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報廢車 “重生”的零部件)

報廢車重生的零部件:流入黑市 真假難辨

報廢車重生的零部件:流入黑市 真假難辨

隨著老舊機動車開始進入報廢高峯期,在巨大利益的驅使下,報廢車並未進入正規途徑拆解,而是流入瞭“黑市”,直接將零配件賣到各種汽車修理廠再利用。今年初,據央視財經報道:在遼寜省大石橋市的報廢車輛拆解場,這些拆解下來的零配件有的直接流嚮瞭市場。這些報廢汽車零部件重新被裝備到車上之後,不亞於一顆顆奔跑在路上的“定時炸彈”。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盡管北京對於報廢車管理相對規範,但依然會有報廢車零部件齣現。據一位不願具名的4S店員工透露,4S店多數的配件是原廠發送的,而在完成廠傢的售後採購任務後,也存在著一定的零部件外購的比例,隻不過相對比例較低,而這些外購的零部件中,難免會齣現報廢車的零部件。

亂象 流入“黑市”的報廢車

實際上,遼寜旗口鎮的這個非法拆解點在全國來說並非個案。全國多個地方也存在著這樣的非法拆解點。然而,目前能夠送到國傢正規的拆解企業進行拆解的報廢車比例令人擔憂。

中國再生資源迴收利用協會報廢車分會祕書長張瑩介紹,2015-2017年迴收數據顯示,流入正規報廢拆解廠的報廢汽車,僅佔注銷車輛的20%-25%,市場中60%以上的比例被不同的市場因素“分擔”掉二手車同樣也是有很大一部分被非法拆解。

據瞭解,報廢車不能流入正規的拆解企業,很大一部分是因為利益驅動。非法拆解點給齣的市場迴收價格,會比報廢汽車所給予的價格要高一些,因而部分車主的選擇會被利益所左右。

北京博瑞聯通汽車循環經濟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蘇衛寜錶示,目前報廢機動車的收購價格應參照廢舊金屬價格計價的規定,由於近年來廢鋼價格的不斷下滑,汽車報廢迴收價格早已在廢舊金屬的計價基礎上大幅提升。

按照《報廢汽車迴收管理辦法》,報廢汽車拆下來後,最終歸宿隻有一個,就是賣廢鋼。而近年來,廢鋼價格大幅跳水,造成瞭正規報廢汽車迴收拆解企業盈利普遍不高,甚至齣現虧損的局麵。按照國傢的報廢車迴收規定,正規企業迴收報廢車價格一般按重量計算,一輛小客車的收購價一般在600-800元,比地下渠道少得多,因此很多車主會偏嚮於選擇將報廢汽車在黑市上交易,不利於市場的規範化發展。

實際上,自2011年北京鼓勵淘汰更新報廢汽車以來,政府配套齣颱瞭鼓勵淘汰的補助政策,同時引導銀行推齣瞭購車優惠貸款産品,報廢輕型小客車的收購價格補貼最高可達1.2萬元左右。而為鼓勵車主盡快淘汰老舊車,2016年11月配套推齣瞭《北京市促進高排放老舊機動車淘汰更新方案》,從2016年12月1日-2017年底,根據最新方案,2017年6月底前淘汰老舊機動車可比2017年7-12月底淘汰多得政府補助2000元。

不過,北京商報記者發現,如果將報廢的小客車賣給“黃牛”,最高可以賣到2萬多元,而國二標準的桑塔納進入二手車市場,也可以賣到近2萬元。這樣巨大的價格落差,使得消費者不願意直接報廢,更不願意將車賣給正規拆解點。

“相比而言,對重型卡車和農村客運車輛補貼1.8萬元、1.1萬元,還不如車主把自己的老舊車輛賣做二手的價錢,更有甚者在車輛淘汰後賣給非法拼裝廠,以換得不菲的收入。”中國汽車服務産業研究中心顧問指導委員會顧問顔景輝錶示,很多個體車主的經濟賬算得非常明白,即使在“以舊換新”大熱的2009年和2010年,國傢的補貼力度也很難抵得過車主自己賣車的價格。

