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碼字。

真說比爛,還真未必比得過它以後的電影。

無極最大毛病就是喧賓奪主。

電影的核心是故事和人物塑造。一個令人有共鳴的故事,一個令人有代入感的角色是一個好電影的前提。顯然無極沒有。

無極想用當時頂尖的技術手段和頂尖的演員陣容去主打。這是它最大的錯誤,而且這個錯誤的影響特別深遠。

無極可謂是開一代婚紗攝影流派藝術片之先河,給郭敬明等新生代導演以指路明燈。

這個貢獻是不可磨滅的。沒有無極帶頭,我們會錯過夜宴,滿城都是大熊姐,小時代等很多優秀作品。

真說單純比爛比弱智,它真不是小時代和上海堡壘的對手。起碼和妖貓傳是一個水平。

而且無極也有它的積極意義,正因為它的爛,催生了一個饅頭的血案,正式拉開了後世互聯網娛樂產業的高歌猛進。

哪怕我已經有十多年沒再看過這個小視頻和無極了,我還能腦補出圓環套圓環娛樂城等等畫面。這就是無極的貢獻。

所以說,無極雖然在爛這方面,其實並不是十分出眾,只是它是爛在了歷史轉折點上。爛在了中國導演對新的電影工業技術的最初試水階段。

無極本身會爛其實並不意外,也不可怕,甚至說很正常。它爛,然後它失敗了,我們另尋出路便罷。可惜,無極是2005年的票房冠軍,甚至碾壓第二名成龍的神話。

從此,我們一邊罵爛片,一邊送錢送票房的小時代,正式開始,直到吳京用彈簧牀接住了火箭彈,給地球安上了發動機的那一天,纔有所收斂。

無極作為爛片的幾位開山祖師之一,可能能力一般,但是他的徒子徒孫,真的很能打啊!!!

而這一切能都怪無極麼???它是爛,但這也是命運石之門的選擇啊。。。


其實看你從哪個角度去看,從某種意義上講,《無極》有它可取之處。

首先,《無極》是第五代、乃至中國國內影壇奇幻類型電影,不說開山鼻祖,至少也是很長一段時間裡不可多得的嘗試之作,而且手筆不小。

它幾乎可以類比《蜀山傳》,但凱歌比徐克更強一點的是,《蜀山傳》至少還有「前科」可以參考,而《無極》似乎是凱歌導演原創(可能我不清楚啊,清楚的盆友可以補充)。

而且它的概念,不說別的,比如裡面的地名和人名,比如崑崙、傾城、無歡、鬼狼、雪城……起得還可以,至少很「遊戲」吧,其實當時如果電影拍得再好點,再把它做成一個遊戲(好像真的做了),選不同的角色「崑崙、傾城、無花」,到不同的地方比如無花谷、雪城、北方黑暗森林去通關打怪,至少是一個不錯的遊戲設定吧。

它最大的問題在於導演,所謂成也凱歌敗也凱歌,因為概念好,也是導演陳凱歌想得好,而拍得不好,也是因為他,因為他——電影實現能力太弱了

電影是有技術門檻和實現能力一說的,有很多電影人想法挺好,實現能力卻很弱,所以只是一紙空談。

舉個例子,在片中有個萬(氂)牛奔騰的場面,稍微瞭解一點凱歌導演口才的人都能想像,這個場面在在融資階段,投資人在這位中國最能說的導演面前,一定被他這個場面給(說)震撼了,但實際實現效果怎麼樣呢?據說,當時初做製片人的陳紅,從雲南還是西藏給凱歌導演弄來了幾十頭還是上百頭氂牛,運到了雲南香格里拉,結果發現氂牛性格很溫順,不會像劇中設計得一樣「狂奔」,除非發生地震,那你也不能弄一場人為的地震啊,要是它地震也不跑呢?

這就尷尬了,結果上百頭氂牛的運輸勞民傷財,卻無一畫面能用。

如果稍微懂一點製作的話,比如一個西方製作人會怎麼來製作這種畫面,大家可以參考真人版《奇幻森林》和真獅版《獅子王》裏角馬奔騰的畫面,肯定是用CG嘛,這不代表凱歌導演沒想到,也是因為當時國內工業水準太弱,但這和一個導演/製作人的規劃還是有關係的,當一些關鍵畫面你連解決方案都沒有的時候,就匆忙上馬,這是不行的。

這樣一部對前期規劃、設計都非常依賴,花時間的奇幻類作品,臨開機了,換美術,你聽說過沒有?葉錦添就是這麼匆忙上馬的,之前為了國際化,請了日本的美術師、美國的作曲家,演員更是國際化,至少是亞洲化班底,不能說他沒有野心,但是……還可以把案頭工作做得再紮實點。

與凱歌導演相反的一個例子是另一位第五代大師——老謀子。

張導可能想法不一定比陳導強,你讓他想一個類似於《無極》的故事來,可能夠嗆,但是在實現能力上,張導絕對比陳導強,其實在劇組裡,權利僅次於導演的就是攝影師(指導),因為電影概念再好,最後也得一個個鏡頭來完成,有一些沒有畫面感和美術或攝影經驗的導演,在劇本和文字階段,經常是巧舌如簧、才思泉湧,但到了拍攝階段,傻逼了,因為每一個文字都要拍出來,有時你寫那麼多沒用,比如你寫心理活動有什麼用啊?用旁白嗎?

