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糧油批發十幾年了,我們這裡發過來的雜交米(早秈類)與陳米(泛黃的)都是有固客戶的(坐標姑蘇城),大多數專供做米粉,河粉,年糕加工廠使用。質量好一點的當年的雜交米可以按3一5%的比例摻進粳米里(摻多了不行,口感差),拉低一點價格,進大食堂。

【這裡更新一下】現在我們喫的大米其實都是經過雜交育種而選育出來的優良稻種(如北方秋田小町,貓芽,蘇北地區的淮稻5號、9號系列,南方的絲苗,南梗46;9108等)。而袁老的雜交水稻,以及我們所說的雜交米,一般還是指為了提高單位面積的產量與提高植株對環境土地的抗逆性,而培育出來的(秈稻)超級水稻品種。不會去追求它的品質品相與口感。反正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這所謂的雜交米(超級水稻),普通的消費者進商超糧油米店是買不到的。一般的商超糧油部與糧店也不賣,因為用雜交米直接做的飯口感極差,難喫的要命。哦!忘了,如果是災荒之年話就成了寶貝了,因為它能適應鹽鹼地,抗逆性好。據說南方每年可以種三季,產量很高。

至於不同品種大米之間,最大的爭議是口感的認可,如南方廣東湖南等地,主流品種是以(雜交米)秈米為主,大家一直就在喫,所以普遍認可秈米。經常有湖廣來的朋友到我這裡來專門採購雜交米的,他們經常對我說,粳米喫不慣,喫到肚子裏粘糊糊的,不如雜交米好消化。我一般還是推薦給他們品質好一些的晚秈稻米。

早秈類的雜交米在銷售終端市場來看,雖然價格很便宜,但終端的客戶還是絕對小眾化的。

用雜交米做出來的各種主副食品風味食材,物美價廉營養豐富花樣繁多。喫了也頂替好米呀!因為發散性好,所以也是做炒飯的首選啊!

走的橋多了也當路了! 它不香嘛?

綜上,我認為袁老對人類社會的貢獻大了去啦!


喫過,當然喫過。

這種水稻特別適合丘陵地區種植。

因為丘陵地區土壤層很薄,單位種植面積不大,要想糧食夠喫,就必須增加產量。

從70年代末期一直到90年代,四川的很多山區就在種植這種水稻。

用很少的地就可以打出滿倉的糧食,這對於一個農民家庭來說,就是最大的幸福。

再種點紅苕餵豬,養雞養鴨養鵝養條狗,忙時整理莊稼,閑時編點羅兜,婆娘在屋頭忙,男人在坡上忙,娃兒要麼去讀書,要麼去打點豬草,要麼去攆狗。這是一個傳統意義上最幸福的農村家庭。

現在農村的壯勞力都出去打工了,沒人願意下地幹活,這樣的農田最先被閑置,不長稻子長野草。

雜交水稻的利用率是非常驚人的。

第一茬稻子最好,飽滿品相好,收割下來,曬好放進糧倉。

留在土裡的稻子茬繼續生長,很快又可以長出來稻子。這個稻子比第一茬撇,空殼多,不飽滿,但是還可以打出來,單獨存放,用來喂牲口。

最神奇的是還有第三茬,不過這個幾乎就沒有收割的價值了,直接把雞鴨放到田裡,它們自己找來喫。

總之利用率非常好。

至於說口感,這種稻子主要是粘性低,四川話叫做「散疏」適合用來做「瀝米飯」

把米放進大鐵鍋裏用水燒開,然後把米瀝出來,放進甑子裡面大火蒸熟。

甑子,古代炊具,主要用於蒸米飯,(現在貴州、四川、雲南等地區仍然廣泛使用)外部略像木桶,但裡面篦子為竹篾編成的向內、向上略拱的圓錐形蒸底,因此有許多小孔,放於鬲、或鍋上蒸食物。

甑子飯如果使用粘性高的大米,反而做出來的口感不佳。

甑子飯的最佳伴侶,或者說是靈魂佳配,就是豆花。

如果再加上燒白,這算是巔峯了。

甑子飯+豆花+燒白,再來個單碗,這是一個成年壯勞力的美食大高潮。

鄉村人家,總能從簡樸中找到靈感,瀝幹米飯後的米湯,用瓦缽缽裝好,蓋上蓋子,放涼後就是飲料,口渴時喝上一碗,安逸。

鄉村對於米飯的追求不是香糯,而是「經餓」要有飽腹感。

當然,現代鄉村也開始向城市看齊,很多農村新房連土竈都沒有了,和城裡人一樣用電飯煲,而雜交水稻則是天然和電飯煲唱對臺戲。電飯煲適合粘性強的大米。

很多農家樂用甑子蒸飯已經是一種表演方式,由於菜品種多,很多人實際體驗不出甑子飯的味道。

那麼雜交水稻的意義在哪裡?

