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韓國玩一趟你就知道了。

真的是天天有泡菜,頓頓有泡菜。

你肯定以為是我們吃得差,只能吃泡菜。

不是,他吃烤肉,要擺幾碟泡菜。

吃人蔘雞,也要擺幾碟泡菜。

吃火鍋,還是要擺幾碟泡菜。

吃石鍋飯,吃麵條,都要擺幾碟泡菜。

早餐,泡菜。

午餐,泡菜。

晚餐,泡菜。

去任何一個地方吃飯,不管吃什麼,先上幾個泡菜碟子。

老闆還得吹逼,韓國人評價一個餐廳先看泡菜好不好吃。 你們嘗嘗我的泡菜是不是最牛逼。可我特么吃起來都是一個味兒!

所以,韓國人就是在泡菜缸里腌入味兒了,你說泡菜不是他們發明的好比說他們不是爹媽親生的。你當胃癌率世界第一是白給的嗎?


前幾天無意看到韓國小學生午餐晒圖,這個韓國小學生午餐圖片讓我「大開眼界」。

在這一張張看上去色彩豐富的圖片里,全是鹹菜泡菜的腌製品。

我完全無法理解給小學生提供這樣的食品居然也堂而皇之拿出來炫耀的目的何在?

難道讓孩子們稚嫩的腸胃提前經歷大量亞硝酸鹽的腐蝕也是一件好事嗎?

可能大家還不知道,韓國是全球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國家,這與韓國人喜愛泡菜絕對有密切的聯繫。

(來源:澎湃網)

現在問題來了,韓國人為什麼喜愛泡菜?

原因很簡單,撇開文化、傳統的因素不談,韓國人酷愛泡菜主要還是新鮮蔬菜供應相對匱乏,導致韓國人只能選擇泡菜這種可以長期保存的腌製品。

2017年韓國人均蔬菜消費量是197公斤,而同期中國人均蔬菜消費量是377公斤,14億人口的中國蔬菜人均消費差不多是韓國的2倍!

韓國是東亞發達國家,人均GDP是我們的3倍,為什麼人均蔬菜消費量卻遠遜色於中國?

因為中國政府的菜籃子工程。

這個菜籃子工程時間跨度長達32年,在歷屆政府不懈的努力下,中國才從一個蔬菜匱乏的國家一躍成全球蔬菜最豐富的國家,32年艱辛努力取得輝煌的成就——人均蔬菜消費量穩居世界第一!

上個世紀80-90年代,蔬菜供應是困擾北方地區居民的一個老大難的問題。在那個時期,一到冬季家家戶戶都開始囤積白菜與蘿蔔,一樓住戶挖地窖囤積,二樓以上住戶就將白菜堆積在陰暗的角落裡(或者樓道里),房間堆不下就將白菜(或者蘿蔔)做成腌白菜(或者腌蘿蔔)。

整個冬天,北方居民就靠這些囤積的白菜與蘿蔔生活,因為蔬菜品種實在太單一,所以那時人們發明出各種方法來囤積其他品種的蔬菜。

比較典型就是將西紅柿熬成醬,裝進玻璃瓶中密封保存,這種方法擴散之後讓玻璃瓶成為搶手貨,甚至醫院裡輸液後的吊瓶也被無數人爭搶。

為了解決北方居民蔬菜匱乏的問題,1988年中國政府正式提出菜籃子工程。

所謂菜籃子工程就是由中央統一部署,地方由市長直接負責的農產品供應鏈建設工程。

大致就是這樣的路線進行建設——

解決短缺→四季常新→注重質量→吃得放心→標準化生產

按:中國菜籃子工程不僅僅只是針對蔬菜這個品種,是涵蓋肉、蛋、魚、菜、果等系列農產品供應的一個巨大的工程。肉、蛋、魚農產品就不展開了——其實,中國淡水魚養殖也是一個很逆天的奇蹟,中國每年養殖水產產能超過5000萬噸,全球佔比超過60%。

經過幾屆班子輪流接力,數十年艱苦奮鬥,久久為功,才有今天菜籃子工程的偉大成就!正是因為我們菜籃子工程基礎紮實,所以即使今年爆發新冠疫情,全國各地也能保持農產品供應充足。

其實細數改革開放40年,中國政府開展的民生工程還有很多——南水北調工程、西氣東輸工程、防沙育林工程、希望工程、覆蓋西北地區雨水工程、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新農合、扶貧攻堅工程……

每一項工程貫穿時間都以十年以上計;

每一項工程都惠及千家萬戶;

所以,我們生活里看起來很平常的事物——也許是一盤青椒肉絲,或者是一份拍黃瓜,在其它國家可能就是一種奢侈品。

至少,人均GDP是中國3倍的韓國,他們只能面對一盆子五顏六色的亞硝酸鹽;

而在中國,不管是南方還是北方,不管是冬天還是夏季,我們都有肉、有菜,有新鮮,有健康!

原文首發微信公眾號,更多深度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貓哥的視界、貓哥的世界

原文閱讀:原創 | 從泡菜到蔬菜:14億人人均蔬菜消耗量怎麼做到世界第一?

