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年无意中看到一个颠覆性的观点,就是红楼梦作者不是曹公,而是明末清初的亡国之人,他里面举了大量例子和证据,开始不以为然,后来越看越心惊。

我来简单的说一下吧,林妹妹暗指朱由检,她是绛珠仙草,绛是红色,代表明,玉带林中挂,朱由检上吊在煤山。

宝姐姐是皇太极,薛代表雪,北方雪比较多,钗是金字边,暗指金。金簪雪里埋,皇太极没入关就挂了。

凤姐姐是魏忠贤,她是贾府管家,魏忠贤是明朝管家,魏忠贤就是不识字的泼皮破落户。凤姐的判词上面有只雌凤,凤为雄,凰为雌,她是雌凤,是太监身份。

元妃娘娘呢,就是袁崇焕,判词上有弓,暗指武将身份,元娘娘是贾府死而不僵的原因。香菱是朱由榔,贾雨村是吴三桂,秦可卿是朱由校。

作者叫天下寒士,他说得大部分我都挺认同的,但也有不少牵强附会,举证不足的地方。

大家怎么看?欢迎来探讨。


可能是题主以前没接触过红学,所以觉得这是个「颠覆性的观点」。

如果了解一下红学索隐派,就会发现「红楼梦作者是明朝遗民,写的是明末故事」是一种很普通、很常见的观点,和「红楼梦写的是顺治」、「红楼梦写的是和珅」、「红楼梦写的是胤礽」一样大路。

在索隐派的脑洞里,「红楼梦作者是崇祯」也只能算是略有新意。


红楼梦绝对是反清复明的,这本书写的是清朝名臣明珠的家世。

为什么呢?

你看这个明珠啊,有「明」有「朱」,相信他的名一定是为了纪念朱明王朝的,可惜被康熙识破了,明珠后来获罪,康熙考虑到前明的影响,最后还是饶过了明珠。

为什么红楼梦反清复明,清朝的人看不出来?

因为他们笨啊。

你想,明珠,名里有「明」有「朱」,这么明目张胆的纪念朱明王朝,此人居然还能隐瞒身份,成为清朝重臣,可见清朝君臣,全是笨伯。

那么红楼梦这么一部纪念明珠的作品,隐藏「明」「朱」更为巧妙,清朝人自然看不出来了。

其实按照索隐的方法,很容易就能读出这本书就是为了反清复明的。

举几个明显的例子吧。

秦钟,就是明朝后裔,书里这么写他的:【较宝玉略瘦巧些,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

举止风流】。

秦钟是「朱唇」啊!

什么意思?就是秦钟有「朱」家人的面貌特征啊,绝对是明朝后裔无疑了。

反动人物,清朝的忠实拥护者贾政,竟然在书里这么贬低明朝,抬高清朝,不信你看他骂宝玉的话:【无知的蠢物!你只知朱楼画栋,恶赖富丽为佳,那里知道这清幽气象。终是不读书之过!】

贾政在这里说「朱楼画栋」根本比不上「清幽气象」,什么意思?

「朱」比不上「清」啊!

宝玉显然是拥护明朝的,他在一首诗里这么歌颂「朱」:【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水者,清也,水亭,即「水停」,也就是「清停」,要灭亡的意思。

朱者,明也。朱楼,即朱家要盖高楼,象征著明朝复兴也。

在书里,更让人触目惊心的是作者还直接说「明」朝来了!不信看这一回:【二人正说著,只见小丫头进来向平儿道:「方才朱大娘又来了。我们回了他奶奶才歇午觉,他往太太上头去了。」】

「朱大娘又来了」,这六个字细思极恐!

朱者,明也;大者,开阔也,兴旺也;娘者,象征著复明事业将会自一位女性开始。

细品这六个字,作者的意思其实就是「明又来了!而且是通过一位伟大的女性开始的」!

如果不是影射明朝,作者为什么说「又」来了?

因为明朝已经有过了,灭亡了,那么再复兴,自然是「又来了」!

作者为了反清复明写这本书,真是一字一血,一个「又」字道破了天机,不细读是读不出来的!

当然了,以上这些都是抖小机灵,和正经八百的索隐比起来,差老远了,下面就介绍一些索隐书籍。

先说一句,为什么这些书没有现代的呢?因为现代的索隐,包括网路上的这些反清复明啥的观点,玩的还是百年前的祖宗们遗留的残渣,原地打圈圈……

再补充一句(怎么这么啰嗦):反清复明的论点其实是1917年蔡元培先生的书奠定的基础,蔡元培先生学问很高,为什么会写这样一本书,因为那个时代是民族革命的时代,所以还是可以理解的,醉翁之意不在酒的,当然了,也许蔡元培先生就真这么认为的呢?谁也不知道,姑且胡乱猜测一下吧。

这些书字数都不多,一般5-10万字,下面只列一本书中的典型好玩的话。(附出版时间,都是一百年前的)

①《红楼梦索隐》王梦阮 沈瓶庵 1916 题「悟真道人戏笔」 上海中华书局刊行

此书说《红楼梦》写的是顺治帝和董鄂妃的故事,董鄂妃是谁呢,是秦淮名妓董小宛 ,董小宛嫁过两次,因而一个人写不完,又用了6个人,可卿,宝钗,宝琴,晴雯,袭人,妙玉都是董小宛的分身。

分身还不够,还有合体的,比如薛宝钗又是董小宛,陈圆圆,刘三秀的合体。

能分身,能合体,玩的是变形金刚?