雜交水稻可以在現階段保障糧食安全方面和工業體系、核武器、以及國家動員能力相提並論。

以上四點是中國戰略安全能力的底線。

擁有工業體系不懼怕任何封鎖,可以自力更生髮展生產力。

擁有核武器不懼怕任何敵人的挑戰,核武器就是保障和平的最根本力量。

國家動員能力能夠在任何危機下保持戰鬥力,社會秩序井然,每個人都有自己明確的目標。

雜交水稻所提供的「飽腹感」能在任何危機下讓老百姓不餓肚子。

錢學森、鄧稼先、于敏、袁隆平!


報告,不請自來,我喫過。

很早時候,大概七八年前喫過一次,反正不好喫,甚至說是難喫,但是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做出調整。喫完感覺嘛,別的米是香甜,再不濟也有糯糯的感覺,但是這種秈型雜交水稻產出的米一點味道都沒有,喫到嘴裡都粘不到一起的感覺,我們只煮了粥,粥挺清亮的,不像別的粥一樣會發粘,喝著到喉嚨的時候,脖子周圍會起雞皮疙瘩,適應不了。但是說真的,人餓了喫什麼都會覺得香。不好喫,私以為可能是因為生產週期過短,無法汲取太多養分吧。

我也喫過好喫的米。去年四月下旬,大概也是這個時候,我們去山東濟寧錄節目,拍攝對象家裡挺有錢的,開著七八個工廠,怎麼著也得有個幾個億吧。但是為人特別低調,自己卸任了去老家當起了村支書,開著那種上個世紀的紅色小破面包住著村裡二層小樓,我和攝像去他們家拍幾組鏡頭,他媳婦中午就留下了我們喫了個飯。說點題外話,大家可能覺得他這麼有錢,媳婦肯定漂亮咋滴,我們也這麼認為的,等到見了面才知道,他媳婦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村婦。。。挺可笑的是,他有錢了一輩子,他媳婦近幾年才知道,三十多年兩個人就一直異地。。。言歸正傳。他媳婦兒做菜做飯不是很精細就是量大那種,讓你喫飽為主。當然做的米飯也挺寒磣的,看著也不咋衛生,直到我喫了第一口,,臥槽,竟然是甜的,,我確認不是加了糖,因為蔗糖的味道和麥芽糖的味道風格迥異,一嘗就知道。就像是每口米飯裏都加了糖,但是甜的又那麼自然,然後一口甜飯一口菜挺奇妙的感覺,,平生第一次喫這麼好喫的米,記憶猶新。我一直在找這是什麼品種的米飯,我喫了18塊錢一斤的蛙田稻都跟這玩意兒差遠了,我就在想這東西多少錢一斤,,但是有一點,這東西糖尿病患者肯定不能多喫。。。

之所以回答,不是詆毀袁老的勞動成果。個人非常敬佩袁老,甚至可以說是崇拜。當年教科書中一張一張的照片,那可是心中的神位。。大二時候也有幸見過袁老。拖母校的福,那年袁老成了母校的特聘教授,他來學校作報告,整個學校的人都跟瘋了一樣往大禮堂奔,,嘿嘿,我來的早,又是記者,和袁老接觸距離佔得先機,最近的距離0,,很平易近人的老頭,你看著甚至會心疼,發自內心的那種,八十多歲高齡依然為了科研事業奔走,了不得!前幾年袁老沙漠種水稻,鹽鹼地種水稻,一項一項的壯舉曠古絕今,如果老天再給老爺子五百年,我覺得他能把水稻種到珠穆朗瑪峯上,,開個玩笑哈哈,,但是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絲綢之路的重構,和袁老有著極大的關係,有多少個斯坦國家不是在覬覦著袁老的沙漠水稻啊,,秈型雜交水稻在國內市場可能並不多見,因為國家早就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避免饑荒的發生,但是一旦饑荒到來,秈型雜交水稻絕對是救命的「核武器」。


我還真喫過。。。以前認識的人給我拿過一丟丟據說是大德魯伊的學生種的雜交水稻。

反正我是覺得難喫。。。。因為畢竟是追求產量和速度的糧食,口感特別像是我小時喫的那種機米。喫起來口感不好,粘性差,不吸水。

但是以上口感的問題不影響成熟時間短,產量高的優點。大德魯伊功在千秋。


說實話我之前也以為我們喫的就是袁老的畝產千斤的雜交稻。後來才瞭解到原來我們喫的跟他實驗搞的不是一個品種。當然現在依然有很多同學以為我們喫的是袁老的戰略糧食。

我們平時喫的是追求味道和口感的商品稻,口感好,味道香,但是畝產遠遠達不到一千多。

而袁老實驗田裡的是追求產量的戰略稻。畝產一千多,而且是在各種實驗條件下,真拿到地裏種可能達不到。優點是畝產高,缺點是味道差。

不能因為平時喫的不是袁老的大米就否定他的意義。它最大的意義就是特殊時期(比如打仗)可以讓你喫飽,雖然口感確實不咋樣。但是tmd都打仗了你跟我說口感。

至於口感,我網上百度了,普普通通。而且秈稻多種植在南方。平時喫的東北大米肯定不是。

袁老雜交稻有,但是佔比不高。畢竟不是特殊時期
豬肉味的,嘎嘣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