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抗腫瘤新葯“達伯舒”在國內上市,這是國內首批自主研發的免疫治療抗腫瘤藥物之一,價格僅爲同等規格進口產品的40%左右。國際相關專家認爲,“達伯舒”爲腫瘤患者提供了創新且高效的治療模式。

  爲了研發這款新葯,成立於2011年的信達生物製藥(蘇州)有限公司苦幹了整整7年。“我最初的夢想就是創辦一家國際一流的高端生物藥公司,開發出老百姓用得起的高質量生物藥。”創始人俞德超說,蘇州工業園區(以下簡稱“園區”)給了他圓夢的機會。

  如今的園區正在成爲國內領先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創業基地和技術創新中心。從2016年開始,園區連續3年獲得國家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排名第一名,躋身世界一流高科技園區行列。今年是中國新加坡合作園區建設25週年。從昔日“一片白地”到今日“創新高地”,園區25年的探索與實踐,給人啓迪。這既是規劃藍圖的產物,也是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成果。

  25年的發展,離不開蘇州改革開放“三大法寶”之一的“園區經驗”——借鑑、創新、圓融、共贏。更離不開這片熱土上形成的“園區精神”——改革創新、開放包容、敢爲人先、追求卓越。

  下好學習借鑑的“改革棋”

  東方之門“穿”上了色彩絢麗的“花秋褲”,文化藝術中心成了璀璨奪目的夜明珠,金雞湖兩岸流光溢彩美輪美奐……這兩天,一組園區的夜景美圖在蘇州人的朋友圈刷屏。

  1994年2月26日,中國和新加坡兩國政府在北京簽署合作協議,園區呱呱墜地。25年前,蘇州人壓根兒想不到新加坡人會“相中”這塊爛水地——湖多水密,地勢低窪,“十年九澇,划船揚不了帆,走路五分鐘就要拐彎”,開發投入成本太大。

  轟轟烈烈的建設就在極爲艱苦的條件下拉開大幕。

  按照新加坡的要求,中期合作開發70平方公里,在正式招商引資和開發建設之前,必須將設施一步到位建設好,並要求地下設施“百年不落後”。這讓習慣於“邊規劃、邊建設”的中國人很難理解。

  更讓人詫異的是,新加坡提出,要讓園區達到百年不遇洪澇的防淹能力。按此要求,要把整個70平方公里的園區填起70釐米高,當時填一方土的價格是64元,70平方公里就需30多億元。

  1998年,百年不遇的洪水讓蘇南一帶幾乎成爲汪洋,而園區卻是汪洋中的一片綠地。園區人這纔開始理解“爲什麼這麼做”——一步到位後,避免了重複建設帶來的成本成倍增加和效益降低的惡性循環。

  地面工程和招商引資還未見影子,新加坡方面就要求先建一個投資數億元的污水處理廠,並要求園區70平方公里內的污水實現自流通暢。如今,25年的發展驗證了“一張藍圖繪到底”的規劃效益,這成爲園區的重要經驗。

  一位參與籌備的人員介紹,在移植新加坡“軟件”的過程中,東西方文化、法律、管理體制上的問題與矛盾,幾乎無處不在。如何處理和協調這些問題,考驗着園區人的能力和思想解放程度。

  25年來,園區從借鑑運用新加坡的成功經驗出發,利用“不特有特、比特更特”的政策優勢,憑着一股敢爲人先、追求卓越的闖勁,演繹出一部改革開放的“史詩大片”。

  打好親商服務的“創新牌”

  園區一直流傳着三星“蘇州緣”的故事。當初園區去韓國招商,三星公司負責人皺着眉頭說,“光審批就要幾年,我們耽誤不了那麼長時間”。負責招商的同志拍着胸脯保證“半個月內把項目手續辦下來”。

