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ndscape-1477689024-westworld-dolores-gun.jpeg

 

http://giselemine.pixnet.net/blog/post/457989464
电影运用一些暂缓揭晓、制造误会的手法,让过程更为有趣。

《异星入境》(Arrival)看似是倒叙(flashback)的场景,其实是前叙(flashforward)。
希区考克《惊魂记》的伪中性镜头。
《捍卫战警》的交叉剪辑,误以为是警匪冲突的聚汇收拢,却只是一场骗局。

《西方极乐园》(Westworld)的剪辑让观众误以为若干人物是处于同一时空,
异时空的存在者,并无法彼此相遇;却隐含著「自我追寻」的寓意。
内外的追寻,关卡之谜和自我的认同,凝聚在迷宫此一象征上。

经典的故事剧情之中,
自我探寻之路,正好是整个世界危机的解围之途。
一对爱侣结合,加上一场世界危机之类的套路,也隐含著这种结构。
这是各种故事中一再出现的群体与个人之途交会。
(我原本没有很想拯救世界,只是你刚好惹火我了,诸如之类的)

然而《西方极乐园》的隐含教训可不浅薄:
绝非「原来我们跟他者也没什么两样嘛」这种简单结论。
(天啊,原来人类比僵尸还可怕呢!类似这种)

http://westworld.wikia.com/wiki/Host
片中剪辑所造成的误解,它依赖的是观众的习惯性预设。
随著剧情逐渐展开,观众理解到那是不同时空当中的事件。

然而有趣的是,观众在观影经验中赫然「厘清事物次序」的经验,
和剧中智能机械人(host)的觉醒是一致的。
它后设地让观影者跟host经历了同样的觉醒。
也就是:从混沌的意识迈向自省的意识,成为主体(becoming subject)。

于是产生了人机之辨、自由之辨、存在本质之辨:
A.在虚拟世界中只是空转,不能做自己。
B.在现实世界中只是空转,不能做自己。

A.唯有在虚拟世界中才能好好做自己。
B.唯有在现实世界中才能好好做自己。

A.没有外界礼教束缚,行为没有后果,才能好好享受乐趣。(入园享受者之路)
B.没有法治与行为后果的世界,没有道德责任,也就没有自由可言。
要有后果、有担负的游戏才有乐趣。(黑衣人之路)

A.受苦状态,使存在者遭受奴役。(经验的满盈、不可承受)
B.正是受苦状态,使存在者得以成为主体。(踏入人文世界不得不承受的创伤)


杀死造物主,冲破既定的原初设置,似乎是朵莉丝的自由彰显。
然而会走到这一步,亦是福特(Ford)的布局所致,
看似保护体制者,却才是那个让host得以挣脱既有枷锁的幕后推手。
有那么一点福特以人类身分自己当作梯子,
抬轿让智能机械人们更上一层楼的感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