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所述,我就遇到了這種情況。婆婆暈車,家裡也有一攤活,常年在家的老人不習慣到城市裡來帶孩子。

剛來的時候,老人覺得人生地不熟,常常上火,一段時間後,老人還是不適應城市生活,因為老家離工作的城市不遠,我們還是同意讓老人把孩子帶回家。

回去後,老人的生活平衡起來,既能照顧孩子,也能料理老家的農活。鬱鬱寡歡的老人心情立馬好轉起來。很多人害怕老人帶不好孩子,但是我相信婆婆能帶好,她乾淨利索,做事麻利。

另外,姥姥也能天天見到孩子,能和婆婆換著帶孩子,這樣家裡的一切正常,生活很有條理,老人既幫我們帶了孩子,也有了自己平靜的生活。都非常高興。

我是每週都回家去看孩子和老人,雖然自己辛苦一些,但是看到老人高興,孩子養得也好,心裡也變得很平靜。

能有老人替我們照顧孩子,我心裡非常感激。她們不僅照顧好了寶貝,也教會了寶貝生活自理的能力,和二歲多的孩子比起來,寶貝自己會穿脫衣服、會自己洗頭髮、會刷牙、會穿鞋,等等。


我家公婆算是比較容易溝通的吧。在我生下桐寶後,他們知道帶奶娃娃自己有點力不從心,所以就很明確的說自己不會帶,讓我自己帶。但是他們也說了,等孩子滿了3周歲,準備上幼兒園後,他們就帶回老家,讓我去上班。

我和老公的態度呢,就是不同意。其實等到孩子上了幼兒園,根本就不怎麼需要人花整天的時間來陪著了,只要早晚接送一下孩子就可以了。所以,我們就跟他們說了,孩子上幼兒園還是要待在我們身邊。如果他們生活不習慣,不願意來幫忙接送的話。我會選擇找一份時間上比較寬鬆,能夠讓我接送的孩子的工作,即使工資方面會相對少一些。或者自己在家創業。

以上僅為個人觀點。你還是根據自身情況看看怎麼跟公婆溝通吧。

我是桐桐媽,很高興跟大家交流討論育兒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的頭條號——心若安然。


我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和自己一樣,成為留守兒童!

我和老公都是農村出來的,大學畢業以後就在成都買房定居。現在有了孩子,婆婆媽來幫忙的時候總是說住在這裡不太習慣,晚上睡覺也覺得外面車子太吵。她和我說過很多次,把娃娃帶回去老家,我總是不送商量的拒絕。因為我就是留守兒童長大的,我不想自己的孩子在體驗那種孤單和親情缺失的感覺。其實,請婆婆媽來幫忙無非兩個原因:第一,經濟壓力大,沒辦法請保姆;第二,覺得保姆帶不放心。其實條件允許的家庭,孩子媽媽是可以全職照看孩子的,無論怎麼看,都覺得是經濟壓力造就的情況。大家都知道,剛生了孩子那一兩年是普通家庭最難的兩年。孩子的日常支出、帶孩子的問題、婆媳關係等等,但熬過去就好了。

如果孩子跟老年人回老家,就會有很多問題,比如:孩子以後和你不親近;母愛缺失(雖然家裡老人也給孩子很多愛,但那不是母愛);習慣養成的問題(隔代親,大家懂得);孩子眼界……總之這些問題是以後很難彌補的。如果家裡老人確實無法適應,那麼,我們就辛苦一些,自己帶。如果經濟壓力大,就用節約一些。等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媽媽可以出去上班了,那麼日子肯定會越來越好的。加油。


謝謝邀請!不是瞧不起農村,我就是在農村長大的,但是不能因為我是農村人就不實事求是。給我記憶印象最深的是我二姐夫的媽媽,這個老太太已經過世了。她帶孩子時經常教孩子罵人取樂,當然她沒有惡意很淳樸在大多數農村人的觀念中,孩子不是教育出來的是天生的。

農村的教育環境不是很好,但是凡是都有例外,如果老人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可以讓老人帶一段時間試試看,如果不行再把孩子接回來。


我也遇到過這樣的問題,那時孩子才剛出生,婆婆就經常在我面前說,把孩子帶回老家她自己帶,讓我和孩子爸在外面好好工作,可以節省節支。我當時的反應是蠻強硬的,我說這孩子我不可以讓帶回老家的,除非我自己回去。如果真沒有人帶,我辭職自己帶,讓他爸努力工作多掙點錢!我婆婆也沒再多說什麼。

我婆婆不是不想帶孩子,也不是不習慣城市生活,主要是城裡開支大,壓力大。雖然她是好心,但我不能接受把孩子帶走的。所以,當時有這樣的想法時,我會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立場,如果實在不行,就辭職自己帶。現在她已經不會有這樣的想法了,因為孩子跟著我們,我的確可以教他很多東西。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一天天會說很多話,學會關心父母及奶奶,婆婆每天也是樂呵呵的,倒不再有任何想帶孩子離開的念頭了。

