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BP這一理念來自戴維·尤里奇提出的人力資源「三支柱模型」,所謂「三支柱」也是三種定位,一是SSC,二是BP,三是COE,由於「四角色模型」與「三支柱模型」得到一些西方優秀企業的認可,因而聲名遠揚,繼而被中國企業迅速「拿來」,但實踐效果並不理想。

企業在「拿來」過程中,對這兩個模型進行了本土化改造,導致BP這一概念獨佔風騷,反而忽視了整體模型的價值,也就是說中國企業根本沒有建立「三支柱」,只是建立了「一支柱」,這也註定了HRBP只能風光一時,終究難以擺脫演變為雞肋的命運。

HRBP為什麼受到本土企業追捧?

傳統企業一般採取職能型組織結構,這種組織結構發展到一定階段時必然會遇到發展瓶頸:「母子矛盾」與「子子矛盾」,沒有形成母子公司格局的企業則是「總部」與「業務單元」之間的矛盾以及業務單元與業務單元之間的矛盾,矛盾在於雙方價值導向發生偏離,因此「管控」就成為這些規模型企業面臨的課題。

在西方管理學理念中其實只有「管理」而沒有「管控」,本土化後纔出現了「管控」這一專有名詞,說明「控制」已經在傳統管理思維中根深蒂固,這也導致了「控制」與「反控制」的博弈成為了傳統企業管理的主旋律,當企業規模不斷增加時,這個問題變得越來越明顯,而且至今也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案,說明這是傳統企業的「硬傷」。

當傳統管控方式無法解決問題時,就必須轉換管控思路,這時正好趕上「四角色模型」和「三支柱模型」漂洋過海來到中國,但是本土企業似乎只對BP情有獨鍾,至於「四角色模型」與「三支柱模型」之間是什麼關係,「三支柱模型」中SSC、COE與BP之間又是什麼關係,反而變得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知道BP是什麼。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結果?源於BP這一概念是對傳統管控思維的顛覆。「夥伴」一詞是指「有著相同的目標走到一起,為達到目標而共同奮鬥的人」,在我看來BP的典型特徵有三:一是地位平等,BP與業務單元之間是一種對等的角色關係,而不是上下級之間的等級關係;二是目標相同,BP應該體現「母子之間」「子子之間」的共同目標,而不是單方目標;三是價值交換,BP與業務單元之間可以雙向選擇,任何一方不滿意可以更換,具備此三點方能稱之為BP,而這也恰恰是傳統管控方式中所缺乏的三點。

對於飽受「母子矛盾」與「子子矛盾」困擾的本土企業來說,BP這一概念太具有吸引力了,而且恰到好處,如同對症下藥,頓時讓企業經營者眼前一亮,無論是總部還是業務單元都對BP寄予了厚望,隨後即開始大張旗鼓的招兵買馬,開始組建BP團隊,大力推廣BP管理機制,轟轟烈烈的把人力資源管理推進了BP時代,然而結果如何呢?

HRBP為什麼在企業中迷茫?

由於沒有理解「四角色模型」與「三支柱模型」之間的關係,以及三支柱之間的必然聯繫,導致HRBP在本土企業中出現了三種狀態:一是「夥伴」變「夥計」,雖一字之別卻差之千里,說明HRBP一到業務單元中就被強勢的業務負責人「拿下」,當「夥計」使喚,讓幹什麼幹什麼,認為總部派來解決業務單元人手不足、專業不足等問題,這就讓HRBP非常被動,地位一旦降低,對等的話語權就會消失,工作安排由業務單元決定,此時HRBP很難協調總部與業務單元之間的關係。二是「夥伴」變「監理」,HRBP說到底還是總部的人,如果真成了業務單元的「夥計」,也就不再是BP,為了避免被業務單元「拿下」,難免會產生「拿下」業務單元的想法,此時BP會強行在業務單元中推行總部的管控政策,就變成了「監理」的身份。在漢語中「監」是監視、督察的意思,「理」通「吏」,特指執行者,「監理」就是總部派到業務單元監督與執行管控政策的HR,這種身份如何能融於業務單元?自然也不會被業務單元視為「夥伴」。三是「夥伴」變「替補」,即不願做業務單元的「夥計」,也沒能做成總部的「監理」,就有可能變成一名「替補」。通常BP被認為是人才資源管理領域中的通才,招聘、績效、薪酬、培訓樣樣皆通,通才就容易獲得「替補」的待遇,無論是總部還是業務單元,只要人力資源管理職能缺位時,BP就有了「用武之地」,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大事小情都能發現BP的身影,最後HRBP反而不知道自己到底屬於「哪部分」?