②《石头记索隐》蔡元培 1917出版

主角影射:

贾宝玉--废太子胤礽 林黛玉--朱竹土宅 宝钗--高江村

最牛的是论证书里的人名影射的是六部,且看是怎么影射的:

贾赦,因为他的老婆是邢夫人,所以影射的是刑部 。

贾琏,他在贾府管理财,影射户部。为什么贾琏叫二爷呢,因为户部在六部排名第二,所以他叫琏二爷……

李纨,因为李谐音「礼」,所以影射礼部。为什么李纨寔寡妇呢?因为康熙的时候礼部体制改成汉制的了……

贾政,名字里有「政」,影射吏部。

探春,影射徐干学。探春为什么叫三姑娘呢? 因为徐干学的名字里有个干,其卦象是三!!徐干学进士及第第三人及第,通称探花,所以探春名字里有个探字!(看完这条还要说点什么好呢,就问你服不服……)

③《石头记释真》 邓狂言 1919版

此书最让人服气的就是论证为什么增删五次呢?

因为清朝经过了崇德,顺治,康雍干五朝!!!怎么能不佩服这想像力呢!!!

一些影射:

甄家--明朝

贾家--清朝

贾宝玉--顺治和乾隆 林黛玉---董鄂妃,董小宛,乾隆皇后富察氏,同时还是方苞(一人四身,可男可女,这个影射服不服?)

平儿--柳如是,尹继善

袭人--高士奇,顺治废后,明朝李选侍

④《红楼梦抉微》 1925天津大公报馆 阚铎 署「无冰阁校印」

此书4万余字,论证金瓶梅是真小人,红楼梦是伪君子,读者被其毒害,「尤为可畏」。

虽说索隐无所不隐,但是此人力求论证红楼梦是从金瓶梅脱胎来的淫书,一般被认为是索隐派里面荒唐下流的评论家。

看看此书标题,还以为这是今天的自媒体呢,那内容,老劲爆了!

以贾代西门之铁证

黛玉与金莲曾上过女学 石头是玉之前身,西门是孝哥之前身 黛玉之与金莲 凤姐与王六儿 元春与吴月娘 湘云与李桂姐 薛姨妈之与王婆 宝钗与李瓶儿 情解石榴裙与醉闹葡萄架 平儿之与春梅 湘莲杀三姐即武松杀金莲

最牛的是论证林黛玉即潘金莲之影射:

「林黛玉即潘金莲。颦儿者,言其嘴贫也。」

林黛玉会裁衣服,而潘金莲是潘裁的女儿,也会裁衣,作者说是黛玉影射金莲的「铁证」!!

薛宝钗影射李瓶儿,为啥呢,因为李瓶儿赠给月娘一个金寿字簪,簪即钗,所以李瓶儿是薛宝钗!!

⑤《红楼梦本事辩证》1927 商务印书馆 寿鹏飞

此人说「犹记卅年前,同学马水臣驾部为余言」 , 这就是说我有个同学,他跟我讲哦:写红楼梦的是个上海人,雍正进士,叫曹一士,不过现在还没考证出来他的别号叫曹雪芹。

此人说,宝玉不是人,而是一个玉玺,黛玉是胤礽,宝钗是雍正。

宝钗为什么是雍正呢?因为袭人是她的影子。袭人,就是龙衣人(袭)。龙衣人是雍正,袭人是宝钗的影子,所以宝钗是映射雍正。

康熙很仁慈,所以可以称作「众母」,众母,就是贾母。

这个论点在今天的知乎上似乎可以不时看到,谁能想到这是100年前的观点!

⑥《石头记真谛》1934西京出版社 景梅九

此书最让人佩服的是论证「满纸荒唐言」这首诗。作者说「满纸荒唐言」,荒即亡 , 唐即中国 ,荒唐即中国亡 ,就问你看了服不服?

还有这个,更让人心生五体跪拜之感:

木石前盟,就是木石前明 金玉良缘,金就是努尔哈赤之金

大旨不过谈情---大旨不过谈清(清朝)

林黛玉是「世外仙姝」,姝,拆开是「朱女」,所以林黛玉实为朱明之女 薛宝钗,长白山而来的冰天雪地中人(即满清)

⑦《红楼梦谜》 不过如是斋著

黛玉说湘云「又该你闹一二三了」 这个作者说,此处只有一二三,没有四,四即胡,胡即胡人,所以史湘云是在诅咒胡人死亡,这个论证,服气吗?

