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網上傳出上海市楊浦區初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中,綜合運用版塊出現了幾乎整整一頁“餓了麼”相關題目。4月11日,當地教育局和餓了麼都做出了迴應!

  網傳上海一考卷植入餓了麼題目

  4月9日,網上傳出上海市楊浦區初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中,綜合運用版塊出現了幾乎整整一頁“餓了麼”相關題目。

  試卷爲學生提供了三份材料,主題分別是:

  “餓了麼”致力於打造本地生活平臺;騎手頻頻仗義救人,充滿騎士精神;“餓了麼”爲失聰或聽障騎手提供通訊便利。

  試卷的問題是:

  分析上述材料,最符合“餓了麼”企業精神的是哪一項”“餓了麼”logo設計者的意圖。例如:字母e象徵着“餓了麼”對完美的追求,“餓了麼”用科技促進就業公平,表現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請根據提供材料加以說明。

  據報道,該考卷中一道綜合分析題的材料,整篇植入了“餓了麼”的廣告。這道綜合分析題以調研“餓了麼”爲背景,從多個角度描述了“餓了麼”的快速送餐、對食品安全的重視,以及可配送冷、熱餐食等“賣點”,此外還着重描述了外賣小哥助人爲樂的正面事例。

  題目則更爲誇張,要求考生分析材料,選取最符合“餓了麼”企業精神的答案,選項則包括:極致、激情、創新、踏實、誠信、執着、至誠品質、至美服務等“溢美之詞”。

  教育局和餓了麼作出迴應

  據澎湃新聞報道,餓了麼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自己也是剛剛得知“餓了麼騎手英勇救人”、“創新冷熱餐箱”等案例進入上海的中學試題,“這真是意料之外的驚喜!”餓了麼方面強調,“但是我們和教育部門出題人沒有任何形式的接觸。”

  隨後,上海市楊浦區教育局發佈《關於楊浦區初三第二學期質量調研語文試卷綜合運用板塊命題的情況通報》,正文如下:

  1.該試題出現在今年4月9日的楊浦區初三第二學期質量調研語文試卷的綜合運用板塊裏,該考試是初三學習過程中的一次常規考試,重在對近階段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調研。

  2.綜合運用模塊重在考查學生在創設的情境中學習和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命題團隊選取了學生熟悉的生活素材,設計了以某學生調研“餓了麼”平臺在生活中被大量使用的原因的情境,讓學生有話可說,同時希望通過該題,一定程度引導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關心社會弱勢羣體。

  3.該試題所引用相關材料均來自於報紙與網絡,其中材料1來源於百度百科,材料2來源於雲南網2018年4月25日《爲“有溫度的城市”添磚加瓦》的相關報道,材料3來源於《語文報》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公平”專題。

  4.此次命題按照楊浦區學業質量監測流程,命題團隊由教研員、基層教師和命題專家組成,共同完成命題與審覈。經覈查,未發現本次命題團隊成員和“餓了麼”訂餐平臺有商業往來,或參與與之有關的商業活動、收受相關廣告費用的情況。

  5.對該試題素材選擇引發的部分家長及社會公衆的質疑和不適,我們深表歉意。這說明我們在命題時考慮還不夠周全、嚴謹,我們將認真聽取各方的意見建議,比如在設置社會場景式命題時,一般不涉及具體企業、機構組織,更加重視公衆感知等,同時對相關命題人員進行批評教育,舉一反三,進一步加強命題研究、評估、管理工作,提高命題工作質量。感謝家長及社會的關注。

  以下爲通報原文

  教育部此前對商業廣告進校園作出通報批評

  此前,教育部曾就幾起商業廣告進校園活動進行批評通報。

  通報稱,堅決杜絕各類商業廣告、商業活動進入校園,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對所有進入中小學校、幼兒園或組織中小學生、在園幼兒參加的活動,向學校、學生髮放的試卷、獎狀、校服、教科書、教輔材料、文具教具等,以及進入校園的APP進行嚴格排查。

  來源丨綜閤中國青年報、東方網、教育部官網、澎湃新聞

  編輯丨張夏

  爲你推薦

  如果喜歡小文的文章

  記得點個“在看”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