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評2017年十大最熱門、評分最高的網劇大集合裏,《河神》一定被收入其中。《河神》改編自天下霸唱編著的《河神1·鬼水怪談》,當年天下霸唱為了窮盡精力寫《河神》,花了大量時間做相關方面的研究,走訪了當地多處、瞭解查閱古典記載等,用天下霸唱自己的話說,就是花費了寫八本《鬼吹燈》的精力來寫好《河神》,讓這本著作的詭譎邏輯和離奇情節驚艷於世,而終於天下霸唱也給讀者交了一份完美的答卷。

「鬼市」顧名思義便是因見不得光的勾當而稱為「鬼」,各有各家喫飯的飯碗行當。只要僱主用足夠的金幣,就能換取一些地下流通的物品或是見不得光的服務。而鬼市來無影、去無蹤。它的存在往往於深更半夜及羊腸小徑處,不為人所熟知,而在鬼市經營的人也大多身懷絕技,見不得光,且必須謹守行業規則:不能出賣客戶信息。

但是鬼市的存在又是必須的,因為人心的「鬼性」。如在劇中,小河神和小神婆為了查案,一進鬼市查接生孩子的穩婆。因為孩子見不得光,母親是大戶人家的黃花閨女,公然接生惹非議,所以去鬼市找穩婆接生。而後來的劇情中,小河神等三人二進鬼市,是為了查出挖墳開棺運屍的人的真實身份,用金幣逼問盜墓者受僱於誰。而在三進鬼市時,小河神則是問一位船伕,問其和連化清的關係,以及問出邪教最大的祕密人為誰。鬼市有鬼,各行鬼當,各收冥幣。


作為土生土長的天津人,對於《河神》裏的鬼市兒小編可以說是相當熟悉,現在天津的廣開地區仍舊保留著「鬼市兒」,是個名字聽著嚇人,但是很有意思的地方。

鬼市兒具體從哪年開始建立的,民俗學家們也沒給出過準確的年份,但歷史肯定超過百年。之所以叫「鬼市」,是傳說是因為最初形成的時候,這個自發形成的市場都是半夜開始,天一亮就收攤,(如今的鬼市兒也是很早就收攤)。在那個連電燈還不太普及的年代,這個市場在夜間透出星星點點的燭光,遠遠看去像鬧鬼一樣。也有的說,天津人把天快亮最冷的那一段時候叫做「鬼呲牙」,不管是哪種說法,反正幽默的天津人乾脆就叫這個市場為「鬼市」了。

至於為什麼非要在天亮之前收攤,也有各種因素,鬼市上賣的的東西多是二手三無產品,東西種類繁多,價格低廉,但來路不明。有些也許就是偷來搶來的贓物,有些則是質量有問題的東西,借這不明的光線,這些東西正好出手。

小河神去鬼市打聽事兒相當合理,哪裡可以是個祕密的集散地。對於不太逛鬼市的天津人來說,對於鬼市最熟悉的故事,應該是民國奇案之一「鬼市人頭」。這段「傳奇」好像郭德綱也說過,大概的意思就是有個在鬼市擺攤的人,黑燈瞎火在自己攤位前面撿了個包袱,回家打開一看竟然是個人頭,經過警察偵破,原來這是一家上人家的姨太太,因為和道士有了姦情,撕破臉之後被道士殺人分屍,結果小偷竟不知情的偷了裝著人頭的包袱,不知怎麼扔到了鬼市。可見當年的鬼市有多麼魚龍混雜,能在鬼市上常年擺著攤交易貨物的也都不是一般人,但凡有點什麼見不得光的祕密,到鬼市打聽打聽興許就能有結果,小河神的做法是對的。(D)


在談到「鬼市」,我們首先來講一下當時的大環境,由於當時環境,以及當時政策的受限,所以,有些物品,是不能拿到光天化日的烈日之下去銷售的,這些物品轉而會悄悄的進入鬼市,然後由鬼市在黑夜中銷售,因為這些鬼市很怕當時的朝廷會督查,所以會在特定的時間,特定的地點,向外銷售的。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