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9月13日中秋节尚有两星期。

中秋节大坑舞火龙。 资料图片

惟反修例风波持续,市道惨淡,节庆气氛淡静,令商界不敢抱有期望。连月饼炒卖情况也有所减缓,去年同期水货客人均买六七盒月饼的景象再不复见,有代购商销情更跌近一半,料有内地客转投网店购买。连锁酒家的中秋预约亦见低开,位处示威区的分店首当其冲,只得减价送礼救市。中秋欠气氛,亦跟今年不见有商场大手布置应节「打卡位」有关,物管业界直言,商场多数已放弃中秋档期,更恐社会气氛不佳,如常歌舞升平会惹来外界抨击。

今年中秋受社会局势影响,节日气氛低迷,零售及餐饮市道均受影响。 资料图片

临近中秋佳节,各家各户本应忙于张罗过节,安排跟亲朋好友相聚,惟今年受社会局势影响,市道疲弱,连带一众应节礼品、餐饮销情持续低开,连过节必食的月饼也未能幸免于难。

从事月饼代购的李小姐有六至七成客源来自内地,她明显感到今年应节气氛黯淡,以往顾客早至端午节已主动了解代购详情,今年却延至八月才陆续查询。受整体社会气氛影响,她更指,今年代购销情较往年跌近一半,「去年能卖出千几张(月饼券),今年只卖出几百张。」以往内地客购买月饼券后会来港自取,现时则要求商家代寄月饼上门,甚至取消代购,变相令她流失客源。

湾仔利东街「LED火龙鼓舞迎中秋」。 资料图片

北区水货客关注组召集人梁金成认为,今年月饼炒卖情况放缓,以深受内地客欢迎的流心奶黄月饼为例,去年炒价较原价高逾一百元,但今年一直维持原价推售,水货客购买量也较去年同期下降,由六七盒减至三四盒。他直指,今年月饼品牌于内地网购平台销情颇佳,估计部分客源已转投网上专门店,但水货店至今未有割价求售,难料内地客会否于节日前一周才涌港。
香港物业管理公司协会会长陈志球曾接获酒店职员请求帮忙,以优惠价销售月饼,「酒店业界近期被要求放无薪假,甚至被辞退,职员说如果连月饼都卖不出,到时真的死定了!」

除了月饼销情有所下跌外,酒楼的中秋酒席同样告急。香港餐务管理协会主席、东海饮食集团高级总监杨位醒称,今年市道较往年的预约可谓「插水」,「以往中秋前两三个星期,已陆续有人提早吃中秋饭。但今年同期却人流稀少,预约都未满。」他表示,客人普遍担心一旦有突发情况难以离开,故对集体外出用膳持观望态度,宁愿不订位。

预约量减少,酒楼须扭尽六壬「客」。杨位醒指,其集团员工主动联络客人推销,并将早鸟优惠加码,如每围再减五百元、订位即送月饼等,但未见成效,「不是优惠的问题,而是客人根本不想出来,再便宜下去,我们也送无可送。」他感叹,位处旺区的分店生意首当其冲,遇上示威时更有大部分预约被取消,反而偏远地区的分店尚能维持正常营业额。

月饼销售也不如去年热烈。 资料图片

黄家和认同,今个中秋业界的市道堪忧,「以往在中秋半个月前,预约比率已经有七至八成,今年却只有三成多。」他称,本地客无心消费,难单靠折扣增加预约。加上订位普遍未满,不排除有客人临近中秋才决定落订,确保饭局顺利举行之余,亦能获得更多促销优惠,「以前早一个礼拜才订位吃中秋饭,酒家不可能有位,今年却没这个烦恼。」

除餐饮及消费市道不景气外,送礼自用的海味及红酒也遭波及。香港红酒协会会长张耀成慨叹,中秋节连国庆本应是红酒销售旺季,但随着内地客减少来港,逾千元用作送礼的贵价酒销量下跌五六成,业界已弃中秋档期,改为部署圣诞新年计划。安记海味董事总经理潘权辉则称,近期平均人流及消费金额均显著下降,特别以本地零售客为甚,只得把部分贵价干货以八折出售,但求薄利多销,「市面过节气氛迟缓,唯有用『平到唔买唔得』的噱头来吸引人流。」

贸发局「美食博览」,多个参展商抢夺月饼市场。 资料图片

每逢中秋节,全港各商场活动繁多,既有大型装饰让消费者「打卡」,亦会举办中秋晚会、工作坊,设消费换礼品等推广,惟陈志球坦言,今年鲜有商场大锣大鼓举办活动,近期市场气氛差,加上经济下滑,发展商及物管公司倾向不办节庆活动,宁可场地较为冷清,「原本大家都有为中秋留预算,但现时不是削减成本,就是干脆取消全部安排。」

过往商场办活动皆须申领临时公众娱乐场所牌照,陈志球留意到业界一直「冇郁」,故可推算今年只得个别商场继续办活动,惟他亦指,如常办活动的商场已把预算由六位数字下调至五位数,放弃大事庆祝,而尖沙嘴、沙田及深水埗等较常有示威冲突的地区,所处的商场对举办活动更加有保留,恐防再生事故,「宣传费给了出去,多数都赚不回来。」

市民今年难有心情庆祝。资料图片

近日各大发展商相继「隐形」,陈志球相信是为免触动港人神经,「社会气氛不好,歌舞升平如常举办活动的观感未必好,或有机会惹来外界抨击。」上述忧虑也从商场蔓延到屋苑,他解释,以往每一区都会有中秋晚会、花灯会等社区活动,惟今年业主委员会、法团对此意欲不大,再者不少屋苑的物管公司近期跟住户起纷争,无暇再花更多时间处理闲暇事务。

今年中秋节,是9月13日(周五)。 资料图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