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是永春縣化肥廠(現已關閉)

選自《泉州文史資料新第十八輯》

文章原題《從手工作坊起步到現代工業城市——記泉州工業的一段歷程》

本文由原泉州市老市長朱展華同志和老常委、副市長孟祥同升志牽頭,約請了宋春堂、

陳謀津、蔡蕃良、黃祿榮、傅維生等幾位曾親身經歷泉州工業建設的老同志一起座談、回顧,並提供了有關史料,經執筆者(傅維生)整理成文。

露米婭的話:

一直以來,咱對於新中國建立後的工業化只知道大概,而不知詳情。咱只知道一些類似於土改、公私合營、三大改造之類的名詞,對具體的過程則一無所知。只知道一些空洞的名詞,無助於增進對歷史的瞭解。所以,我將這篇文章與大家分享,希望大家能夠瞭解新中國工業建設的不易~


從手工作坊起步到現代工業城市——記泉州工業的一段歷程

原泉州市現代工業的發展,是從1951年建市開始起步的,它曾走過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歷程。在新成立的市委、市政府直接領導下,泉州人民堅持以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白手起家,創建業績。隨著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實施和社會主義改造的勝利,建立了初步的工業基礎;「大躍進」期間在「左」的思潮響影下,泉州工業走過一段艱難曲折的路程;在「八字方針」的指引下,經過有計劃地調整工業結構,加強企業管理和技術改造,逐步走上良性發展的道路,把一座手工業城市建設成為現代工業城市。

工業基礎初建立

建市時,全市的國有企業只有解放後新創辦的泉州印刷廠、碾米廠、汽車保養場、榨油廠、磚瓦廠、殼灰廠等幾家地方國營小廠,年總產值僅8.7萬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不到百分之一,其他的企業包括一百多傢俬營企業,一千多戶個體手工業,還有兩家小有名氣的公私合營企業,其中一家泉州電燈公司,總發電設備380千瓦,只能提供部分居民的照明用電。為儘快改變貧困落後的面貌,市委、市府領導泉州人民先後從三個方面建立泉州的工業基礎:

第一,創辦生產自救工廠。在恢復時期,為解決城市失業工人和貧困市民的就業出路,由市政府勞動科牽頭,創辦了麻織廠、皮革廠、針織廠等幾家自救性質的工廠,這些生產自救廠創辦後發展很快,如皮革廠大量生產出國皮鞋,木器傢具成為泉州較大的出口基地。與此同時,生產聯社也創辦了皁灼廠、醬油廠等兩家合作社營的工廠。到1952年底,全市共有地方國營工廠21個,合作社營廠2個,公私合營廠2個,全民所有制職工達2416人。工業總產值1264萬元,其中國有企業產值147萬元,比建市前夕的8.7萬元增長近16倍。

第二,對私營工業和個體手工業實行社會主義改造。在過渡時期總路線的指引下,於1954年對源和堂、新中製藥廠、泉州製冰廠3家企業實行公私合營,1955年又合營醬油、神曲2個廠,1956年對私改造高潮中,有60傢俬營工業企業被批准為公私合營企業。公私合營促進了企業的發展,泉州源和堂蜜餞廠合營後創新產品、名牌產品,產銷大幅度提高,上交稅利近百萬元,成為全省較有名氣的企業。對個體手工業者,根據自願互利的原則,組織起來,走合作化的道路,全市2052戶、5236人,分別以鐵、木、竹、食品、紡織、工藝、小百貨以及服務等行業,組成69個合作社。合作化以後,生產得到迅速發展,到1957年,手工業產值達925萬元,社員擴大到7000多人。

第三,新建一批現代工業。「一五」期間,在省、地的支持下,建成了首期日榨350噸的全省第一個較現代化的機製糖廠,又先後建立了機器廠、酒廠和1000千瓦發電量的電廠。從1951年到1957年的七年中,省、地、市屬工業投資629萬元,平均每年投資近90萬元,到1957年,全民所有制職工發展到3847人,總產值達2196.91萬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3089.50元的71.1%,全民企業勞動生產率4783元,比1952年增長近六倍半。