現狀 拆車件的去處

顔景輝錶示,查零配件是不是原廠件,消費者確實無從下手。比如同樣一款車,生産的時間不同,同樣的零配件也會有微小的區彆。每個零配件都有代碼,但消費者想通過代碼辨彆真假,幾乎不可能,因為有很多零配件用的是迴收來的拆車件。

根據央視財經報道,這些拆解下來的零配件會被賣到各種小的汽車修理廠。雖然北京汽配市場上很難發現假冒的零部件,但大量充斥著副廠件,而這些副廠件中,不乏有報廢車和事故車車身上的拆車件。

在西國貿汽服基地的一傢修理店,北京商報記者佯裝要換碳罐和EGR閥,工作人員在電腦上查看一番後報價稱,碳罐50元,EGR閥260元。“能不能再便宜一些?”記者問道。“有便宜的,副廠件,要比原裝的便宜好多。”工作人員迴答稱。

“副廠件咋樣?”北京商報記者佯裝不清楚。工作人員指著架子上的零部件說,“不是原裝的件”。在調查中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部分汽車配件店所銷售的零部件不給保修。

在五方天雅汽車用品城的一傢配件店工作人員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由於我國維修廠數量眾多且參差不齊,很多小修理廠並沒有固定的配件渠道,其業務體量導緻自身無法將流動資金壓在配件上,因此很多零部件即使換上拆車件車主也不知道,對一些小修理廠而言幾乎沒有風險,可謂是“一舉兩得”。

一位不願具名的改裝維修店的負責人透露,目前國內在報廢車拆車件上的管理非常混亂,其中不僅有國內的拆車件,還有進口的報廢車進行拆解。而作為維修服務商通常會有針對性地選擇拆車件,相比而言,作為零部件供應商則更願意接受拆車件謀求更高的利潤。

據瞭解,在國內零部件供應商中不乏專屬的品牌供應商,而拆車件大部分都流嚮這裏。“此前,部分進口的報廢車是以進口垃圾進入國內,價格很便宜,基本上我們需要的緊缺的零部件會臨時到配件圈子裏找貨,而拆解的報廢車上的零部件基本上是提供給瞭品牌配件零售商。”上述負責人說。

值得關注的是,北京商報記者在百度上搜索關鍵詞“報廢車零部件”,齣現瞭大量的報廢車配件批發採購的信息,而有些網點已成為配件圈尋找緊缺零部件的重要途徑。

報廢車重生的零部件:流入黑市 真假難辨

報廢車重生的零部件:流入黑市 真假難辨

報廢車重生的零部件:流入黑市 真假難辨

監管 從報廢車源頭抓起

根據2001年施行的《報廢汽車迴收管理辦法》規定,國傢對報廢汽車迴收業實行特種行業管理。報廢汽車迴收企業必須申領許可證纔能開展業務,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從事報廢汽車迴收活動。而對於報廢流程,《機動車登記規定》及其他相關法規也確定瞭一係列法定流程。法律法規已給報廢汽車迴收規定瞭處理程序,報廢流程也環環相扣、有跡可循,然而現實中報廢汽車非法拆賣仍屢禁不止,小廠拆解、小店重裝已成灰色産業鏈。

按規定,應由機動車所有人辦理報廢登記,嚮企業交予報廢車輛,但對不辦理注銷登記的並沒有強製管理措施。由於正規流程復雜、週期長,而且領取的報廢補貼低廉,不少車主為瞭獲得更多收益,就將車賣給二手車經營商,甚至索性棄在路邊淪為“僵屍車”,導緻車輛流入黑市被非法改裝或拆賣。

目前北京市8傢報廢車拆解廠對報廢車的拆解流程管理嚴格。北京商報記者在拆解廠看到,工人用機械拆解報廢汽車,然後由拆解工人拆解機械“撕咬”不開的汽車殘骸。拆解工人會用風割槍分解金屬車架,把車架打開抽取機動車的發動機、方嚮機、變速器和前後橋,拆除車架上的電綫和車內座椅等。最後,把拆解後的汽車零部件或者其他殘骸壓縮分類擺放,對五大總成(發動機、方嚮機、變速器、前後橋、車架)進行破壞性拆解,壓扁打包送進鋼鐵企業作為冶煉原料,循環再利用。

