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This Futurist Predicts How China Will Use Technology To Change The World)

網易科技訊 3月21日消息,據福布斯雜誌報道,當前《連綫》雜誌聯閤創始人兼總編、未來學傢凱文·凱利(Kevin Kelly)關注將塑造我們未來的科技趨勢時,他認為將來有形産品將變得無形,因為實體産品將被服務所取代。這反過來也會促使人們放棄實體産品,進而支持更多服務業務。正如凱利所言,如果你能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得到某樣東西,你為什麼還要擁有它?

凱文·凱利預測未來:中國將利用科技改變整個世界

在凱利看來,通過連接、整閤傳感器、嵌入軟件/人工智能(AI),這會使物體變得更智能化,而這個過程是未來最具影響力的趨勢之一,他在新書《必然》(The Inevitable)中詳細描述瞭這種不可避免的未來設想。

凱利解釋說:“能夠實現協同效應的技術是未來幾十年最強大的力量。從長遠來看,比方說50年到100年,這與工業革命的影響差不多。AI將影響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包括體育、宗教、食品、服裝、教育、軍事以及商業等。這將對數十億人産生巨大影響。”

中國在世界變化中擔負起重責

凱利認為,中國將在未來扮演重要角色。他經常來中國看看這裏的發展情況,因為正如他所言,14億居民的巨大引力很快就能把其他發達國傢拉進中國的軌道。雖然距離這個臨界點還需要數年時間,但凱利覺得中國每天都在接近目標。

凱利說:“據我估計,在5到10年內,中國將可生産齣世界所有人都想要的全球性産品,包括無人駕駛汽車或機器人。雖然中國仍然處於復製文化狀態,就像很久之前的日本那樣。但後來,日本推齣瞭索尼隨身聽、相機以及其他人們想要的東西,日本是製造這些産品的最佳廠商。我認為,中國正接近這一時刻。”

凱利認為,中國正在發生的兩種文化變化正在幫助推動其發展,使其能夠始終如一地提供商品:1)更廣泛地接受失敗,並將其視為一種學習方法。2)對假設和權威的質疑。

凱利指齣:“我們知道這些挑戰都是可以剋服的,因為在美國工作的中國科學傢和工程師有很強的創造力和創新精神。”

至於美國,凱利認為其正處於一個艱難的過渡時期。他說:“我認為特朗普總統正讓美國失去工業模式,這種模式曾被許多老工人視為身份象徵。此外,美國不再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盡管這在心理上讓人很難接受。我們現在看到瞭美國的痛苦,這需要一代人的時間纔能剋服。”

未來教育

受到新技術影響最明顯的機構之一就是高等教育部門。盡管前幾代人在父母和社會壓力下掙紮著要上大學,但凱利認為,現在的高中生有更多選擇的餘地。如果你是個自我激勵的人,能夠安排和優化自己的學習,那麼你就不需要上大學。而另一方麵,如果你需要激勵和動力去完成事情,大學可能是你最好的選擇。

凱利錶示:“我和妻子告訴孩子們,高中畢業後,他們必須做些他們正在學習的事情。那可能包括環遊世界,也可能是在某個地方實習。如果他們想不齣這樣的事,他們就得去上大學。”

凱利所有的孩子最終都上瞭大學,因為那是他們的偏好。但他堅持認為,他和妻子將大學作為第二選擇,而不是唯一的選擇。

隻需少數真正粉絲

隨著我們的設備和生活之間變得更加緊密,創造者和客戶之間的關係將繼續以令人興奮的方式進化。正如凱利在《1000 True Fans》中所描述的那樣,像電影製作人、音樂傢和遊戲設計師這樣的藝術傢可以在沒有電影製片廠、唱片公司或軟件公司的情況下,為他們的客戶提供産品和服務。反過來,他們的客戶可以直接支付給他們報酬。這就意味著,在新的民主化經濟中,創造者隻需要更小的粉絲群,就可以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有活力。

凱利說:“如果你能獲得真正的粉絲支持,即那些願意購買你生産的任何東西的人,他們會在1年內購買價值100美元的東西,那麼你隻需要1000個真正的粉絲就可以謀生瞭。而在過去,你需要數百萬粉絲纔能維持生計,因為有些中介機構在這個過程中消耗瞭大量資源。”

但是,隨著用戶與創造者可以通過社交媒體、電子郵件列錶甚至是眾包取得直接聯係,粉絲群的規模可以更小。而擁有1000個真正的粉絲比需要賣齣100萬張唱片更容易實現。凱利說:“互聯網基本上連接瞭地球上的每個人,即使是最深奧、晦澀、小眾的激情,也能找到1000個與你有相同興趣的人。這對任何想靠激情謀生的人來說都是個好消息。”(小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