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个有意思的问题。很多现代人都以为「万」字在古代应该都是写成「万」字的,「万」应该是个「年轻」的简化字。事实上,「万」字并不是一个现代简化字,它的历史虽然没上「万年」,但也绝对上千年了。

在汉代,就已经有「万」的身影出现了,晋代的书圣王羲之也写过它,唐代之后就更是常见。

不过,比起「万」字来,」万「确实还是小老弟。

因为在先秦文字之前,「万」字就出现了。

据《说文解字》:」(万) 虫也。谓虫名也。叚借为十千数名。而十千无正字。遂久叚不归。学者昧其本义矣。唐人十千作万。故广韵万与万别。从厹(同『蹂』)「。

就是说「万」字本来是个象形文字,本义是虫子的名字。看篆书那张牙舞爪的样子,非常生动。因为表数」十千「没有正式的文字,就把「万」借来表达了。结果久借不还,「万」字就迷失了本义。晋唐开始,也有人把十千写作」万「的了。在《广韵》里,「万」与」万「的读音还有区别。不过在书写上这两个字也双轨并行。人们可能为显得正式,或偏爱「万」字造型更有美感,写「万」的还更多一些。而书法家有时为了避免同一篇幅中相同写法的呆板一致,也会兼而用之。褚遂良的大字《阴符经》显然就是属于这个情况。这一点从褚遂良对文中两个万字叠用处的写法更是可以清晰看出:

借此,我们可以判断,「万」与」万「的用法并无明显区别,只是书家「避重」的一种考量而已。

另外,再说个题外话,有复姓名为「万俟」(音:墨骑),这里的「万」不但不能读错,也不可「大写」为「万」。还好,这姓氏比较少,让我们读错的机会就跟中奖差不多……

一水手打原创回答,包括专门截图拼图,费时不少。觉得有所取者,还望高抬贵手,点个赞再走。如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