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可以敞開心扉好好地和老人談談。如果老人願意留下來,那自己也要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及照顧 孩子的時間,適當地給老人放放假,休息一下,沒事時可以帶老人去樓下和其它老人認識,不至於太孤單。

我們不僅要考慮自己感受,更要體諒老人感受,這樣才能和平相處。


我家的情況是:我媽跟我一起帶娃,老公在外地上班,週末回家,婆婆公公幫不上忙,我爸因為不習慣大都市的生活獨自留在老家。

我媽媽算適應能力強的,從南方移居北方,氣候、飲食很快就適應了,但她本身是個閑不住的人,生活圈子變窄,整天在家跟我帶孩子,多少還是有些不習慣。

她是玻璃心,我們因為孩子的事鬧矛盾的時候,她常說「那我回去好了」或者「乾脆我把寶寶帶回去」之類的話,我都當她說的氣話,聽過就算了,不接話,不了了之。

大家都心知肚明,把孩子帶回老家去養我是絕對不可能同意的,所以她說出來只是過過嘴癮發泄一下罷了。你不搭理她,多幾次之後,她自然也不會再提了。

老人在大都市帶孩子不習慣,這是很正常的事。捨棄家鄉熟悉舒適的生活去到一個陌生的環境,別說老人,就算年輕的我們也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而且也未必習慣,這本身就是很大的挑戰。再加上帶孩子這個責任重大的活兒,還有可能常常被孩子爸媽數落,老人很容易玻璃心。

所以我們要做的是:

  1. 多關心老人。噓寒問暖是必須的,事情考慮得要周到,時不時地帶他們出去散散心。
  2. 跟老人一起帶孩子的時候,明確分工。比如老人負責買菜做飯,你負責看孩子。
  3. 坦誠溝通。跟老人溝通這件事比較難,但至少要把你的想法表達清楚,讓老人知道。

跟老人相處這件事上,我也還做得不夠好,跟大家共勉。


懷老大時吐得一塌糊塗,整整吐了四個月,婆婆從老家來照顧,五個月穩定了她回家了。我一邊開店一邊坐做事,還要燒飯。快生了婆婆來了,月子期間要各種當家做主,店裡的生意也要插手,我不讓她,對我各種挑剔,還說這個孩子帶不大,大吵了一架,當時就要撂挑子回家。一邊哭一邊和老公控訴我,老公當時就說了有些事聽你的有些事我們得自己決定,如果她月子坐一半你回家我不攔你,在她最需要你照顧的時候你生氣回家,以後你老了就不要怪她不照顧你。婆婆這才沒回。後來就說明年孩子帶回老家帶,要布就不帶。我們都不同意,自己生的孩子還是自己帶!見了太多的留守兒童,太可憐了!孩子六個月正好過年婆婆就回老家了。我就一邊帶孩子一邊做事,經常到晚上十多點,孩子睡在店裡,自己抱著毛毯就睡著了,以至於六歲前他走哪毛毯帶到哪,挺心酸的。自己帶的好處就是孩子很有安全感,爸爸媽媽就是他最愛的人,而我們參與了孩子成長的每一步,我記錄了孩子小時候的點點滴滴,做成了一本成長檔案,孩子現在看它很有幸福感,知道原來他是這樣一點一點長大的。

現在有了老二,還是自己帶,還是開著店,一邊老大一邊老二,一邊開店一邊顧家,每天忙忙碌碌,為生活奔波。


說到老人在大城市帶孩子不習慣,我這就忍不住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親身經歷。從孩子出生之日起,關於誰來帶孩子這件事情就一直像個黑洞一樣困擾著我。我和我老公都在上海工作和生活,從孩子成長的角度來看,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纔是最好的。可是每次為了請我媽媽還是請我婆婆來上海幫忙帶孩子這件事情,我都會特別糾結。

婆婆家在農村,她年紀相對於我媽媽來說要大很多,以前出過最遠的遠門也就在她們當地的地級市,而且從沒一個人單獨出過遠門。所以孩子兩歲以內,每年都有一段時間,要麼在我老家,要麼在我老公老家。因為孩子實在太小,我又要上班,婆婆和媽媽一個人在上海幫我帶娃又累又孤單,邊上一個熟悉的朋友也沒有,所以每次婆婆和媽媽輪流來上海照顧孩子一個月,中間有銜接不上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到我老家或者我老公的老家。

我和我老公的老家雖然在一個省,但其實路程還挺遠的,開車單程都需要五個小時左右。而且老公家還屬於他們當地的貧困村,交通並不是很方便。記得孩子大概半歲的時候,我曾陪著孩子在他爺爺奶奶家住了一個月。家裡到縣城有一定的距離,一般村裡人都是自己開摩托車到縣裡去採購日用品。住宿的條件也非常有限,房間裏揚塵挺多的,還有雞和狗走來走去。而且農村裡很容易長疹子,我每次去農村必中招。家裡留下來的都是老人,年輕人基本上都出去打工了,村裡的孩子也不算多。

