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潛導彈實際上是一種有制導裝置的動力助飛魚雷,在空中飛行時用火箭或渦輪噴氣發動機作動力,入水後成為自導魚雷。美國於1961 年首先裝備「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目前國外研製和裝備的反潛導彈已有6個型號。

反潛導彈的射程近的約10公里,遠的可達55公里。飛行方式有巡航式和彈道式兩種,巡航式飛行速度為高亞音速,彈道式可達超音速。

反潛導彈可以由水面艦艇發射,也可用潛艇從水下發射。反潛導彈的作戰過程如下:置於發射箱內的反潛導彈做好發射準備,當聲吶發現敵潛艇並測得其坐標和運動參數後,射擊指揮控制系統計算出射擊諸元並自動傳輸給導彈發射控制檯;當潛艇進入有效射程內時立即發射導彈,導彈飛抵目標區,自導魚雷脫離火箭用降落傘降至水面,解脫降落傘,入水後魚雷按預定程序自動搜索、跟蹤直至命中目標。潛艇發射的反潛導彈需先將導彈推苗水面,然後助推器點火,導彈飛向目標區。以後的過程與上述相同。

為適合於艦載垂直發射系統使用,美國已將「阿斯洛克」反潛導彈的箱式傾斜發射裝置更換成垂直發射裝置,裝備「宙斯盾」巡洋艦、驅逐艦和日本的「金剛」級驅逐艦。垂直發射的「阿斯洛克」最大射程16.6公里,戰鬥部為MK46-5型或MK50型魚雷。

法國和義大利正在聯合研製「米拉斯」遠程反潛導彈。它利用「奧託馬特」Ⅱ型艦對艦導彈的後彈體和動力裝置,以MU90輕型魚雷取代原導彈的彈頭,最大射程達55公里,計劃1997年裝備義大利和法國海軍的部分驅逐艦。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