可笑的是,此人读的乃是程甲本,在己卯庚辰本里却是「幺爱三四五」这里却是有四的。

用一段高大上的句子来总结这些索隐(包括过去的,现在的),就是:

读书人的眼睛总是盯著庙堂。而且这种治学方法不讲科学,不讲逻辑,取其一点,不及其余,就如天马行空可以不由径路,任意驰骋地自由发挥,抓住红楼梦这本生活大书的一枝一叶,一点一滴,大作文章,构建成所谓新见的理论体系,写出一本又一本的专著来--舍索隐外,再也找不到这样的好方法了。

中国士人的政治情结,历史情结,宫闱秘事情结,是发为索隐红论的土壤与根系--他们总认为红楼梦是一部隐藏著重大的政治斗争或政治内容的书,绝不知道,也不相信文学作品特殊的审美功能与鉴赏价值。……丧失了天生的美感,萎缩了文学鉴赏大的功能。(白盾 《红楼梦研究史论》)


反对。《红楼梦》写的是改开之后的中国,作者的书斋叫悼红轩,为什么要悼红?联系到具体时代不言而喻。红楼者,红色现代政权是也,梦者,信仰和愿景是也,类似于现在的中国梦。红楼梦连在一起,指的就是「在中国建立起红色革命政权、并最终走向社会主义工业化强国的梦想」。

主人公名宝玉,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的意思。他山之石是什么?当然是从外国引进来的马克思主义了。宝玉周围有薛宝钗、林黛玉、袭人、晴雯四人围著他,暗示组成人民的四大阶级(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紧紧围绕在不可言说中央。

其中袭人出身贫寒,个性温顺中透著精明,是农民阶级。晴雯刁蛮任性、放飞自我,却又出身卑微,是小资产阶级。林黛玉父母双亡孤身投靠,是背井离乡的工人阶级。薛宝钗家里有产业,哥哥还是皇商,当然是民族资产阶级。象征的意图可以说是一目了然。

作者讲述红楼梦时,反复强调「假语村言」,为什么说是村言而不是市井之言?这是因为不可言说自农村起,搞土地革命,发动农村无产阶级拉起的队伍,所谓农村包围城市是也。毛主席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提到:

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

那么问题来了,怎么团结人民,教育人民?当然就得讲人民说的话,假语村言,反对党八股。「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尽管他们手是黑的,脚上有牛屎,还是比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都干净。」说宁国府只有门口俩石狮子是干净的,意思就是说资产阶级还有小资产阶级都需要改造,还有些连改造也不得行,需要直接打倒。

从版本流传上讲,红楼梦的成书虽然是在改革开放之后,但实际上早在我朝创业时就已经有了一些散乱流传的版本,并且在人民群众里广为传颂。比如毛主席他本人就非常重视红楼梦的编撰工程,还鼓励大家要多读。

1961年12月20日,在中央政治局常委和各大区第一书记会议上,毛主席就提出:

《红楼梦》不仅要当作小说看,而且要当作历史看。它写的是很细致的、很精细的社会历史。

这里说的历史,实际上指的是国朝创业史。只有仔细研读这段历史,你才能知道当下社会的症结所在。《红楼梦》记录了贾府的没落,所谓飞鸟各投林,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但是刘姥姥却得以善终,反映了作者明确的政治观。正是为了呼应毛主席说的「最干净的还是工人农民」。

实际上,毛主席在世的时候不但要求知识分子读红楼梦,连那些武将也被要求去读。比如许世友,毛主席曾对他说:我要你读红楼梦,你读了没有?完了还问读了多少遍。可惜的是,终毛主席一生,都没有看到完整版《红楼梦》的问世,一直到改革开放才算实现了,所谓悼红轩,也有缅怀第一辈先烈的意思。正所谓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毛主席在天之灵,也算是看到红楼梦问世了。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凯鹅」


这个观点一点也不新鲜。早就有人这么做了。只不过随著《明朝那些事儿》地走红,带动了一部分人的「民族情感」,沉渣泛起,某些人也就把红楼梦往这方面靠,还煞有介事地说要推翻主流红学云云

红学家凡是叫的出名字的没有一个需要靠红学吃饭

远的有胡适蔡元培张爱玲鲁迅沈从文

中有一代大家周汝昌

近代也有王蒙刘心武

这些人没有一个人靠红学吃饭,不是大作家大文豪就是货真价实的名教授

红学不是麻将牌,是个大妈大爷就能打的

不是有点真才实学,也敢自称红学家?

没个教授的名头,肚子里不是有几十本国学典籍打底子,能有本事研究红学?

真是千古奇谈,营销号嘲讽红学家害怕鬼本,因为鬼本被承认了红学家就没饭吃了

不好意思,营销号全体死绝红学家也不会没饭吃


假设是真的,倒是更可以理解为什么宝玉死活不肯考科举了。为什么会和宝钗这样执著科举的人决裂。

但是如果非要把书中人物和历史人物一一对应。那就肯定不是真的。我觉得《红楼梦》是超一流的小说,若是非要和历史人物对应上反而落了俗套

所以执著认为还是假的比较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