從以上三種情況不難看出本土企業對HRBP的功能定位尚不清晰,BP的三個特點並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主要還是受到傳統管控思維影響,也就說企業並不清楚BP如何才能協調總部與業務單元之間價值關係。HRBP的「玄機」到底在哪裡?其實HRBP要為業務單元解決個性化的人力資源管理問題,這纔是成為「夥伴」的關鍵所在。規模型企業出現的「母子矛盾」與「子子矛盾」根源皆在沒有充分考慮業務單元的獨特性,傳統管控方式根本無法做到一個業務單元採取一種管控策略,最多是對業務單元進行分類管理,這也造成了事實上的不公平,一旦市場頻繁變化時,分類管理就顯得有些僵化,業務單元迫切需要符合自身特點的個性化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HRBP綜合素質較高,恰恰能夠勝任這個角色,但前提必須是企業建立「四角色模型」與「三支柱模型」,而不是僅僅依靠BP團隊就能解決的問題。

HRBP為何會淪落為雞肋?

一旦BP沒有解決企業中根本問題,最終就是這個結局,這三部曲幾乎成了西方管理工具本土化改造的一般規律,根本原因在於我們從來沒有完整的「拿來」過,徒有其「形」,而無其「實」。傳統企業生生把「三支柱」改造成「一支柱」,殊不知BP與SSC、COE根本無法分割,所以才被稱之為「模型」,任何一個角色發揮作用,必須有另外兩個作為支撐,否則「獨木難支」。在沒有建立SSC、COE系統的情況下單練BP,如何能體現出「夥伴」關係?

「三支柱模型」是從人力資源管理流程與核心業務流程之間關係進行定位,在總部與業務單元之間建立起一種橫向的價值關係,從而打破了傳統的垂直型管理(管控)模式,SSC、BP、COE在這種橫向管理線條上扮演不同角色,而且缺一不可,如圖所示。SSC是為所有業務單元提供常規性、基礎性人力資源服務,大量的事務性、功能性工作都可以由SSC承載,現實中此類工作很多均可外包;COE是進行系統性、集成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設計,能夠為不同的業務單元制定出特色化的人力資源解決方案,完全可以做到一個業務單元一套方案;BP則是為業務單元提供靈活性、個性化的人力資源服務,在業務單元中即能貫徹與執行COE設計的解決方案,又能指導業務單元進行SSC方面的具體工作,三者之間角色清晰,並且相互貫通,形成一種良性循環,保障人力資源管理流程流暢運行。BP在總部與業務單元之間扮演著承上啟下的關鍵角色,在業務單元與業務單元之間扮演著協調與整合的關鍵角色,有效的緩解了企業的「母子矛盾」與「子子矛盾」,屬於一種創新型的「管控」方式。如今在本土企業中即缺SSC,又少COE,反而把BP推到最前面,如何能解決企業現實問題?自然免不了「背黑鍋」、做「擋箭牌」,如果徹底放棄,發現還有些作用,如果繼續堅持,發現效果不明顯,最終只有淪落為「雞肋」。

「四角色模型」與「三支柱模型」關係

只有完善SSC與COE,BP才能發揮真正作用,成為解決「母子矛盾」與「子子矛盾」的重要棋子,此時BP才能定位清晰,既能滿足業務單元個性化、差異化的人力資源管理需求,而又能保證與公司整體戰略方向一致,「夥伴」關係才能真正確立。從這個角度再看「四角色模型」:戰略夥伴、行政專家、員工後盾與變革推動者,也會變得更加清晰。「四角色模型」與「三支柱模型」是從不同的角度定位人力資源管理功能,相互作用、互為補充才會被尤里奇同時提出。很多人把四角色當成BP的四種角色,這顯然是對「四角色模型」的嚴重誤解,BP根本承擔不起如此重任。事實上「四角色模型」與「三支柱模型」在企業中構成了一個矩陣,一個代表縱向功能定位、一個代表橫向功能定位,因此與之相對應的企業運行系統應該採取矩陣型組織結構形式,而本土企業多數是直線職能型或事業部型組織結構,缺少橫向管理線條,無法建立人力資源管理流程與核心業務流程之間的對等關係,導致理論與實踐脫節。再好的管理工具,如果沒有適合的環境,也會折戟沉沙。在我看來,「四角色模型」與「三支柱模型」是人力資源管理在企業轉型過程中的功能定位,不僅改變傳統的人力資源管理模式,而且實現了升級換代,這將是傳統人力資源管理功能未來轉變的方向。

——本文觀點建立在組織形態管理理論基礎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