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徐飛鵬 王皓 範俊生)昨天,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北京代表團召開全體會議和分組會議,審議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和最高人民檢察院工作報告。市委書記蔡奇代表,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代表,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李偉代表參加審議。

楊萬明代表說,兩高工作報告通篇貫穿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司法爲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線。兩高始終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切實履行好審判、檢察職責;堅持公正司法,恪守法治底線;以自我革命的勇氣深化司法體制改革,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效。建議深入推進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建設,在訴訟制度中設立調解前置程序;將司法責任制改革和法官職業化、專業化建設緊密結合;抓緊完善專業法院、跨行政區劃法院體系建設,推動互聯網、金融、環境資源等領域專業性法院和法庭的設置。

敬大力代表說,兩高報告展示了全面依法治國取得的歷史性成就,內容豐富、數據詳實、語言質樸,體現了很強的政治性、思想性、邏輯性和實踐性。要全面領會、準確把握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中央關於依法治國戰略部署及黨中央、習近平總書記對檢察工作的總體要求,推動檢察事業創新發展。建議深化綜合配套改革,推進以體系化、精細化和適應性爲特徵的司法改革系統集成;充分發揮檢察職能作用,加強跨區域司法協作,爲國家區域發展戰略提供保障和服務,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

閻建國代表建議,健全律師參與涉法涉訴信訪立案案件的代理機制;法院系統靈活掌握員額制比例,適當向基層法院傾斜;嚴厲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運用大數據技術開創案件執行工作新局面,形成解決“執行難”問題的強大合力;對涉黑案件堅決打擊,把好事實關、證據關、程序關;完善鑑定機構與法院的關係;大力宣傳司法體制改革帶來的好處,宣傳憲法。

馬一德代表建議,以符合科技發展規律的方式審理知識產權案件,引導創新發展,推行指導案例制度,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建立健全案例查詢、公佈機制,將普遍性、典型性案例作爲指導,增強對下級法院裁判的指導性。完善有利於檢察機關服務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強化知識產權案件的法律監督,對疑難重大、社會關注度高的案件,及時瞭解案件情況,迴應當事人的訴求申請。高度重視人才流失問題,加強司法隊伍建設。

李勇代表說,校園安保已經受到廣泛關注,也有充分保障,但青少年學生自身法律意識還是相對薄弱,學生之間的暴力、學生對老師的暴力現象時有發生,應當高度重視。建議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普法宣傳教育,特別是中小學生普法。法院、檢察院工作量很大,工作人員壓力大,人才流失問題突出,應進一步完善法院、檢察院的保障體系,讓法官安心審案、檢察官放心爲民。

王錚作爲全國人大代表,親身參與了最高人民檢察院關於譚新善故意殺人案的申訴審查活動,見證了這一冤錯案糾正的全過程,深深感受到法律公平正義對社會和諧和人權保障的重要影響。他建議,通過司法改革,特別是司法責任制的全面實施,提高司法公信力;努力推進以審判爲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切實維護司法公正,以嚴格的法律程序和法律制度,防止冤錯案發生。

高子程、陳立人、李曉林、李俊豐等代表也在全體會議上發言,對兩高推進司法改革取得的成績給予肯定,對訴前調解、判決執行等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姜偉、最高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張雪樵到會聽取審議意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