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做實體店的,感覺這兩年生意越來越難做。去年投了40多萬投了新店,今年虧本賣了。對市場的錯誤預判盲目樂觀,讓我現在負債纍纍,現在手裡還有一個店勉強維持。這邊一片哀嚎寒冬漫長,而反觀直播一次一次的刷新帶貨新紀錄,火熱朝天。實體店要被淘汰嗎?直播帶貨會一直紅火生存嗎?


我們判斷一件事情是曇花一現還是長期趨勢?要看事物的基本面。那電商直播的基本面是什麼?

第一,電商直播是否符合消費者的行為變化趨勢?

有句話叫「懶是推動社會進步的第一原動力」,電商直播之所以火,就是可以讓人購物更懶。以前網購需要仔細閱讀和理解一堆圖文資料,而直播可以試穿、試喫給觀眾看的,還可以互動,用語言跟客戶講,比單純圖文的溝通效果要好的多。

現在的人越來越不願意看文字,下沉市場尤其如此,因為不夠直接。相比圖文的信息傳遞方式,下沉市場的客羣更喜歡短視頻、直播這樣更直接的方式。而渠道和市場下沉,在全球市場成為潮流。

未來的消費者只會變得越來越懶,「雲逛街」也會成為常態。線上購物體驗將遠遠超越過去傳統的超市貨架式電商,今後,一個個直播間就是一間間網上店鋪,用戶看見感興趣的停下來、仔細瞭解一下,不感興趣就滑下一個,跟逛街一樣的,消費者只需要動動手指就有逛商場的效果。

第二,電商直播是否有助於提高社會效率?

過去,在線下也好,在電商商城也好,對於服飾、珠寶、美妝等需要深入溝通的產品品類,都只能一對一或簡單一對多的進行溝通,而直播則可以直接同時跟成百上千、幾萬個乃至十幾萬個潛在客戶同時溝通,溝通效率得到史無前例的提高。

同時,交易效率也顯著提高,李佳琦一場直播帶貨百,15秒賣出去15000根口紅,如果在線下,需要多少門店、多少店員纔能夠完成?

第三,電商直播是否符合技術變革的方向?

5G時代已經來了,這是一個萬物高速互聯的時代。5G給直播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5G可以消除卡頓,可以讓直播畫質更好,可以增強畫面傳輸的能力,技術上能夠完全能夠支撐直播的爆發。而隨著投入商用的 5G 網路普及以及未來 VR/AR 等技術的逐漸成熟,電商直播的體驗還會更加接近真實的逛街購物場景。

對用戶而言,有直播了以後,用戶在網上選擇選擇一個景區,一間民宿,是看看P過的精美圖片和精心拍攝的視頻就下單,還是進直播間看看實景再下單呢?買農特產品是不是從直播中看到原產地農場的生產過程再下單呢?買文創產品是不是在直播間看看工匠們怎麼生產出來的更容易刺激消費者下單呢?大多數人一定會進直播間的,這今後會是一種常態。

所以我們可以做出判斷,電商直播不會是曇花一現,而會是長期趨勢,也是互聯網電商的有一次革命。這又是一個洗牌的機會,如今公域流量的直播競爭白熱化,現在進入也還不算晚。

對於您的問題,實體店會不會被淘汰。我的觀點是不會,但要改變打法。而是要走線上線下結合運營的道路,也就是新零售模式。


是一個冰火兩重天的行業吧,萬物基於馬太效應。。。

不過,未來快手和淘寶那種土了吧唧的工廠帶貨和村頭帶貨,沒準會獲得相應的扶持和流量窗口。

相反,李佳琦這種直播模式,就真的只能讓李佳琦這樣的人做,一旦流量紅利結束,行業壁壘太高,一般人別說賺錢,進場都很難。

所以,很可能會變成惡性競爭(這次羅永浩帶貨,辛巴和薇婭整活兒就能說明很多問題)。

而且,全網最低價瘋狂壓榨供貨商的成本,賣的越多賺的越少,而且因為賣的都是化妝品、電子設備之類的東西,你買完折扣價之後短時間內就不會再買,反而讓商家自己的正常價格喫血虧。

而之所以我認為工廠帶貨和遍地帶貨有優勢的原因,一來是符合國家政策,一來一切一目瞭然又充滿故事性。。。最後,只要是貨真價實,這些代工廠、原產地的產品是真的,憑什麼會有人認為商家這種二道販子的提貨價折扣,能幹的過從工廠撈出來就裝箱的出廠價。

so,我個認為廠價帶貨,可能會成為我國很多代工轉品牌的廠家和特色農產品的傾銷入口,未來可能會收貨一次風口機會。

至於李佳琦那樣的直播帶貨嘛。。。散了散了,你有百萬粉絲嗎?沒有?那你攻不進去的


粗淺的一點思考。

------------------------------------------

直播帶貨目前存在且爆火的合理性,有幾點:

一,5g時代下的最受歡迎信息載體,即直接的實時視頻模式。

二,網紅效應及直播間的強互動模式、高稀缺性、快節奏感。

三,迎合人性最根本弱點,懶動腦、娛樂向、貪便宜。

---------------------------------

但它能走多遠呢?

我們先不看中間平臺和主播端。先看供應端和需求端。

供應端,主要看商家,取決於兩點。

一,利潤問題,二,供貨能力

利潤可以刺激商家的生產慾望,但即使有生產慾望也要有供貨能力來支撐。

直播帶貨這個事兒,正常情況下,更重要的是這個模式是否賺錢,而疫情背景下,更重要的是供貨能力,即生產、包裝、運輸。

先不看疫情背景吧。直播的利潤空間還有多大呢?

也就幾個高利潤率的品類會有可持續空間,如化妝品保健品。但也不能一直靠"最低價"銷售策略,品質和品牌最關鍵。

如果能在直播間買到比商場和其他渠道更便宜的,那其他渠道或將失去流量。

消費者不傻,知道了最低價存在,那面對平時的高價會讓人變得更理性,同時,低價也會動搖高價商品原先在市場已有的高端定位。

再看需求端

兩方面因素,一,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二,消費者的購買慾望

這裡更關鍵的是購買慾望。

疫情背景下,只能宅家刷網,流量確實增加了,但是銷售額呢?流量大,意味著銷售額一定高嗎?

若人們變得理性,明白了需要的東西不必多,必需品纔是最重要的,再怎麼樣都是活命要緊。那直播帶貨即消費主義陷阱的真相也將浮出水面。

疫情之下,當大家回過頭來,開始更關注馬斯洛底層需求,那就回到了生活本身,對高端商品的消費需求減少了。

而直播間高利潤商品,即奢侈品化妝品等其實也都是馬斯洛高層需求商品。

即便疫情過去,也會持續一陣子的低消費慾望階段。而前面也提到了,如果一直走"低價"路線,滿足了消費者需求,卻滿足不了商家高利潤需求。這條路也是死路。

tbc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