就已成功發行,中信建投A股上市後將成為第11隻“A+H”券商。

翻看中信建投的上市曆程可以發現,其A股上市的速度領先於絕大多數券商。2017年6月30日,證監會受理瞭中信建投證券A股IPO申請,並於2018年1月24日給齣瞭反饋意見。而在2018年1月29日,中信建投就已更新瞭招股說明書申報稿。從獲得證監會受理到過會,中信建投用時僅9個月。

中信建投證券成立於2005年,2016年12月份於香港聯交所上市,麵對全球發售11.3億股H股。其中,0.96億股麵嚮香港投資者發售,10.34億股麵嚮國際投資者發售。值得關注的是,中信建投嚮香港聯交所遞交申請到上市也僅用瞭兩個半月的時間。

資料顯示,中信建投證券的主營業務分為四個闆塊,包括投資銀行業務、財富管理業務、交易及機構客戶服務以及投資管理業務。報告期內,其財富管理收入佔比最高,其次為投資銀行業務。

業績方麵,中信建投的營業收入從2014年至2017年上半年分彆為85.87億元、190.11億元、132.59億元和51.25億元,同期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分彆為33.98億元、86.52億元、53.13億元和18.86億元。其2016年年度營業收入在當年國內前十大證券公司中排第五位,僅次於中信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與國信證券。

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末,無論是營收還是淨利潤,中信建投的多項財務指標都能排在全行業前十名之內,投行業務的優勢比較明顯。而中信建投也是綜閤實力前十名的券商中唯一一傢沒有在A股上市的公司,在該公司登陸A股後,證券業前十名公司將齊聚A股市場。

“A+H”上市

漸成大券商標配

據《證券日報》記者統計,由於此前華林證券和南京證券已經相繼過會,此次中信建投過會後,排隊等待IPO的券商就隻剩下天風證券、國聯證券、中泰證券、長城證券、紅塔證券5傢。目前,紅塔證券和中泰證券的審核狀態處於已反饋階段,而天風證券、國聯證券和長城證券的審核狀態均為預先披露更新。

其中,國聯證券與中信建投情況類似,也是先登錄港股市場,再尋求A股上市。此外,採取先H股後A股的上市順序的成功案例還有中原證券(港股上市名稱為中州證券)、中國銀河等券商。不過,由於港股估值偏低,而A股素有“新股不敗”的神話,中原證券和中國銀河A股上市後其AH股溢價率就迅速超越其他幾傢“A+H”券商。

截至目前,“A+H”券商一共有10隻,分彆是中信證券、海通證券、國泰君安、中國銀河、中原證券、廣發證券、華泰證券、東方證券、光大證券和招商證券。其中,除瞭中原證券規模較小外,其餘9傢券商均為中、大市值的券商,“A+H”上市已經成為各大券商的“標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