工業基礎的建立,促進了農業生產的發展,促進了城鄉市場的繁榮,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廣大職工的生產積極性和創造性。泉州機器廠發展農業機械,擴大了自身的生產規模,又有力地支援農業生產,其中受到農民歡迎的泉農式深耕犁榮評出國參加展出。傳統工藝美術的恢復和發展,在國內外負有盛名,如江加走的木偶頭,李堯寶的刻紙、料絲花燈,李碩卿的竹編,楊炳焜的錫雕,陳立德的漆畫等,被列為國禮品。隨著工業的發展,市政府先後建立工業局、手工業聯社和手工業管理局,期間,工廠的職工擴充幾千人,手工業工人發展幾千人,在短短的幾年中,安排城市一萬多名無業人員進入工廠和手工業生產合作社,到1957年底,已經基本上消滅了城市的失業現象。泉州市人民正以飽滿的精神迎接國民經濟第二個五年計劃的到來。

在前進中走彎路

泉州市從恢復時期到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完成,實現了從一個經濟不發達的消費城市轉變為初步擁有工業基礎,為城鄉生產服務的生產城市,改變了國民經濟中私有制佔絕對優勢的面貌,成為國有企業佔主導地位的社會主義新城市。

1958年,毛主席提出了「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隨後發動了「大躍進」運動。全市掀起大辦工業熱潮,先後建立了鋼鐵廠、矽鐵廠、化肥廠、火藥廠、電機廠、通用機器廠、栲膠廠、制漆廠、瓷廠、味精廠、第二塑料廠等,1958年至1959年兩年中,新建、擴建和改建90個工廠,到1960年工業總產值達8555萬元,比1957年3089萬元增長1.77倍,地方國營工廠發展到108個單位,職工13873人,全員勞動生產率5394元。「大躍進」在全市工業建設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在「左」的思潮影響下,提出重點建設重工業,尤其是大辦鋼鐵工業。勞民動眾,大興土木,大搞基本建設,以開展羣眾性的「插紅旗、拔白旗」運動來推動工業建設,大搞高指標、瞎指揮,大刮浮誇風和「共產風」,盲目蠻幹,引起經濟嚴重失調,加上三年自然災害及其他原因,造成國民經濟困難時期。

造成工業建設最大損失的是大鍊鋼鐵運動。根據中央提出的「以鋼為綱」的工業發展道路和毛主席提出1958年鋼產量翻一番達到1070萬噸的生產任務,「全民大鍊鋼鐵」運動迅速推向全國。泉州市委根據上級下達的任務,提出1958年產鐵3000噸、產鋼2100噸的指標。時令已進入孟秋,剩下4個多月要完成這樣繁重的任務,在毫無重工基礎的泉州市,只有把希望寄託在全民大鍊鋼鐵的羣眾運動。上半年已根據中央「小土羣」的方針,採取了「土法上馬」,在工交、財貿、文教等系統建立小型鍊鋼基地,造出一些土高爐投入生產,但效果不佳,進展緩慢,受到地委的批評之後,頭腦發熱,連夜召開了緊急會議,城鄉全面總動員,男女老少齊出動,砍樹、燒炭、煉焦、淘鐵沙,建土爐,煉鐵又「(鍛)煉人」。在高峯期的10月下旬,市委召開擴幹會,號召「苦戰10晝夜,產鐵2000噸,鍊鋼200噸」,全市有14萬人投入這場運動,先後建立4個基地、11座廠房、1座鍊鋼車間、2個小轉爐,數座煉鐵車間,2座小洋高爐、16座土高爐、22座喇叭爐、181座「泉式」爐、298座汽油桶爐和不計其數的小小爐,還有1124個燒炭點和588個煉焦點,出動大量的運輸工具,以解放軍支援的軍車為主力,各單位的汽車、農村的拖拉機,以及人力車、獸力車、「三腳虎」、獨輪車等都投入「戰鬥」。全市到處濃煙散霧,爐火衝天,指揮員昏頭轉向,「運動員」精疲力竭,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效果卻是微乎其微。後來又集中投建泉州全民鋼鐵廠(簡稱泉鋼),以2座小洋高爐車間和1座鍊鋼車間為基礎,再從各系統撤下的小基地轉並而來,擴建「紹興式」高爐車間、「泉式」高爐車間以及機修、煉焦、耐火材料車間等,廠房範圍從新華北路通向北環城兩邊直至北山、孝友地帶,總面積近30萬平方米,拆掉數百座民房和毀掉數百畝良田,投入二萬多人、耗費一千多萬元基建資金和一千多萬元生產虧損。這個轟動一時,維持四年壽命的泉鋼,基建投資就佔了全市在「大躍進」中基建總投資的四分之一,相當建國初期10年全市工業建設的總投資額。

