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盛齋目前已暫時閉店

前門大街部分老字號或將撤離

運營方表示 本次調整希望商戶設置專賣店 探索與運營公司聯營模式

數度改造、品牌撤離、反覆招商,這幾乎成爲近年來前門大街商業街區的一種運營模式。近日包括內聯升、月盛齋、盛錫福在內的部分老字號收到物業方發出的清退通知,受到波及的還有另外11家商戶。

事件

14家商戶接到清退通知

這次清退涉及14家品牌商戶即將租約期滿,將不再續約的通知在前門商圈內部引發震動,清退名單中包括月盛齋、盛錫福、內聯升、益德成鼻菸、蘇州稻香村等6家老字號商鋪,還包括譚木匠等8家旅遊商品店。許多商戶都已經在此經營了10年以上。

昨天,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前門大街北口入口處看到,月盛齋已經閉店,向南步行100米的前門大街51號原本是"百年老店"內聯升的商鋪,如今牌匾已經被摘除。

此外,蘇州稻香村門店撤離前門大街,另一家位於前門大街32號的益德成鼻菸店工作人員表示,前門大街上有兩家店,北側門店正在進行改造升級。盛錫福帽子店仍然正常營業,特價10元的區域吸引了顧客駐足。

北青報記者從知情人士處獲悉,前門大街產權運營方是天街集團,日常管理的運營公司是天街集團的子公司--北京東方盈石文化資產經營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盈石")。

天街方面表示,這次調整的14家商戶均爲2017年底合同到期的商戶,其中包括老字號商鋪6家、其他旅遊商品店8家。本次調整希望商戶設置品牌旗艦店、形象店或專賣店,店鋪裝修要符合前門大街的整體風貌,探索與運營公司聯營的模式。按照這些要求,天街集團下屬運營公司東方盈石文化資產經營公司與合同到期的每一家商戶進行了洽談。老字號商鋪大北照相館、月盛齋、盛錫福已達成合作意向,繼續原址經營;內聯升正在洽談中;益德成、蘇州稻香村等商戶因其品質或經營方式與調整方向不符,不再合作。

說法

老字號抱怨通知時間太急 經濟損失大

昨天,老字號內聯升相關負責人向北青報記者介紹,今年2月26日內聯升忽然收到物業方東方盈石要求撤離大街的通知,"我們立即主動跟對方進行溝通,併發出律師函申請延緩3-6個月撤店,以避免由此造成的損失。在3月份接洽過程中,內聯升也提交了店鋪升級改造方案,但是對方3月23日再次下達通知,給出的撤離時間就是五天之內。"

對於此次撤離給內聯升帶來的影響,該負責人表示,"從2月26日首次接到通知,到3月28日交房,這個撤店過程中銷售額同比減少8萬元,這是最直接的經濟損失。此外有10名銷售人員需要重新安置或遣散補償,預計費用20萬到30萬元。由於通知突然,前門大街門店內的貨物很難找到臨時的倉儲空間,目前都堆放在位於大柵欄總店三層的非遺博物館裏,影響了正常的對外參觀,或許我們還要尋找單獨的倉儲空間存放貨品,這方面的費用還無法計算。另外產品庫存和提前購買的原材料成本都需要其他渠道進行消化。現在又被要求在如此短的時間裏撤離,更是在運營上雪上加霜。"

前門大街運營方目前並未考慮新定位

在撤店關店的同時,北青報記者注意到,包括內聯升在內的許多撤離後的店鋪都被張貼了統一的海報,上面寫有"前門文化體驗街區"。一些商鋪門前標上了"河南非遺館"、"扎西德勒藏文化"、"安徽非遺館"、"宜興非遺館"。

目前,一些非遺館已經開業,例如位於前門大街48號的"前門·華韻"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中心裏,放置着大量工藝品,一層進門處擺放的商品一條絲巾上千元、一個靠墊118元、一個手機殼79元的價格也並不便宜。二層設立的皮影戲表演區、造紙體驗區,但店裏顧客稀少,昨天下午4點左右,整個二層只有兩組顧客體驗瓷盤彩繪。

針對上述現象,前門大街運營方有關負責人表示,前門商業街上有一些非遺項目經營,並非代表就要有新定位,前門大街文化體驗消費街區的定位沒有改變,任何經營模式都要經過市場的考驗。此外,此次商戶調整後,東城也將整合資源,給符合條件的老字號以資金支持,以期解決其經營壓力。

" 傳統商業街有大量不可再生的歷史文化資源,老字號和傳統商業街是一體的。"中國老字號專家委員會副主任高以道說,一些老字號在前門大街經營十多年期間,也爲前門樹立了品牌形象,前門大街應該把歷史文化和商業經營和諧融合在一起,同時,老字號也應該主動轉型創新,成爲古老而年輕、經典而時尚、傳統而現代的品牌。"前門大街目前仍以遊客爲主,應該打造爲北京人不得不來,全國乃至世界旅行者到北京不得不來的街區。"

本組文並攝影/本報記者 李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