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秋

autumn

俗話說,“立秋之日涼風至”。立秋以後,氣溫慢慢開始由熱轉涼,人體的消耗也逐漸減少,食慾開始增加,這個時候我們要多注意飲食調整。特別是對於糖友來說,食量不宜增幅太多,以免引起血糖波動。

立秋後“第一大補”原來是它!控糖降脂,益腸道,不知道就虧大了

常言道:荷蓮一身寶,秋藕最補人。立秋之後,鮮藕便成爲餐桌上的常見菜餚,堪稱塘鮮“第一補”!爲什麼這麼說呢?

中醫上認爲,蓮藕不僅是營養豐富的食材,還是一味良藥。《神農本草經》中記載藕:“補中養神,益氣力,除百病,久服輕身耐老”。

立秋後“第一大補”原來是它!控糖降脂,益腸道,不知道就虧大了

立秋後喫蓮藕,更是有着極好的保健養生功效:

1,控糖降脂,益腸道

藕富含膳食纖維以及多種微量元素,但熱量不高。因而能控制體重,有助控制血糖和膽固醇水平

蓮藕中含有的膳食纖維和黏液蛋白,能與人體內膽酸鹽,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使其從糞便中排出,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

立秋後“第一大補”原來是它!控糖降脂,益腸道,不知道就虧大了

蓮藕中還含有鞣質,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可促消化,調理腸胃,預防便祕及痔瘡。同時也非常適合食慾不振者

2,益血生肌,抗衰老

蓮藕的植物蛋白質、維生素以及澱粉含量較爲豐富,其中含有的多酚類物質,可以提高免疫力,延緩衰老進程。

另外,它富含的鐵、鉀等微量元素,有益於紅細胞的產生,保持肌肉和神經正常工作。缺鐵性貧血者宜多食藕。

立秋後“第一大補”原來是它!控糖降脂,益腸道,不知道就虧大了

3,止血散瘀

藕含有大量的單寧酸,有收縮血管作用,可用來止血。藕還能涼血、散血,其止血而不留瘀,是熱病血癥的食療佳品。

4,祛痰鎮咳、防哮喘

鮮藕汁可用來輔助治療咳嗽、哮喘和肺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如果喫不慣鮮藕汁,熱蓮藕茶同樣具有鎮咳祛痰的效用。

蓮藕挑選有絕招

不少人平時都非常愛喫蓮藕,但總覺得自己做出的蓮藕口感欠佳,這是爲什麼?

其實,不同類別的蓮藕,口味不同,烹飪方法也要有所不同。如同我們看到的紅荷花與白荷花,其實蓮藕也有七孔和九孔之分。

七孔藕,外皮爲褐黃色,外形短而粗。它的澱粉含量比較高、水分少、糯而不脆,適宜做湯燉煮。

九孔藕,外皮細嫩光滑,爲銀白色,體形細長。它的水分含量高,脆嫩汁多,適宜涼拌或清炒。

當然,按照孔的數量區分只是一個大致的方法。它們在營養價值上沒有區別,都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以及鈣、鉀、鐵等

立秋後“第一大補”原來是它!控糖降脂,益腸道,不知道就虧大了

怎麼烹飪不變色?

鮮藕含有多酚氧化酶,一旦接觸氧氣,就特別容易發生酶促褐變反應。所以,最好現切現燒

買回來的蓮藕如果一次喫不完,可以將其泡在水中,每隔一天換一次水,防止變黑。不過放在水中的時間也不宜過長。

讓藕不變色的小竅門

① 在洗藕的清水中加點白醋,把藕放入加醋的水中浸泡一會兒;

② 在水中放點鹽,用淡鹽水將蓮藕稍微焯一下水;

③ 切蓮藕時最好用不鏽鋼刀具,烹煮藕片時建議用鋁鍋、砂鍋,不要使用鐵製品,以免顏色變黑。

立秋後“第一大補”原來是它!控糖降脂,益腸道,不知道就虧大了

怎麼喫蓮藕不易升血糖?

蓮藕的含糖量不算很高,又含有較多的維生素C和膳食纖維,對於糖尿病、便祕、肝病等有虛弱之症的人都十分有益。

100克蓮藕約含能量73千卡,喫123克蓮藕(約23片),需要減少25克大米或麪粉,這樣既獲得了蓮藕的保健功效,又不會導致血糖升得很高。

另外建議糖友可選擇脆的蓮藕,其水分含量高,澱粉相對少一些。

立秋後“第一大補”原來是它!控糖降脂,益腸道,不知道就虧大了

立秋後“第一大補”原來是它!控糖降脂,益腸道,不知道就虧大了

古人素來有秋冬進補的習慣,但對於血糖較高的人羣,在這個時節宜選擇“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糖尿病人的飲食處方常常因人而異,且不同季節也有不同的養生規律。今天爲大家分享幾個糖友的初秋養生食譜。

玉米鬚煲瘦肉

【做法】玉米鬚30g,瘦豬肉100g,加水共煮

【注意】藥店用的玉米鬚,都是經過藥材飲片加工廠炮製過的;如果在市場上購買,可能會有農藥殘留,一定要泡洗乾淨。

在中醫眼裏,玉米鬚也是一味藥,有廣泛的預防保健用途。不僅可涼血、瀉熱、利水、消腫,去體內的溼熱之氣,還對控糖、降脂、降壓、抗衰老等都有好處。

立秋後“第一大補”原來是它!控糖降脂,益腸道,不知道就虧大了

百合蓮子粥

【做法】大米150g,蓮子30g,百合適量,加水共煮

百合,養陰潤肺、清心安神,很適合夏秋交替之際食用。秋燥容易犯肺,引起咳嗽、喉嚨痛、痰多等問題。而百合主治肺燥咳嗽,還可緩解鼻咽乾燥等症狀,與蓮子一同搭配,更是可以達到清心養神的功效。

立秋後“第一大補”原來是它!控糖降脂,益腸道,不知道就虧大了

蓮子芡實排骨湯

【做法】芡實50g,蓮子50g,排骨200g,文火煲2小時,加鹽調味

蓮子與芡實,性味平,歸脾,能滋補肝腎,斂陰生津,符合《內經》中“秋冬養陰”的養生原理,都屬於秋季調理體質的良選食材。

立秋後“第一大補”原來是它!控糖降脂,益腸道,不知道就虧大了

立秋過後,天氣慢慢變得乾燥,早晚溫差也變大,正是糖尿病皮膚病、眼病、心血管病等多種併發症的高發期。建議糖友們及時做好調整,並注意監測、控制血糖水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