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舉行的上海電影工作座談會上,《明月幾時有》《我不是藥神》等12部上海出品影片被授予“2018年上海電影佳作”稱號。12部作品的背後,是上海電影在2008年交出的一份亮眼成績單:這一年,上海共生產電影完成片86部,35部上海出品影片進入院線上映,累計票房約104億元,比上年增長了110%;上海出品影片票房佔全國國產片票房的27.4%,4部上海出品影片進入全年國產片票房前十位。

  2018年,上海電影以振興上海電影產業、構建現代電影工業體系、推進全球影視創制中心建設爲目標,着力完善上海電影產業政策環境,打造規範有序、繁榮發展的覆蓋全產業鏈的上海電影品牌,推動上海電影從“高原”向“高峯”邁進,努力打造上海電影產業新高地。

  票房、口碑雙豐收,“上海出品”更亮眼

  2018年,上海電影堅持以人民爲中心的創作導向,堅持爲人民服務、爲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和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推出了一批優秀作品。獲得“2018年上海電影佳作”稱號的作品包括《明月幾時有》 《我不是藥神》《春天的馬拉松》 《江湖兒女》 《一出好戲》 《暴裂無聲》《動物世界》 《後來的我們》 《南極之戀》 《縫紉機樂隊》 《淡藍琥珀》 《反貪風暴3》 。其中,現實主義題材創作可圈可點,浙江取材、上海主創的《春天的馬拉松》積極響應了“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精神,被中宣部列爲國家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重點影片,上映後獲得觀衆好評。

  在進入院線的35部上海出品影片中,共有12部影片票房過億,《我不是藥神》票房逾30億。票房的突出成績,來自於這些影片的過硬質量。2018年,多達10餘部影片在國內、國際重要電影節上入圍或獲獎,也是上海電影近年獲獎最多的一年。其中,電影《明月幾時有》獲得了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我不是藥神》獲第14屆中國長春電影節最佳華語故事片等4個獎項、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最佳劇本獎、主演徐崢憑藉出色表演獲得第55屆中國臺灣金馬獎最佳男主角;《撞死了一隻羊》獲2018年威尼斯電影節“地平線”競賽單元最佳劇本獎;《雪暴》獲第23屆釜山國際電影節新浪潮獎;《第一次的離別》獲得第31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亞洲未來單元最佳影片;《江湖兒女》入圍2018年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等,進一步提升了中國電影在世界範圍的美譽度和影響力。

  伴隨着影片獲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上海出品”正成爲愈擦愈亮的一塊品牌,上海電影創作高地效應凸顯。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任仲倫表示:“上影集團是上海電影、中國電影的主力軍,深入貫徹全國工作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紮根本土、深植時代,推出更多彰顯中國精神,體現上海水準的精品力作,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未來三年,上影集團將努力發揮國有企業擔當,結合重大歷史節點,積極推動一批重點影片的創作生產,講好中國故事。”其中,新中國成立70週年獻禮片《攀登者》等一批影片令業界期待。

  築巢引鳳,吸引更多優質影視企業和電影人

  成績的背後,離不開近年來上海積極“築巢引鳳”,吸引越來越多的優秀電影人和優質影視企業入駐,電影《明月幾時有》的出品方上海博納就是其中之一。

  博納影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於冬把上海視爲電影的“福地”,“《明月幾時有》先後獲得了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設立的《扶持電影發展專項資金》和靜安區文化局設立的《靜安區影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大力支持,使得電影《明月幾時有》能夠紮根上海這片福地,並在福地中孕育成長”。目前,由上海博納立項出品的影片數量佔全部博納影業集團第一齣品影片數量的一半以上。於冬表示:“落戶近三年以來,博納影業集團積極響應上海市政府關於振興上海影視產業,構建現代電影工業體系,推進全球影視創制中心建設的號召,同時在上海市政府出臺的相關扶持影視產業的政策的促進下,以最快的速度,將集團出品併發行的項目向上海傾斜。”

  就在不久前,影片《地久天長》同時斬獲第69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男、女演員銀熊獎,這在華語片歷史上也是首次。《地久天長》是導演王小帥在上海成立“冬春”電影公司後,歷時三年創作的電影,打上了上海出品的烙印。座談會上,王小帥直言:“影片的立項、製作過程得到了上海市的相關支持,我表示非常感謝。對我而言,攝影機要對準尋常百姓,他們是這個社會的肌理,而我以及我的家庭也是這尋常百姓的一份子,也是組成這個社會的肌理,關心他們等同於關心自己。影片不爲別的,只爲記錄下我們走過和正在走的時代。”

  《我不是藥神》去年成爲現象級影片,青年導演文牧野也在座談會現場分享自己的創作心得,“《我不是藥神》是一部以故事和表演爲核心的現實題材電影。從完成度來說,它所呈現出的娛樂性沒有讓觀衆失望,而社會性和靈魂性則是令觀衆驚訝的結果。”《我不是藥神》是文牧野的第一部導演作品,也是壞猴子(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2016年發起的扶持青年導演計劃中的產物之一。。壞猴子(上海)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藝術總監甯浩表示:“新題材和新類型勢必是由優秀電影人共同努力創造的,人才始終是行業發展的關鍵核心。”不止文牧野,圍繞上海“建設全球影視創制中心”的目標,上海電影產業將打造人才培養“閉環”擺在突出的位置。

  構建現代電影工業體系,推進全球影視創制中心建設

  構建現代電影工業體系,推進全球影視創制中心建設,需要全產業鏈的升級。此前,爲提升上海影視產業鏈發展能級,上海打造了“1+3+X”發展格局,其中“1”是指在松江建設大型高科技影視基地,構建人才培養孵化類、影視製作投資類、影視取景拍攝類三類特色影視攝製服務功能區,整合若干影視產業資源。

  在與會者看來,從打造工業體系閉環來說,上海要完善產業佈局,彌補產業短板,重點推動在松江區建設高科技影都,將高科技影都建設成爲後期製作能力、高科技製作能力突出的一流影視基地,帶動全球優質影視企業集聚上海。座談會上,松江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松江區文化和旅遊局黨委書記徐界生表示,目前松江科技影都各項工作進展順利,接下來將通過打好“頂層設計”、“教育培訓”、“聯動共建”等三張牌,推進松江科技影都建設再上新臺階。

  建立良好的影視拍攝服務體系,是優化影視產業發展環境的重要保障。2016年在上海成立的全國首家影視攝製服務機構——上海影視攝製服務機制的建立健全,對於有效改善上海影視攝製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的高質量服務,也被許多劇組稱譽爲“超級保姆”和“總製片人”。越來越多的上海地標出現在影視作品中,已成爲展示上海城市形象和良好服務環境的嶄新平臺,爲助推上海打造全球影視創制中心起到了積極作用。上海市影視攝製服務機構負責人於誌慶表示:“做好上海影視服務的‘店小二’,上海影視攝製服務機構將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工作思路,開拓上海影視攝製服務工作新局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