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謀術不是聽來的 ,不是講來的,不是看來的,而是領悟而得來的。

因此,如果你總聽別人在講,你總看別人在寫,而缺乏必要的思考與領悟,那麼,你與權謀術接觸的時間再多久,都沒有多大益處。別人的東西始終還是別人的,而你什麼都沒有得到,你唯一得到的就是花費了你的金錢與時間而已。

很多人總是徘徊於一夜暴富、一夜成名、一朝得志、一步登天、總想著速成之術,以為有九陽神功這種武功,可以神功護體,學任何東西都非常的快。

答案是沒有的。

針對於此,在權謀術的運用中,有四大喫力不討好,收效甚微的學習方式。

正如看電視劇一般,很多人都在看電視劇,但很多人都沒有從電視劇中學到什麼,無非就是浪費了金錢與時間。

電視看得越多,人就越容易變得不想思考,就越來越………

1、

熱衷於入培訓無用

如今,最難賺錢也是最容易賺錢的行業,就是培訓業,各種各樣的培訓,從人的生到死,都有培訓在等著你。如此多的培訓業,如此多去培訓的人,有多少人是沒有用的,數都數不清。沒有用的人依然是沒有用,有用的人不用去培訓依然還是那麼的有用。搞培訓的人,不是為了能夠讓你得到什麼?實質上他們也幫不了你多少?培訓只是他們盈利的工作方式而已?只要你還願意聽,他們就還願意講,反正錢是你掏的,時間時你自己浪費的,講來講去還是那些東西?

正如學校招生,名校招生總是能夠或者總要去招那些成績優秀的學生呢?為什麼他們不去培訓學生,將他們變為人才。誰都清楚,人才是培訓不出來的,而是靠他們自己成長為人才。培訓總是被動式輸入,有疲勞限度。成績優秀的學生,自然各方面條件優越。從優秀的人才扎堆的地方,自然有非同凡響的人物誕生了。

2、

只歷史或演義甚微

權謀術,讀歷史,講歷史,或者說演義、小說等,這只是權謀術的起步。一直歷史或者演義的話,那就一直停留在起步階段,沒有前進,而聽的人,看的人,有會停留在起步階段的最開始階段。一旦通過歷史或演義或小說進入起步階段,完成起步階段。權術從歷史中來,還要衝破歷史才能獲得權謀的有效運用。歷史的弊端在權謀學習階段有很強的片面性,尤其是正史亦如此。研究權術,只有全面性的掌握,既要有戰略層面的,又要有戰術層面的。比如野史、書評等,在權術研究方面就能夠有效的彌補這個缺陷。一個完整的權術思維架構的形成,有利於實際職場的運用。

但這只是一種架構的建立,距離真正踐行你的權謀術,還有一定的距離。那麼,距離在哪裡呢?在於環境,在於制度方面的差異,畢竟社會主義性質和封建主義性質還是有很大的差異。不能讀歷史、看歷史,最後自己卻沉浸歷史,而脫離現實。這是什麼意思呢?說的就是權謀術該有適合自己的生長的土壤,並未需要調整權謀術的枝節。拿歷史、說歷史,說的只是歷史,放在你自己的職場中來,你知道怎麼用嗎?用哪種權術?怎麼樣使用?或者能夠用嗎?

3、

缺乏攻擊心態落敗

研究權謀術,是為了使用權謀,是為了製造不對等競爭,人為製造不公平待遇,而實質上人的公平就是別人的公平而形成的。衣食住行,作為個人都是希望佔有的越多越好,越有滿足感,越有安全感。那麼,如何得到權謀術的最佳運用呢?除了需要有智慧,有戰術的掌握的,有戰略的把控,還需要什麼呢?還要有一部必要的權術心法,即練外功,又練內功。

一個真正的權術家,就是一位有著十足攻擊性的人物,攻擊性的人物,不是讓你成為鬥雞。而是一種心境,一種心態,一種與天鬥其樂無窮、與地鬥其樂無窮、與人鬥其樂無窮的境界。這叫什麼?這叫給自己尋找必要的對手,獨孤求敗的結局,最後真的就會失敗了。對手的存在,就是一柄利劍,時刻磨鍊你權術之器的有利磨刀石。

這章內容,我們講了研究權術切勿依賴於培訓,依賴於任何人,就成不了權術高手,也就暴露你的弱點,需要及時補救;讀歷史要正史與野史類都要研究,否則容易形成權謀術思維架構的偏見;最後,需要修鍊內家功夫,保持你權術派弟子的攻擊性心態,權術者,就是強者,攻擊性心態,是要你擁有強者心態,最佳權謀術的發揮。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