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总统陈建仁昨日出席「家暴防治二○周年」活动,强调以家庭为中心,健全社会安全网的重要性,并盼借由跨部会合作,达到社区暴力零容忍的目标,让每个人都享有免于暴力的生活权利。

陈建仁致词时表示,今年是家庭暴力防治法施行二○周年,家庭暴力是全球性的问题,因为它不仅侵犯个人最基本的身体自由和人身安全,更与妇女权利、性别人权、老人人权、妇幼及身心障碍者的人权息息相关。

陈建仁提到,台湾实施家庭暴力防治法二○年来,不仅引入民事保护令制度,而且建构了以被害人为中心的保护服务机制,使家庭暴力幸存者从孤苦无援到得以求助、从心理慰藉到庇护安置、从生活困顿到实质援助、从面对司法的恐惧到获得法律咨询的协助。

陈建仁认为,台湾是亚洲最早实施家庭暴力防治法的国家,也扮演著领头羊的角色,他希望在家庭零暴力的防治上,台湾能够成为亚洲各国学习的对象。

陈建仁指出,家庭暴力涉及性别、文化与社会影响等各种层面的因素,依卫福部二○一六年的推估,台湾十八到七十四岁的妇女当中,每四人就有一人曾经遭受亲密关系伴侣的暴力,以精神暴力居多,其次则是肢体暴力。

另外,随著社会环境改变,暴力家庭的成因也越来越复杂,除了婚姻冲突、家庭关系混乱或疏离外,还有贫穷、失业、酗酒、吸毒、精神疾病等多重风险因子,都让妇女受暴、儿童虐待及老人虐待的通报案件逐年升高。

他认为,我国家庭规模逐年缩小,单亲家庭及隔代家庭明显增加,这些因素都让家庭支持系统减弱,风险因应能力下降。因此,如何透过政府政策及社区力量,重新建构社区邻里间的互助与信任,强化社会网络连结,及早辨识高风险因子,提供多重的支持和服务介入,实为预防及解决家庭暴力问题的当务之急。

陈建仁强调,今年二月推动的「强化社会安全网计划」,就从经济安全、人身安全及心理健康等面向,支持服务与防治措施,结合各部会的力量,期望让家暴的风险降到最低,并达到社区暴力零容忍的目标,让每个人都享有免于暴力的生活权利。

包括行政院政务委员林万亿、卫生福利部次长吕宝静、法务部次长蔡碧仲、立法委员李丽芬、周春米等出席是项活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