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位老友在每週更新公號一年多以後,突然產生想要放棄寫文章的習慣,原因是平時在企業上班已經夠忙的了,週末本想著放鬆一下,「一到週日中午就被推送公號的壓力籠罩,疊加著週一上班的焦慮」,痛苦之下產生停更的想法。

朋友曾是一位媒體人,一名內容老司機,後來去企業發展。雖然離開了媒體行業,但只要繼續寫文章,就仍是一名媒體人,保留了和讀者及媒介交流的火種,如果停止寫作,那就感覺真的丟了媒體人的身份。

經過我一番「威嚇」和力勸,朋友同意繼續保持寫文章的習慣,只是打算在輸出節奏和發表平臺上有所調整。

這次和朋友的交流,也促使我思考寫作的意義,以及在忙碌的職場節奏中保持寫作和輸出的方法。

我的思考結果如下:

1 寫作將成為大眾剛需技能

我對老友說,如果直接放棄已經養成的每週寫東西的習慣,是一種很大的損失。如果只是一時遇到一些困難,可以嘗試尋找解決眼前困難的防範,但不宜因噎廢食。

我最近因為搬到南五環居住,也遇到一些自由時間大幅減少的問題,好些天沒顧上寫文章,但我沒打算放棄有空就寫寫東西的習慣。寫東西不是為了眼前得多少實利,是為了不斷訓練思維,擴充知識體系,寫下的東西終將成為你人生見識的一部分。

歷史發展的一個規律是,很多精英技能,會演化成大眾技能;很多精英獨享資源,會變為大眾普享資源。

30年前,基本上只有專業攝影師纔有好的照相機可以用,攝影是門檻很高的技能,但放在今天,這都已經泛化成大眾技能。沒有人覺得你能拍幾張照片就了不起。

再往前,會用電腦打字也是精英高級技能,但現在呢?教育不普及的時候,會寫對聯就是村裡的秀才,但現在呢?

我預判,伴隨著發表平臺和發聲渠道的普及,寫作正快速成為大眾技能,成為有志青年標配,更別說雄心勃勃的斜槓青年了。

這種處於擴張期的剛需技能,越早去鑽研和適應,越能夠分享其上升紅利。

2 學會用碎片化時間寫作

工作很忙,週末想休息,一想到要寫文章、要推送公號,就充滿焦慮和壓力。這個反應很正常。

但並非只有放棄才能緩解這種壓力。推薦若干方法和思路:

A.可以考慮換個寫作平臺。公眾號這個東西,如果沒有比較充裕的時間,沒有助理幫忙打理,經營起來,壓力是蠻大的,因為公號有太強的社交屬性和流量壓力,對寫作的精良度、吸睛度要求很高

換一個不太強調流量的平臺,以保持寫作習慣為主,不去想太多的漲粉與點擊量,你的壓力會降低很多。

B.學會利用碎片化時間寫作,利用通勤時間、工作間隙、差旅零碎時間來寫作。如果規劃好了,一天寫兩段,一星期下來,其實就是1000多字了,每週一篇千字文,能堅持寫的話,一年下來也會有不小的積累。

C.在文體方面採用更加邏輯清晰、寫起來容易的文體。比如說,清單體,問答體,知乎體。

採用這種邏輯簡單清晰的文體,可以省掉為文章架構去不斷燒腦的環節。

3 學會系統性寫作

秋葉大叔提到,寫作除了可以賺稿費,賺流量,還可以助力打造個人品牌。

他推薦一種「框架式寫作」,即你寫作的內容,是你所關心的一種大的知識框架中的一個點,一個點一個點的寫出來,就能夠寫成一個體系,一旦你就某個體繫有了足夠多的積累和輸出,那你就是這個領域的行家,這個知識體系成了你的能力體系的一部分。

依靠這個體系,你可以給人講課,可以出版著作,可以為人提供諮詢服務,可以成為該領域的意見領袖,這樣就等於幫你打造了一個細分領域的個人品牌。

--- 本文終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