所以說,劇本和文學臺本(就是小說體)還不一樣,尤其是西方的劇本,其實主要分三個內容:

  1. 場景、時間(日戲還是夜戲)、內景還是外景;
  2. 場面和動作描寫,比如在什麼地方、什麼人,在做什麼事,甚至可以細化到走到什麼地方,拿起什麼東西,因為演員知道自己要到什麼地方,做什麼,而各部門主創也知道畫面裏會出現什麼因素,好在自己這個領域去關注這些細節。
  3. 臺詞,就是演員說什麼。

真正的劇本,外行人看起來很乏味,都是一些沒有「文學才華」的、具體的指導語言,閱讀「快感」肯定沒有小說來得強,小說是把你所有的感受和影視各部門的工作成果,都要用語言描繪出來,比如這個地方是什麼樣子?這個人造型如何,甚至他的動作(武打招數)如何?而影視,這些東西都要留給其他創作部門來實現,最後統一在銀幕或屏幕上給你觀感,比如《紅樓夢》裏會把每一個人出場描寫的花枝招展,《甄嬛傳》就是學它的,這給每個讀者(尤其是女孩子)很多想像空間。

而電影和電視劇,還用寫嗎?這個環節可能導演直接和造型指導去溝通了,而《臥虎藏龍》的外國編劇,每到動作階段,就寫「於是,他們打了起來」,剩下的工作就到拍攝階段交給袁和平指導了,很多劇在劇本階段都不會太過於細節的去描寫,至少不會到小說那麼細,你頂多寫王熙鳳顯得很犀利和霸道,但至於她穿什麼、戴什麼,會設定一個方向,但不會太細,因為後期這些主創可能也不會按編劇和導演寫的來,不然還要他(她)幹嘛?

所以,很多導演雖然文學功底相對比較好,能噴,能寫,但一落到拍攝,傻逼了,就得請一個很牛逼的攝影師來幫他實現。有時在劇本甚至分鏡階段分得好好的,到了現場,可能被攝影指導一下就推翻了,你設計了好幾個鏡頭,可能被他就合了,你能怎樣?

這就是影視和文學的區別,作為一個電影人(影視人),要更懂影視的規則,想拍一個東西,就要想如何把它實現,用什麼器材(攝影機和鏡頭)、什麼景別、色調色溫(現在大部分是後期處理了)、什麼鏡頭運動方式,演員如何走位,什麼時候用全景,什麼時候用中景,哪些臺詞用全景,哪些臺詞給特寫,哪些是戲用(特殊)道具,要不要給特寫?這些都是影視人要考慮的,而不是一個作家(編劇)可能會想到的。

回到張藝謀和陳凱歌這兩類導演的比較,也就是回到到「電影的實現力」這一話題上來。

張導因為是攝影出身,所以他知道如何把「蒼茫大地人的渺小」用鏡頭表現出來,所以就有了他和凱歌導演在《黃土地》裏的合作,而他作為一個攝影出身,可以說是「技術」出身,會用很多電影語言,你也可以說是鏡頭語言,來表達他的藝術,這些鏡頭和電影語言,如同一個作家的文筆一樣,你是池莉、還是王朔?亦或是魯迅?你的選題、文風、筆風,是什麼路數?這些方面,張導有他的優勢,所以他在《紅高粱》裏用了紅,《菊豆》裏用了染坊,《大紅燈籠》裏用了燈籠和建築,《秋菊》裏用了紀實和偷拍。

他也不是沒交過學費或遭遇滑鐵盧,比如他第一部武俠鉅作《英雄》其實也出現了臨場換將,而且是最重要的武術指導,但還好,他這鏈子掉得不是很厲害,最後程小東給他補上了,而他自己的強項——攝影、美術、色彩,依然輝煌肆意了一把。

而他在之後不再僅僅依靠攝像機稱為單一製作手段的作品裡,也就是更多加入了例如CG、物理特效等多元手段的電影裏,比如《十面埋伏》裏的飛鏢,《十三釵》裏的現代戰爭場面,作為攝影師出身的他,把控得就比同時代其他大部分中國導演要好一點,這方面,馮小剛導演也做得不錯,從《集結號》《夜宴》《唐山大地震》《芳華》看出了他駕馭其他類型電影的能力。

如果一言以蔽之的話,我個人認為陳凱歌導演的《無極》從概念和創意上不差,如果換了是張藝謀、徐克、甚至是馮小剛、程小東,實現出來的效果,都會比現在更好一點,而不會變成「一個饅頭引發的笑話」。

但話又說回來,《無極》最後觀感差,也不僅僅是因為視覺層面,其臺詞、內在覈心上,也是有問題的,只是創意和選題還可以,中國這種(玄幻)類型的電影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希望以後可以有人扛個大旗,就象《流浪地球》一樣,得有一個或一批會拍的人來弄。

擴展閱讀:

導演書屋:囧媽不囧?

zhuanlan.zhihu.com圖標導演書屋:長安十二時辰,離封神一步之遙?

zhuanlan.zhihu.com圖標導演書屋:秦漢時期的《阿甘正傳》?

zhuanlan.zhihu.com圖標

我在類似問題下回答過,無極死於裝逼,矯揉造作兩個小時不知所云,胡戈用一個饅頭就搞定了。劇本和演員表現一塌糊塗,白白浪費了美輪美奐的背景和攝影。


滿城夜宴聊至


有些電影在當時是爛片。

有些電影永遠是爛片。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