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学长对大家在备考过程中的一些疑问给予相应的解答,在这也感谢这位学长的分享,很实用,再次感谢!!!下面就看详细内容吧!

学长背景情况:本科211会计专业 地区北京旱区

学长考研成绩:初试241分管综155分英语86分;复试 84.72分

1、关于学硕&专硕:

我知道现在肯定还是有很多同学在纠结,自己到底是要报学硕还是专硕,我反正当年有点纠结,舍友也很纠结,甚至老师都帮我们纠结!

我以自己了解到的情况简单说以下这两者的区别:

政策方面

①学硕一般3年;专硕普遍2年 少一年

②学硕学费便宜,而且奖学金和补助覆盖率更高;专硕的学费相较而言都比较贵(贵也是有原因的,好像都是邀请校外导师这些的话学校要支付比较高的费用)

③学硕的话研一的时候学校好像会问你有没有直接转博的意愿;专硕不能直博,想读博的话只能自己重新考

④学硕重点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因此对研究生毕业论文非常看重;专硕的话重点培养的是实践能力,论文呀、学术呀要求不会很高,少码字,少掉发。

2、社会认可度方面

在应聘工作的时候,简历上一般直接写明学历和学位就好,MPAcc双证齐全,因此从这一点上来看,学硕和专硕并无区别。

另外,我前段时间关注了公务员报考的要求,一些岗位要求也仅仅是注明「研究生学历」,所以学硕专硕也是都可以报考!

3、经验分享(愉快)请根据和个人情况理性阅读

Part 1 初试

1.管理类联考:逻辑+数学+写作(论证有效性分析+论说文)

①数学:

数学一定不要怕它(认真脸。数学的话其实就是初等数学,跟大学学的高数、线代、概率论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你随便挑一份往年真题看一下就会觉得里面的题目都很亲切,好多题根本不用学都会做。

前面交代过我自己的情况吗,我是从去年4月份开始的嘛,当时觉得时间很宽裕,所以基本上从4月到7月份放暑假之前就只过了一遍陈剑老师的《数学高分指南》,(过了一遍指的是看完了老师基础课的视频,并做了基础部分的题目),这一遍下来也就过完了大纲里要求的全部的知识点。是的,全部。陈剑老师不愧是清华大学博士,从一本书中就能看出来,还有一些做题技巧,掌握了就是秒杀!

②逻辑:

总体来说,逻辑分两块儿,形式逻辑和论证逻辑,前者主要是套路,后者则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要求高一些。建议:基础知识要理解,对于一些逻辑专业知识,比如推理和论证怎么区分,还有什么外延内涵之类的,了解一下就可以了不用去纠结,因为逻辑不考这类专业知识。

我一直强调的就是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很重要。基础阶段之后,对各章节的内容和考察点应该就比较清楚了,在强化和冲刺阶段就针对薄弱环节查漏补缺,错题要反复看反复理解,可以准备错题集,不过逻辑的题目很多都太长了,只能剪书粘贴,个人认为还不如直接在书上做标记,这样看的时候可以看看前后的例题,比较方便理解出题者的思路和自己思考的思路。解题方法参考书上都有总结,做过几题应该就可以理解了。

③写作:

一定要多写多写,历年真题挨个往完写,多多益善。可以的话跟一两个小伙伴组队互相批改一下作文,毕竟旁观者清,互相纠错共同进步嘛。字迹一定要工整,想必经历过高考的大家一定都懂字迹工整的重要性吧。不是唬大家,字迹工整在管理类联考上帮你多拿10分也是很轻松的!

自己练。论证有效性分析特别简单,漏洞错误就那么几种,掌握好了后组织好自己的语言模式,多写几篇就完全可以在考试中拿到比较好的成绩了。论说文的模式、结构这些也是有一定套路的,但还是得在自己写作过程中把这些融会贯通。到考前一个月也要刻意积累素材,认真整理素材,不在多,要熟练。

这些工作务必要自己亲自完成,这样印象才会比较深,在考场上相对紧张的环境下才不会出现大脑断篇的现象。

对于英语:

实话讲,历年英语一加英语二的真题完全够用了。完型:虽说大家都错的蛮惨的,但是还是要认真做,至少真题里的完型都要做完。做一篇也不需要耗很长的时间,多做做还是能发现一定的套路提高正确率哒~

阅读:每一道题都要回归原文,英语二的阅读不要脱离原文找答案,所以做题时每读完一段就下来看问题,看看问题跟这段文章是否对应,切忌读完通篇再做题,这样不仅速度慢而且还特别容易做错。平时练习的时候尽量将排除其它选项的原因标注在旁边,自己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

翻译:做真题的阅读时,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尝试独立翻译某些段落(别光用脑子过,要尽量手动写在纸上)。英语二真题的翻译肯定要全部写一遍。不过跟英语一的翻译比起来,英语二真的是不能再简单了,所以基本不用怕。

最后冲刺阶段:①真题+②模拟

Part2 复试

复试内容:

笔试: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成本管理会计

面试:两道专业课问题,一道综合题,一道英语题

我真正开始复习复试科目是在初试成绩公布后一星期才开始的。但是学弟学妹们千万不要再步我的后尘啦!因为我本科就是会计专业的,自认为专业课学习也比较认真,可能是有点儿掉以轻心吧,再加上初试成绩不出来我自己心里没底儿也静不下心看书,所以索性等心情完全平复好后才开始,总共复习时间也就不到一个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