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吸管,塑胶杯,环保,限塑。(图/记者姜国辉摄)

▲7月起政府部门、学校、百货公司及购物中心、连锁速食店都不能再提供一次用塑胶吸管。(图/记者姜国辉摄)

记者许展溢/台北报导

环保署推动限用一次性塑胶吸管政策,今(1日)宣布最终版本定案,确定7月起公部门、公私立学校、百货公司及购物中心、连锁速食店等4大类共8000多家业者再也不能提供内用者「一次用塑胶吸管」,但取得「生物可分解塑胶」环保标章及工厂出场附有吸管的商品,不在管制范围。

该政策宣布推动以来,引发不少争议,如订定的「游戏规则」,包含消费者外带却在场内使用,则属「非属内食餐饮」,引发环团质疑。民进党立委林淑芬也在立院怒批,政策上路后,3种替代方案中,包括「10%塑胶吸管」、「纸吸管」和「生物可分解性塑胶吸管」,却还是使用了含有有10%的塑胶吸管,及无法回收的生物可分解性塑胶吸管,质疑环署这样的禁法难道不冲突?

请继续往下阅读...

▲▼一次用塑胶吸管限制使用实施方式。(图/记者许展溢摄)

▲至于外带是否也纳入政策,环保署强调,将纳入下一阶段实施参考。(图/记者许展溢摄)

环保署副署长沈志修今天说明,至于预告草案允许使用涂布、贴合胶薄膜吸管,其塑胶成分含量重量低于10%,也决定要删除。而外带的部分及生物可分解塑胶吸管,未来将依实际使用情形进行评估,并纳入下一阶段实施参考。

至于外界建议外带也一并入管制部分?环保署说明,考量法制作业重新办理预告程序及业者因应所需的时间,恐来不及在今年7月起实施。且环保署是以引导民众改变习惯的立场出发,期待首次推动一次用塑胶吸管限用法令能顺利上路,后续再考量第一阶段实际实施情形,将外带一并纳入在法令管制。

环保署废管处处长赖莹莹补充,若业者违规会进行第一次劝导,如再犯将开罚1200至6000元,预计上路后,推算1年可减少1亿根塑胶吸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