  果不其然,招商同志離開韓國六七天,三星公司就得知項目批准的消息。從此他們相信園區不會有“官僚主義”。

  作爲第一家落戶園區的外企,三星由最初的1.4億美元不斷追加投資,目前已在園區設立14個項目,總投資超過54億美元。

  “無事不擾,有求必應”,簡簡單單8個字,道出了企業對園區政府的感受。對於這一點,飛依諾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創始人田園感觸頗深。

  當初,飛依諾首個超聲產品研發成功,田園跑了一圈市場,卻發現難以跟醫院建立渠道。公司一籌莫展之際,園區舉辦“對接會”,把蘇州幾家三甲醫院的負責人請到現場,與轄區企業面對面,共同商討相關事宜。

  難題就此解決。在園區的精心培育下,飛依諾目前已成長爲國內彩超行業的領軍企業,相關探頭技術穩居全球第一,產品遠銷海外。

  25年來,園區共制定接軌國際通行規則、符合中國國情和園區實際的規章制度110項,爲園區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框架基礎。2015年9月,國務院第二次專門發文,批准園區開展開放創新綜合試驗,園區再次扛起改革探路先鋒的重任。園區推進了130項重點改革任務,其中,國家級先行先試任務24項,目前已有19項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部分經驗在省市不同層面推廣。

  從誕生之日起,園區就率先將國外“一站式”服務理念引入國內,這種便捷的辦事方式,後來也被很多地方推廣採納。多年來,園區堅持深化行政審批改革:2002年,園區開創了國內“授權審批”先河;2015年,組建行政審批局,將16枚審批印章精簡爲1枚;2018年,園區探索推進“不見面審批”……

  “樹立親商理念,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一流營商環境,凝結了園區學習新加坡經驗的重要成果和精髓,也是園區能經受住經濟全球化洶湧浪潮種種考驗的立身法寶。”園區管委會主任丁立新認爲,親商理念的背後,是園區在借鑑、消化、吸收基礎上的再創造。這種再創造,讓這些“舶來”的經驗既“接地氣”,又能與國際接軌。

  走好圓融共贏的“開放路”

  今年是飛利浦醫療(蘇州)有限公司總經理桑迪普來到園區的第5個年頭,他想在這裏定居下來。因工作原因,他去過全球很多地方,但對於風光秀美的園區,他情有獨鍾。

  如今,越來越多像桑迪普這樣的海外人才選擇“紮根”園區。而園區把人才作爲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深化改革人才發展體制機制,不斷優化人才發展環境。園區去年新入選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計劃的有9人,其中創業類4人,佔全國的12%,國家級重點人才工程計劃累計達158人。

  2002年,園區在獨墅湖畔拿出10平方公里的土地,先後引進了29所中外知名高校,集聚“國字號”科研院所近20家,被稱作“世界名校區”。

  8年後,新加坡國立大學蘇州研究院“落戶”園區,這是新加坡國立大學在海外設立的首家研究院。去年年底,累計孵化54家高科技企業,助力3家企業獲得了千萬元級別融資。

  如今,全球創新發展資源正向這片熱土加速集聚。2017年1月,哈佛大學韋茨創新中心落戶園區,瞄準生命科學、精準治療以及大健康領域的相關項目;2018年11月,牛津大學高等研究院(蘇州)在園區正式啓用,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

  除了“學習借鑑”,園區也在“輸出品牌”。從2006年起,“園區經驗”就開始走出去:國內有蘇宿工業園、新疆霍爾果斯經濟開發區、寧夏銀川蘇銀產業園等,海外有中國-白俄羅斯工業園、中國-印尼“一帶一路”科技產業園等。“園區經驗”正在海內外遍地開花。

  “25年發展,園區實現了從‘學習借鑑’到‘品牌輸出’的歷史跨越,實現了從‘引進來’到‘走出去’的根本轉變,實現了從‘園區製造’向‘園區創造’的關鍵轉型,更實現了從‘先行先試’到‘示範引領’的重大變革,園區精神正在指引園區人努力爲全國開發區轉型升級提供更多創新性探索和引領性經驗。”蘇州市委常委、園區黨工委書記吳慶文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