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李永:中美經貿發展應靠市場力量和商業規則)

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簽署備忘錄,擬依據“301調查”對華發動“貿易戰”。此後,白宮幕僚又在不同場閤錶示要和中國談判,一方麵錶示“樂觀”,另一方麵要求中國減少1000億美元的對美順差。中國國際貿易學會中美歐經濟戰略研究中心共同主席李永日前接受經濟日報記者采訪時錶示,要求中國政府承諾減少1000億美元的順差,是缺乏貿易常識和沒有邏輯的要求,中國政府不能也不應該接受美方的要求。

  逆差是市場選擇的結果

美國301調查後要求談判的焦點之一,是美中之間存在的貿易不平衡。據美國商務部2月6日公布數據,2017年美國對華貨物貿易逆差達3752億美元。這個數字成為美國近期對華實施貿易製裁、濫用單邊行為的重要依據。對此李永錶示,“美方應正視造成逆差的原因,貿易是企業做的,不是國傢做的,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不是由中國政府造成的,逆差背後有很復雜的成因”。除瞭統計差異外,中美貿易逆差是係統性的經濟問題,是由中美雙方的經濟結構、國際分工、價值鏈定位等多重因素決定的,是企業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市場選擇的結果,而非政府行為和人為乾預導緻。中美經貿的現狀是中美兩國企業在全球範圍內權衡比較優勢和貿易條件後做齣的商業決策結果,互相選擇的標準是各自利益最大化,而不是順差或逆差的考量。

李永錶示,在中美經貿關係中,中方從不刻意追求貿易順差,因此也不能對減少順差做齣承諾。中國采取一係列措施積極擴大進口、促進與各國的貿易平衡發展。今年11月份,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將在上海舉辦,就是中國積極擴大進口的有力舉措;未來五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的外國商品,這些足以證明中國在政策和措施上的誠意和態度。另一方麵,政府也加強瞭對企業閤規經營的監督,包括對知識産權的保護力度,要求企業在參與國際經貿活動時要嚴格遵守世貿組織的規則。歸根結底,中美經貿發展依靠的是市場力量和商業規則,中國政府不應該也不能夠承諾今年將中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減少1000億美元。

  中美貿易美國並不吃虧

即便是現在的經貿格局下,美國和美國人民真的“吃虧”瞭嗎?李永說,在全球化的今天,美國依然在用“老套過時”的方法衡量中美經貿關係的得失,這種算法早已與全球化的世界經濟脫節。世界貿易組織前總乾事帕斯卡爾·拉米曾經提齣,現在是“世界製造”的時代,希望各個國傢在看待與其他國傢的貿易關係時,能夠從經濟全球化的價值鏈角度齣發,不應僅依據從這一國傢進齣口的産品的價值來計算貿易平衡。李永介紹,根據中國科學院的測算,2010年至2013年,以貿易增加值核算的中美貿易順差相較以傳統方式統計的中美貿易順差要低48%至56%。一直以來,中美聯閤推進亞太經閤組織貿易增加值數據庫的建設,中美貿易專傢也一緻認為,推進貿易增加值統計方法的完善和應用有利於更加客觀理性地看待貿易利益的問題。

“但是,美國將經貿關係簡單化處理,有選擇地忽略中美經貿的現實狀況,以及美國在價值鏈中所得到的利益。”李永說,德意誌銀行最新研究錶明,如果考慮跨國公司子公司在中國直接銷售,2015年高達2230億美元,中美貿易利益總體上還是比較平衡的。李永錶示,如果一定要辨彆誰獲得瞭貿易利益,從全球價值鏈以及中美在價值鏈上的分工來看,雖然貿易順差在中國,但是利益順差在美國,美國的算法事實上掩蓋瞭誰是實際的利益獲得者。關於美國聲稱的貿易逆差影響本國就業,李永錶示,通過研究,美國的就業率與其進齣口經貿額之間並沒有明顯的關聯性。而一旦采取瞭對華製裁措施,將對相關的行業造成影響,進而影響經濟,這纔會對就業産生影響,實實在在地傷害美國人民的利益。

  貿易戰的結果勢必兩敗俱傷

李永認為,中美經貿關係是兩國關係的壓艙石和推進器,美國特朗普政府似乎在有意弱化中美經貿關係的壓艙石、推進器作用,為經貿關係加上本不該有的內涵。特朗普簽署備忘錄明確錶示是針對“中國經濟侵略”,直接暴露瞭301調查背後的冷戰思維。似乎有理由做齣這樣的判斷:美國利用單邊主義手段的真實目的是遏製中國的經濟發展,阻止中國和平崛起,將矛頭直指《中國製造2025》,最終是要扼殺中國的科技發展勢頭。李永錶示,《中國製造2025》的製定,事實上與美國對高科技産品齣口管製和持續禁運有直接關係。中方一直以來積極推動中美科技閤作,美方卻對此“置若罔聞”,且采取單邊主義行動和措施打壓中國的發展,這證實瞭美國不是要認真解決貿易不平衡問題,“逆差”隻是藉口而已。

中國主張通過對話解決中美經貿中的問題,在信任的基礎上加強閤作,而不是冷戰思維推動下的“零和競爭”。李永錶示,“希望美國能夠客觀認識中國這個所謂的‘對手’,也希望美方能夠清醒地看到,中國對當前形勢的判斷是冷靜的,如果美國一意孤行,沿著貿易戰的路徑走下去,其結果必定是兩敗俱傷,在美國或許産生事與願違的後果,這恐怕也不是特朗普政府希望看到的結果”。(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周明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