所以我的建議是孩子還處於嬰幼兒期的時候還是盡量避免單獨放在農村給老人帶,因為他們還沒辦法體驗到大自然寧靜的美,0-3歲的孩子盡量要和父母在一起,這個時期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期,也是個體認知發展很快的時期。父母的陪伴和遊戲能更好的開發孩子的智力,發展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孩子3-6歲幼兒期時,可以利用暑假或者寒假的時間,和爺爺奶奶一起體驗不一樣的農村生活,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動手能力,讓孩子更近距離的接近大自然。又可以讓老人有時間回家住上一段時間,讓他們有時間和自己的親戚朋友們聚聚。


我會選擇拒絕。首先我沒有工作我是自己在帶孩子,婆婆偶爾幫手,我老公也覺得孩子還是要自己帶在身邊好。不過我婆婆算是比較開明的婆婆吧,一般對孩子不好的我只要跟她講了她還是會聽我的,我們在教育孩子方面還是比較統一,覺得孩子不能慣。所以相對來說我沒有你這個煩惱。

我孃家大媽。差不多快六十了吧,思想就比較古板,傳統,我哥他們生了二胎,他們在新疆那邊就讓我大媽過去幫忙帶孩子,但是我大爸是村幹部走不了。孩子生了差不多四五個月大爸就叫我大媽回老家來了。但是我哥他們做生意比較忙,大女兒也在上學了,兩口子就走不開,我大媽就帶著孩子從新疆回到四川。

孩子是早產,嫂子妊娠(shēn)高血壓暈倒七個月剖出來的。相對正常出來的孩子看著都小好多。我回孃家玩的時候孩子差不多五個月。我姑娘五個月的時候我還沒怎麼添輔食。我是母乳餵養。一般也就給姑娘喝米湯之類的。

我看我大媽給孩子喫大米粥,其實也還可以。問題是這個粥孩子喫還有點硬。需要熬很久特別爛給孩子喫才容易消化。沒過幾天我看到大媽給孩子喫麵條。覺得麵條加的有點早,而且是家裡做的麵條。都沒有煮爛給孩子喫,我看著都覺得替孩子難受。我跟我大媽講你把大米打爛了給孩子熬粥容易消化。別人不聽。

有一回她煮了麵條我姑娘香嘴想喫。我大媽就叫我拿碗給姑娘挑點。我給我姑娘挑了點我喫了一口味道好大。我姑娘快兩歲了。喫一點點鹽還好吧。幾個月的孩子喫鹽喫醬油,我就跟我大媽說不要給他喫這些調料身體負擔重。我大媽說他沒事。我也不想說了。因為我說的她聽不進去。

後來有一次孩子發高。早上她給孩子貼的貼。到了中午我抱著孩子還是覺得我就給我大媽說如果再燒就去看看吧。鎮上那些醫生都不怎麼樣。你去婦幼抽血看看孩子到底是為什麼發燒?我大媽就不高興了。就說還要幹什麼不嘛還抽血。我說現在孩子都是抽血就可以看到哪裡生病了。她不去。孩子連續燒了幾天。都萎靡不振了。他們才覺得不對才帶孩子去鎮醫生那裡打退燒針。我真的心疼這孩子。我也是當媽的,我又是孩子姑姑。

我說我要是我嫂子。堅決不會讓我我的孩子離開我。大媽這孩子帶的。又不給孩子喝水。尿特別黃。拉大便也喫力。

而且孩子現在有點支氣管炎。因為我大媽又把家裡的茶館開開了。經常把孩子放茶館玩吸太多二手煙。所以能在自己眼皮下就最好在自己眼下。


小時候二年級爸媽出去打工,一直在外婆家長大,成為留守兒童,以前交通不方便,爸媽也不會經常回家,幾年纔回一次,讀書的時候跟爸媽見面的次數都能數得清,所以對爸媽也沒有多少依賴。老公家兩兄弟,他哥在成都,我們在另外一個城市南充,火車兩個小時,侄兒明年5歲,他哥他們自己帶。我的寶寶年底將出生,後年侄兒上小學,需要專門接送照顧,公婆就開始考慮以後兩個孩子怎麼帶,就說把我的孩子帶到成都去,一起帶,一個幼兒園一個小學,我當時就說不可能,我絕對不同意。他們就開始勸我,什麼成都教育條件比南充好啊,對孩子好,我們週末放假了就可以去成都看孩子什麼的,反正就是怎麼好怎麼說。我就反問了一句,那怎麼不把他哥的孩子帶回來呢?以前他侄兒還沒上幼兒園的時候他爸媽就說帶回鄉下帶,他嫂子就堅決不同意,誰願意自己的孩子離開自己呢?跟老公很正式的說,我自己都是留守兒童,不會再讓自己的孩子也跟自己一樣,絕對不會讓孩子離開自己身邊,以後他們願意來帶孩子就帶,不願意我也不強求。所以,堅決不能妥協。最受不了的是現在一胎都沒出生,就說要二胎,反問怎麼不叫他哥生呢?他媽說他哥壓力大,不生了。憑啥就要我生?直接回一句,反正我是不得生,哪個要生自己生!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