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C_6339_1.jpg

谢登元先生的农田位于三芝新庄里番社后,占地约两甲,今年主力生产南瓜与茭白笋,以自家也能安心食用为初衷,南瓜、茭白笋都有接受无毒检验,并加入台湾农产品生产追溯系统(追溯编号 0101000175)。谢先生的农田正好位在八连溪与埔头坑溪下游之间的平原,灌溉水源为八连溪水圳。农地北边临海(距离约1公里)、东边可眺望大屯山系缓坡;与小编过去参观的农地相较起来,相对接近海边,为避免受东北季风影响,农田北边与东边都有防风林。(上图左侧向北,右侧向东,均可见防风林)

DSC_6320_1.jpg

▲小编一行人到访当天,气象局发布接下来一周将有大雨,谢先生与家人赶在大雨前,一次采收本季最后一次南瓜。因为三芝地形破碎,无法大面积种植,土地也必须充份利用,所以田埂极小,必须完全仰赖人工的方式采收。(上图后方向北,可见大片防风林)

DSC_6323_1.jpg

▲因为采用无毒种植,收成前夕不再喷药,叶子多得白粉病。小编到访时,大部份叶子均已枯黄,田里也到处可见杂草,见不到整片绿油油的南瓜叶。

DSC_6723_1.jpg

▲一次采收的南瓜在经过分级后,会静置在通风室内慢慢熟成。谢先生生产的夏季南瓜均为栗子南瓜(日系南瓜),可分为小黑、将军、栗之藏三种种类。

DSC_6583_1.jpg

▲栗子南瓜—小黑,体型较小,直径约只有10-12 cm左右,且颜色较深,是谢先生今年试种的品种,甜度较低,适合西点使用。

DSC_6574_1.jpg

▲栗子南瓜—栗之藏,与将军极为相似,只有专家才能分辨出来。

DSC_6575_1.jpg

▲栗子南瓜—将军,为三者中甜度最高的。

DSC_6673_1.jpg

▲谢先生为了保持土壤肥力,采用南瓜与筊白笋轮作的方式,一年一轮,至少两年一轮。所以,除了南瓜田外,大约有另一半的田地为茭白笋田。

DSC_6636_1.jpg

▲采收后的南瓜需经过分级,如果是被虫子叮咬,卖相不好,可以自行食用或是分送给左邻右舍;但如果是烂掉,可能会有霉菌,不宜再食用,这时候会将南瓜丢入茭白笋田,回归土地。

DSC_6685_1.jpg

DSC_6729_1.jpg

▲除了南瓜与茭白笋外,谢先生也种植了少量莲花。与一般粉红色的莲花不同,谢先生种植的莲花为白色,花少(莲蓬、莲子少)且非同时开,莲藕为九孔,生吃清脆香甜,熟食软绵可口。为了避免采莲子时伤到根茎(莲藕),谢先生种植的莲花只采收莲藕。(一般粉红色莲花的莲藕为七孔,生吃的味道苦涩)

谢先生虽然不采用有机种植,但无毒种植仍然使得田地里充满了各种小昆虫与小动物。

DSC_6711_1.jpg

豆娘

DSC_6672_1.jpg

▲筊白笋苗上可见休憩的蜻蜓

DSC_6705.JPG

▲小蜘蛛

DSC_6713.JPG

▲带有保护色的绿色小蜘蛛

DSC_6330_1.jpg

▲水圳旁种植了各种瓜果与当季蔬菜,除了可提供家人食用,在农会超市也有贩售。因为大部分瓜果类对水的需求较高,所以紧临水圳旁种植。

DSC_6751_1.jpg

▲丝瓜

DSC_6766_1.jpg

▲瓠瓜

DSC_6338_1.jpg

▲苦瓜皮薄,常被虫子叮咬,所以必须套袋。

DSC_6754_1.jpg

▲小黄瓜

DSC_6752_1.jpg

▲不使用除草剂除草,而是采用人工方式利用打草机除草。

DSC_6762_1.jpg

▲使用果实蝇诱捕器来避免虫害

 

目前正逢栗子南瓜盛产,有与趣选购的民众可至三芝农会超市外的农民直销站购买。买回的南瓜可洗净蒸熟,冰过后再食用,甜度更高。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