這期間,不僅在經濟上受到巨大的損失,在政治上也造成極壞的影響。在「鋼帥升帳」的那一陣子,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共產風」達到登峯造極,省委電話會議下達產鋼指標,市委表態在一星期內要完成百噸鋼的生產任務。當時泉州唯一的產鋼單位只有泉鋼鍊鋼車間一個日產二、三噸的小轉爐,誰能想到,在根本辦不到的條件下,竟然提前「辦到」了,而且轟動全省,在《福建日報》頭版頭條新聞,用紅字標題刊登了「泉州市日產百噸鋼」的特大新聞。原來這是在高指標、瞎指揮的主導下,用大刮「共產風」,製造浮誇風所取得的「成果」。為了放「衛星」,市委召開緊急會,發動城鄉羣眾刮鐵窗、拆鐵牀以至收集廢鐵罐等,經過簡易的燒煅而成,「炸油條」式的各種「型號」的「鋼鐵」,經過統計加估計,寫成一份《喜報》向省委交帳,「承上啟下」,皆大歡喜。有正義感的同志對這種歪風提出異議,忠言逆耳,隔年,不少忠直的同志被打成了「右傾機會主義分子」,撤職、戴帽下放工廠、農村去勞動。

「共產風」刮到手工業系統,以「合併」、"升級"和「過渡」之名目,隨意改變合作企業的所有制、企業規模、隸屬關係和分配製度。把全市80%以上的手工業合作社(組),按行業升級轉廠,分別劃歸工業、商業、糧食等9個部門領導管理,並撤銷了市手工業聯社,只保留木桶二社、竹器二社、鞋業二社3個「二社」的體制不變,剩下幾個社(組)被下放給農村公社管理。其不良的後果突出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由於盲目改變企業的所有制,把集體所有財產全部無代價平調為全民所有,又在工資制度上出現平均主義傾向,嚴重地影響了手工業者的生產積極性。第二,體制突然大變動,原來供產銷關係被打亂,片面追求高利潤、高產值的產品,忽視小商品和支農產品,1957年全市手工業產品有1800多種,到1960年只剩700多種,如把鑄鍋、犁頭改為高利潤的鑄件,把生產鋤頭、鐮刀、菜刀、煎匙改為生產高產值的機器設備,造成市場供應緊張,甚至許多名牌產品被迫停產,諸如北門粗桶、講武坊竹掃、三點水菜刀、姜標司鋤頭以及水溝犁頭、順吉桶甲等等,已無處尋找。第三,改變服務方向,破壞了手工業服務羣眾的優良傳統。1957年全市有五金、竹木、補鞋、修車等定點和流動的修補攤組519戶、1024人,到1960年剩下199戶、211人,而且價格偏高、服務質量差,遊街串巷、上門服務的傳統不見了,羣眾對此很不滿意。

「大躍進」的三年,在工業戰線上辦了不少好事,也辦了大量的錯事,一方面反映了全市人民,尤其是廣大工人在生產建設中發揮了高度的社會主義積極性和創造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從中央到地方的不少領導同志在勝利面前滋長了驕傲自滿情緒,急於求成,誇大了主觀意志和主觀努力的作用,使得以高指標、瞎指揮、浮誇風和「共產風」為主要標誌的「左」傾錯誤嚴重地泛濫,以致於造成極大的困境。

通過調整上軌道

從1960年底到1962年初,泉州市委認真貫徹中央對國民經濟實行「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方針和全國七千人參加的擴大的中央工作會議精神,總結了「大躍進」中的經驗教訓,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並為「反右傾」運動中被錯誤批判處理的同志進行甄別平反。通過一系列的經濟、政治的措施,逐步糾正過去的失誤,使國民經濟比較順利的恢復和發展,到1966年工業總產值突破了億元大關。

這期間經過六年的艱苦奮鬥,大體有前後兩段的變化:

前段從1961年到1963年的三年中,著重是調整,對一些缺乏原材料、消耗大、產品價值低、短期間又難於改變面貌的企業進行整頓,採取關、停、並、轉的措施,大量精簡職工減少經濟壓力。至1963年,先後下掉的工廠有:鋼鐵、矽鐵、焦炭、水泥、硫酸、栲膠、化肥、原鹽、電機等一批基礎工業;同時,恢復一批集體所有制企業,把化學、農藥、香料、漂染等14個單位由地方國營工廠轉為合作社企業。在這調整的三年中,工業總產值大幅度下降,到1963年,全市年產僅值4680萬元,比1960年下降45%。雖然是退下來,但減少負擔,可以輕裝上陣,集中力量發展潛在力較大的企業,如泉州鋼鐵廠,在大鍊鋼鐵高潮過後,還保留2200多名的在編職工,堅持一對8立方米小洋高爐的生產,每天需要原材燃料百多噸,其中煙煤50噸左右,煤礦遠在東北,調運困難,為了保證它「喫飽」,經常要擠掉其他工廠的燃料,甚至擠掉民用煤,引起多方面的緊張關係,尤其是生產性的虧損相當嚴重,按當時的價格,每噸生鐵售價不到150元,而成本高達400多元,以1960年產一萬噸生鐵計算,一年純虧300多萬元。當時領導考慮「政治影響」,硬著頭皮堅持幹三年,到1962年才「忍痛割愛」,下馬後各方面都鬆了一口氣。類似這樣一批企業的下馬,「失」的其所,把這部分人力、物力、財力轉移到其他企業的填平補齊上去。

後段是在調整的基礎上,根據毛主席「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指示,繼續貫徹「八字」方針,重點抓工業生產的鞏固、提高工作,把工業生產建設轉移到支農的軌道上來,掀起工業學大慶的羣眾運動,進行技術改造,更新設備,填平補齊,改進工藝和依靠羣眾加強技術管理,大力提高工業生產建設的水平。在此期間,除新建合成氨廠、造紙廠外,還遷建、擴建了麻織等10個廠和改建了25個企業。經過充實、提高,使木紗團、織布、麻袋、針織品等一批工廠實現機械化生產,生產效率提高1至6倍,在提高產品質量、擴大花色品種、降低成本等方面也取得顯著成績。這三年的工業總產值得到穩步上升,1963年的基數是4680萬元,1964年為5314萬元,1965年為7359萬元,1966年達到10321萬元,平均年增長率為30%以上。

手工業在這期間也發生了大變化。1961年5月恢復泉州市手工業管理局和手工業聯社,隨即貫徹執行「八字」方針,並根據中央頒發《關於城鄉手工業若干政策問題的規定》(即「手工業35條」)的精神,就體制調整、工資分配、供產銷、經營管理四個方面做好恢復和發展手工業生產,解決手工業職工社員歸隊問題。體制調整後,歸口由手工業部門管理的有:國營工廠14個、職工1219人,手工業合作社(組)40個、職工1706人、城市社辦工廠32個、職工2019人,郊區社辦廠18個、職工498人,個體手工業戶611人,專業性手工業個體戶120人,季節性手工業個體戶1040人,合計7213人。經過歸口調整,迅速恢復手工業品種,當年即由1960年的727種恢復增加到1165個,增加修補網點,流動服務,登門服務,方便羣眾,食品行業還恢復「前門設店,店後設廠」,如魚丸、餅面分布到各個市場,臨時生產,新鮮供應,深受羣眾的歡迎。在此期間,還特別注意恢複名牌產品,從農械廠的鑄鍋車間劃出成立鑄鍋廠,恢復水溝名牌鑄鍋。從機器廠劃出部分車間,恢復姜標司鋤頭,金桔司鐮刀,錦溪司刈仔。在工藝美術廠落實名牌師傅的政策,對名老藝人李堯寶、陳德良、江朝玄等人的待遇問題由聯社「包下來」,發揮其培養徒弟的積極性,促進名牌產品的恢復、繼承和發展。泉州豆乾社過去用布包壓的豆乾「雞肉絲」樣,香又嫩,「大躍進」後改為木板倒漿方法,製成一大塊、切成幾小塊,不像豆乾,也不像豆腐,成為退銷貨,1962年恢復老產品,商業部門給予特殊供應白細布,保持原樣生產,又成了暢銷食品。

經過調整發展後,至1965年手工業系統有國營工廠6個單位,合作社組57個單位,社員5400多人,手工業產值1268萬元,比1957年增長37.1%。通過恢復和調整,手工業生產得到了提高和發展。

順利之時逼停步

泉州市的工業,從恢復時期開始,到「一五」的實施,初步建立了工業基礎,「大躍進」期間,走過一段艱辛的路程,經過總結經驗教訓,重新進入正常軌道,在調整經濟的正確方針指導下,經過近六年的艱苦奮鬥,完成調整經濟的任務,全市工業重新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在整個國民經濟將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的關鍵時刻,泉州市工業戰線的幹部、羣眾,正滿懷信心,為「四個現代化」建設作出新的貢獻,但「史無前例」的災難來臨了,終因「文化大革命」的爆發而無法進行。

(完)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