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遍了手頭的資料,又上網查了查,最後也沒發現亞裏士多德和中庸有什麼關係。最後倒是他自己的名言提醒了我——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

怎麼聽,這句話也沒有與中庸的半點關係。

可能因為亞裏士多德和孔子的經歷類似,時代相同,所以後人將這兩人放在了一起。

對。亞裏士多德是古代先哲,古希臘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科學家和教育家之一,堪稱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他是柏拉圖的學生,亞歷山大的老師。 他也辦學搞教育,在雅典辦了一所學校,被稱為逍遙學派。馬克思曾稱亞裏士多德是古希臘哲學家中最博學的人物,恩格斯稱他是「古代的黑格爾」。

不過亞裏士多德與孔子比起來,顯得更加多才多藝。 他的寫作涉及倫理學、形而上學、心理學、經濟學、神學、政治學、修辭學、自然科學、教育學、詩歌、風俗,以及雅典法律。亞裏士多德的著作構建了西方哲學的第一個廣泛系統,包含道德、美學、邏輯和科學、政治和玄學。

可是孔子傳世的只不過是一萬三千字的《論語》。《中庸》一書為孔子的孫兒所著,當然也是儒家經典。不過細讀起來,和亞裏士多德根本就沒有關係。


據說亞裏士多德也是位開悟之人,看到兒童喝山泉水,用雙手捧著喝,他哈哈一笑,把水杯也丟了,以後都用手來喝。觀此可知,他的確是得體之人,但他不徹底,沒得用,杯子和雙手有什麼兩樣。宣聖《中庸》不一樣,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是體用皆得,從容中道。觀此而知,還是我大中華孔聖人更勝一籌,這大概是其理論基礎吧。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