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邀,如題。

人要長大,從客觀層面上說,這點是毋庸置疑的。換句話說,時間在流逝,時代在變換,我們無法使時間停滯,我們不得不長大。但這並不意味着,我們的長大完全是被動的。當我們學到的越來越多,知道的越來越多之後,內心的價值觀被塑造了起來,不論是主觀還是客觀社會都會賦予我們更多的責任和使命,我們不在只屬於我們,我們的生活有了高於小我的價值追求,或者說我們有了自己的奮鬥目標與方向,我們主動地使自己成長了起來。

長大又往往意味着孤單。人天生喜歡與同類相處,這點類似於化學中的“相似相溶”原理。孩提時代我們懂得的少,價值觀未成形,可以和周圍其他與我們同類的天真的孩子們愉快地玩耍。但隨着成長,價值體系越來越成熟,越來越具象,周遭與我們心靈價值觀契合的人就會越來越少,我們就會覺得朋友越來越少,越來越孤獨。成長就好像一個篩子,越到最後東西越少,但是一旦留下來,就是我們想要的,或者說我們所追求的。所以長大與其說是孤獨之旅,不如說是淨化之旅。


說實話你問的前半句,說明你還是小孩心性,爲什麼長大這個東西從人類誕生到現在也沒有人能給出解答。

首先,越長大並不是越孤單,而是心態的轉變,可以一路同行的人越來越少,分叉口越來越多,有些人甚至匆匆一別就是永別(此生不見)。在一次次離別中習慣了也不敢再去付出太多的感情(友情、戀情),自然就形成了所謂的自我保護,也就越來越孤單。

其次,小時候可以肆無忌憚的說任何話,因爲你知道父母在身後。長大了你知道的越多,遇到的越多,懂的越多,當然父母能幫到你和給你庇護的地方也越來越小,懂得了什麼是明哲保身,懂得了什麼是事不關己,更懂得了什麼是量力而爲。

一些事你不敢對別人說,而不是不想說,因爲你不知道他可不可信,不知道說了會對你造成什麼樣的後果。所以在我的理解中孤單是迫不得已,而不是心甘情願。

以上僅代表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我能說我們不得不長大嗎?人生本來就是一個慢慢成長的過程,越長大,你會發現,身上的擔子越重,在經過世界的洗禮後,慢慢就不會想這個問題了。

至於爲什麼越長大越孤單,可能是慢慢長大,懂得把事情憋在肚子裏,發現志同道合的人少了吧。


越長大越孤單,是一種感覺。越長大越會明白,孤單是成人的常態。大人的世界需要克服自己的孤單感,團結志同道合的人,這樣路上有同伴有同夥纔不會孤單。


不長大怎麼會有不負韶華的經歷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