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了怪了,居然还有人觉得近代中国的屈辱和满清的灭亡慈禧没有责任:

根据《皇太后六旬庆典》记载,慈禧为自己的六十大寿,花费黄金白银共28万两置办首饰、花费白银23万两置办新衣、花费白银18万两置办轿舆、花费白银240万两搭建景观、花费白银52万两搭建戏台、花费白银132万两进行装饰、花费白银76万两修缮宫殿、花费白银6万两举办宴会、花费白银15万两雇佣仪仗、花费白银289万两赏赐官员,总共花费白银879万两,原计划要花3000万两以上。

慈禧生日是十月初十,庆典从光绪二十年十月初一开始、十月十七结束,十月初十是庆典的最高潮。而光绪二十年十月初十转为公历就是1894年11月7日,占据金州的日军攻取了大连湾,两周后攻下旅顺口,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满清在甲午战争前的年财政总收入在9000万两左右,而慈禧除了给自己过六十大寿,还在修位于西郊的行宫颐和园,总共花费白银约800万两,原计划是要花白银10000万两以上的,也就是说慈禧在打甲午战争的1894年,至少将国家收入的五分之一花在了享乐上;甲午战争已经开打三个月了,日军已经登陆辽东半岛了,慈禧也没有取消或停止自己的生日庆典。

PS:内务府每年用于慈禧的各项日常开销至少在140万两白银以上,约占国家收入的五十分之一,她起码得承担五十分之一的责任吧?

以上这些数字或许不够直观,来点更加直观的:

慈禧不喜欢熏香,用大量水果来增香,一年能消耗掉水果数十万个,也就是好几万斤,例如光绪二十三年(1897)慈禧就用掉了苹果158320个、秋梨111750个、棠梨77300个、红肖梨53295个等等。

以奢侈著称的乾隆,初期大约每餐吃10-20品,后期大约每餐吃40-50品,而慈禧每餐要吃100品以上,根据其御前女官裕德龄的记载甚至有时能达到150品。


如果说满清灭亡是慈禧责任的话,那慈禧可以说是个伟人啊

提前将满清送上了坟场


她不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绝对是个优秀的女性。

至于清朝灭亡她粘锅?什么逻辑?

当时清朝已是古稀老人,灭亡已经是注定的了。你活到80岁以上,难道不知道自己快死了吗?那你怎么不死?怎么不给家人减轻负担?你有病别别人干嘛救你?她就是担任这个出力不讨好的急救医生。救活了,家属未必感恩,救不活,肯定唉埋怨。而且老人早晚都得死。

她也不能说她就没责任,套用别人的话她一生犯过三大错误,1、错用了李鸿章,2、修了个园子,3、对11国宣战。李鸿章本人实在有太多的毛病,看似鬼才,实际一瞅不过就是比同时期的官僚高一点,李鸿章我就不细说。修园子更是一场政治交易,她交权,光绪给退休待遇,这事其实光绪更著急。再说修园子才花多少钱,同时期明治天皇那个修的更大还只是其中一个。对11国宣战,套用孙国父的话就是拳乱之后革命将无往不利,这事对于清朝也好,对于整个中国也好百害无一利,这事她几乎找不到任何一个人背锅。国家在下坡路时总会有人猛踩一脚油门。

总体上说,老太太不行,但没有比她更行的,矬子里拔大个,所以她上,按老太太自己的话说,你行你上。

顺便说一下,优秀的政治家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就是善于内斗。不存在内斗内行,外斗外行,信这个,也太小瞧内斗了,小心内斗变成人告你诽谤。如果自家人都斗不过,外人更不会手下留情。


作为一名统治者,她是不合格的

但作为一个女人,她足够优秀了。


慈禧留下的实控领土比她接手的大不少,给清续了不少命

平天国,埝军,xx乱,收新疆。没甲午的话恐怕历史上不会是差评

题外话,清死的时间点挺好,死早了大概率被彻底瓜分,死晚了参考一战后的阿拉伯。刚好一战前几年死


这事儿得分两面看:

一方面,清朝确实被西方碾压,无论军事实力,还是思想风潮,和西方都不是一个量级的,这个事你让李世民秦始皇过来,也改变不了。

另一方面,就慈禧那娇奢浪费的劲儿,你说一毛钱关系没有,那也不现实。毕竟态度不端正。


没关系 慈禧是中国历史人三大女主之一


有历史学家说中国明末就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按此说,清朝就是给中国的封建社会续了命,1840年后的晚清到1911年才灭亡,慈禧肯定给清朝也续命了。没她清朝会灭的早些。


慈禧是清末至民国最强的政客 大头哥大炮哥光头哥均比之不如 论手段乾隆之后历代清帝也不如 可以说慈禧不死带清不亡 其阶级属性注定了只有一家之利 而无国家概念 百姓在其眼中皆为蝼蚁


结论肯定是粘锅,一个单位的荣辱一把手不负责谁来负责?

只不过她的继承者或者竞争者,指光绪和载沣,比她还要烂得多,就是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