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視劇知否知否可謂紅極一時,這部電視劇劇情被大家當做茶餘飯後的議論主題。其實這部電視劇劇名與主題曲,是古代詩人李清照寫的一首詞,而此詞描繪的是雨後江南的景色,可是瞭解李清照的一生就可以得知,此詞其實是她對北宋的思念,對前夫的思念,全詞就如電視劇的主題曲一樣,以悲傷哀怨爲主體。李清照雖然是一介女流,但她卻成爲了古代有名的才女之一。

  在她的詩詞之中,她曾經對重男輕女的思想提出反對的意見,而這些都跟電視劇知否知否劇情互相呼應。朝廷科舉、封賞等等都是男女有別,就連婚姻也是男尊女卑,嫡出與庶出還相差甚遠,她的詩詞好像就在訴說着女人不平等的人生。李清照老師能有這麼高的文學締造跟她的出身有着莫大的關係,李清照出生在喜愛文學的士大夫之家,從小就讓潛移默化學會許多文學知識,而她的父親李格非是朝廷官員,家中有着許多藏書,並且對於李清照學習書籍也沒有阻止。

  李格非知道李清照熱愛文學之後,他還指導李清照熟悉更多的詩詞,在這樣濃厚教學氛圍下,李清照有了比其他女兒更多機會接觸詩詞,並且她還書寫了屬於自己的詩詞。有人曾經說李清照其實就是當代穿越的女性,因爲她的詩詞中許多表達出了當代女強人的氣息。李清照最有名的詩詞就是《如夢令》,此詞的一經流傳,可謂是震撼當時的文學界,也有許多當朝官員讀過此書並且做出了很高的評價。

  李清照也是因爲此詞名聲大噪,成爲當時文學才子都想一睹尊容的女子。十八歲的時候,她在父母的安排下,她跟二十一歲的趙明誠在汴京完婚了,雖然李家與趙家都是當朝有頭有臉的官員,但是李清照的婚禮卻辦得很簡樸。她與趙明誠的婚約雖然是父母安排的,但是他們卻是相敬如賓,因爲他們兩人都有着愛看書的共同愛好。

  趙明誠後來考中進士,而他與李清照的生活還是像以往那樣樸素,趙明誠每月的俸祿除了用於家庭的開支外,其他的銀兩,李清照兩夫婦都用在購買書籍了。後來李清照的府上的書房已經堆滿了各種書籍,書本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字值千金,他們爲了購買書畫,甚至抵押了許多衣物。可是李清照的平靜生活卻因朝廷黨派的爭鬥而被打破,李家率先遭到朝廷奸臣的迫害。

  不久後金國大軍就攻伐宋國,而李清照只能無奈出逃南方,在逃亡中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分開了。他們逃亡之中丟失了許多書籍,而李清照就像是丟失價值連城的寶物一樣傷心,可是禍不單行,不久趙明誠就在建康去世了,留下了孤苦伶仃的李清照。戰亂對於許多人艱苦的生活更是雪上加霜,而李清照也不例外,李清照一邊遭受亡夫之痛,一邊還要繼續難逃。到杭州之後,李清照遇到了張汝舟,後來李清照還嫁給了張汝舟,但是這個張汝舟是一個徹徹底底的渣男,他們結婚不到幾個月,李清照就與他離婚了。晚年的李清照生活十分困苦,最終她是淒涼中渡過餘生。

  (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