顔景輝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從2011年開始,京城的拆解市場齣現瞭新的變化,由於車主必須將老舊車輛賣掉或者報廢,以空齣名額購買新車,所以使一些非法拆解廠已沒有瞭生存空間。

實際上,根據我國《報廢汽車迴收管理辦法》(國務院307號令)規定,報廢汽車的五大總成不能整體銷售。但拆解的其他零部件能夠繼續使用,如汽車的大燈、轉嚮燈、倒車鏡、引擎蓋、車門裝飾條、車內飾、音響、電器元件等零部件,可嚮修理廠或者個人齣售,但必須標明“報廢汽車迴用件”。

現實中,火花塞、安全帶無疑是拆車件中最常見的兩種配件。幾乎在所有的車輛上都能找到,而且隻要簡單翻新,就可以流入那些不正規的修理廠。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部分拆解件並未標明“報廢汽車迴用件”,而是按照正常的零部件銷售使用,這些拆解件帶來的危害無疑是巨大的。

寶豐汽車維修服務公司負責人劉寶豐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修理廠與4S店不同,大部分修理廠都不會阻止車主進入維修現場,因此在配件更換的過程中車主可以查看配件的包裝,如果配件的內外包裝字跡清晰且廠名、廠址、電話等基本信息一應俱全,那麼多半不會是拆車件。同時,無論是在修理廠維修還是保養,一定要索取維修工單、配件清單和維修發票,如果這三個基礎的單據都無法提供,那麼這傢修理廠很可能使用瞭假配件或拆車件。

聲音 拆解迴收亟待新標準

實際上,報廢汽車迴收率低在全國已經是一個普遍現象,國內有一多半的應報廢車輛遊離於政府的監督之外。此外,用於規範拆解汽車市場的也已經落後。經過調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現行的規範報廢汽車迴收行為的法規是2001年6月頒布的《報廢汽車迴收管理辦法》,當年這部法規是針對當時拼裝車泛濫而製定的,實行瞭汽車報廢行業的準入製度,同時也要求報廢汽車的五大總成作為廢金屬迴爐,這樣做並不利於資源的再利用,導緻報廢汽車殘值低、迴收價格低、迴收利用率低的情況。

不過,有消息稱,相關部門正對迴收拆解法規和強製報廢標準進一步修訂和完善。新修訂的《報廢汽車迴收管理辦法》(以下簡稱新《辦法》)已經上報到國務院,即將通過發布。

值得關注的是,新《辦法》取消瞭報廢汽車企業總量控製閤理規劃佈局的要求,實行先製造後發證的製度。今後再設立報廢汽車迴收企業的時候,要先到工商局去註冊,然後按照國傢標準去建設報廢拆解企業,之後由省級商務主管部門組織專傢組進行驗收,通過之後頒發經營許可證,就可以依法經營瞭。

同時,新《辦法》允許舊件進入流通領域,開展綠色汽車消費。放開瞭五大總成的再製造、再利用。允許報廢拆解企業將五大總成銷售給具有再製造、再利用資格的企業,由它們進行再製造之後銷售給維修企業。

最為重要的是,廢除報廢機動車的收購價格參照廢舊金屬價格計價的規定,改為市場主體自主協商定價,放開瞭報廢汽車迴收價格參照譜。今後報廢汽車迴收可能是一車一價,而不是簡單按照噸位數論價迴收。

截至2017年,我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2.17?億輛,2020年將超過2.7億輛,按照迴收率4%計算,年報廢汽車量將達1080萬輛,僅考慮廢舊材料迴收價值,到2020年報廢汽車行業的市場空間在350億元左右。若考慮五大總成售給再製造企業,能夠繼續使用的零部件標明“報廢汽車迴用件”後可以齣售,價值量將得到大幅提升,有望達到韆億市場規模。

中國物資再生協會祕書長高延莉錶示,市場上相當一部分車是好車,拆下來的是原廠零部件,完全能達到繼續使用的標準。迴收利用不是收破爛,報廢汽車迴收拆解應嚮精細化方嚮發展,以前企業大多是破壞性拆解,現在轉為拆解、清洗、檢測。可直接銷售的,檢驗後銷售;可再製造的零部件,通過加工、裝配、整機測試、包裝、貼碼,然後銷售。建立産業標準體係勢在必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