相關閱讀:

原創 | 緬甸軍事政變背後的大國身影

暗戰:與拜登政府的博弈


大國永遠不懂小國的悲哀

記得十多年前,央視引進的一部韓國歷史電視劇"明成皇后"。朝鮮高宗的父親,大院君說的一段台詞"我覲見清國皇帝,乘馬走了幾個月才到紫禁城下,坐了一天的轎子才進入到皇宮大內,(而我們的景福宮忘了內容,大致意思就是短短几步就能從這個宮殿去哪個宮殿,比起紫禁城不是一般的小。)見到清國皇帝。我就想我們的三千錦繡河山,從南到北幾個月就能走遍全國的山川河流,而清國從南到北,從東到西我此生都不能乘馬遊覽過來。西夷咬清國一口只能掉小小一塊肉,而咬我們一口就是亡國啊!!!這就是小國發自內心的悲哀。大國只要不死透,緩過勁兒來依然能找到自己的國際地位。而小國輸不起,這也是壬辰戰爭後韓國尊稱明國為再造父母。也是近代日本不停的賭自己的國運。


打個比方,如果你家裡有很多玩具,都是爸爸媽媽給你買的,有便宜的有貴的,有人跟你說你哪個哪個玩具不好,你不會覺得有多難過。但是如果你家庭條件不好,只有一個玩具,還是家庭條件好的小朋友來你家玩遺留下來的。當有一天有人跟你說,你這個玩具是別人的,不是你的。你會怎麼辦,因為自卑,你會辯駁:這就是我的,不許你說他是別人的,這是我家的,屬於我的,不許你亂說。你甚至還會為了這個事情生氣,因為你內心的自卑被別人戳穿了,你心裡其實知道他不屬於你,但是你自卑加嘴硬,就是要糾結,甚至視圖蒙蔽自己欺騙自己。然後把這個玩具當成了自己的信仰,不允許別人去議論他,因為他怕,他怕當有一天這個玩具被人要回去了,自己就沒有信仰了。

就這麼簡單!


大國永遠不懂小國的悲哀。

茶道文化起源於中國,因為宋朝成為貪污腐敗的象徵,在明朝說廢除就廢除,並且不久就形成新的茶葉文化流傳至今,而日本對於茶道卻如數家珍。

【宋時期,中國的茶道文化發展到巔峰,一套茶具價值連城,官員的之間的賄賂都是用茶具。在一些官員中,一小杯茶,需要上百人製作,以及複雜而沒有卵用的儀式感,奢侈至極。】

日韓天天宣揚自己的服飾文化,恨不得所以影視作品,演員都要穿一次傳統服飾。對於我們來說,大多數中國人對於中國的傳統服飾卻並不是很在意,因為我們知道,我們有許多能代表自己的傳統服飾,秦,漢,唐,宋,明每個時代的傳統服飾都是我們自豪的象徵。

育碧出了一款冷兵器的格鬥遊戲,名為榮耀戰魂,其中有騎士,維京,日本,中國這幾個陣營,韓國網友抗議育碧應該出一個韓國陣營,結果人家一問韓國有沒有什麼能代表自己的特色武器和盔甲,結果韓國網友不吭聲。反過頭攻擊日本陣營的武器已經招式都是不符合歷史,許多招式動作明顯是中國傳武招式。而中國玩家對於此並不關心,他們像育碧推薦全國各地的兵擊俱樂部,只要育碧想就能做出幾十款中國代表意義武器英雄。

韓國曾經的偶像文化的確席席捲了半個世界,包括俄羅斯許多姑涼都痴迷於韓國帥哥,然而這種文化卻不能代表韓國,日本不久就搞出了自己的新偶像文化,中國在限韓令後,自己國家的偶像文化也搞得有顏有色。

【韓國偶像文化就是明顯的產品式,甚至有一套說法,再火的韓國偶像也火不過5年。而日本最初的偶像文化類似於我國的飛輪海,五月天,以歌曲以及偶像本身實力為主。被韓流衝擊過後,逐漸變為販賣夢想,塑造人設,不同的偶像團體服務於不同的人群。】

所以韓國一直在尋找能代表自己,而且不會被輕易動搖的文化象徵,僅僅是一個韓國泡菜是不夠的,他們想方設法剽竊,是因為他們真的找不到自己獨有的文化,連現在泡菜這根唯一的稻草都可能被中國不經意的搶走,他急了。

對於中日韓關係,有一個重要拐點,就是明朝萬曆時期抗倭援朝戰爭。

【朝鮮宣祖李昖

1567-1608年,宣祖是朝鮮王朝第一位以旁系子孫入主的國王。他在位期間,朝鮮終於完成了長達二百年的宗系辯誣,使得明朝將正確的朝鮮宗系寫進了《明會典》。宣祖一朝,功臣同士大夫間的「士禍」已經消弭,但是士大夫間的黨爭正式爆發。宣祖二十五年,日本豐臣秀吉發動了對朝鮮的侵略戰爭,史稱壬辰倭亂。此戰中朝鮮軍隊一觸即潰,依靠明軍的援助才最終擊退日軍,朝鮮長期感念在心,稱之為「再造」。宣祖曾經提出了著名的「孝子說」,將朝鮮比作中國的孝子,將日本比作賊子。這次戰爭,朝鮮損失慘重,軍隊陣亡七萬人以上;人口減少約兩百萬,大多死於戰火。戰爭導致朝鮮朝廷的壓力越來越大,為後期的三政紊亂埋下伏筆。

而日本,如今NHK官方記錄片,說這是日本第一反擊,表明了日本一直以來被動挨打的結束,是導致明滅亡的直接原因,也為後來日本入侵中國提供了可能的依據。】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