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做過計劃,長期計劃,短期計劃,但是實現的少,而且有時並不是我需要的,而有時是我想不出來給自己哪些計劃。當看到別的人每次都會列出自己這一天,這一個月的計劃並且完美的打上勾勾,我就會很羨慕,羨慕她們的生活方式,感覺很有意義很精彩。自己的一天卻是不知道怎麼的就沒了,很浪費時間。而有的朋友會告訴我說不需要給自己條條框框,計劃趕不上變化,順著心走就行了,就像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一樣。所以我就很困惑了,畢竟現在二十多歲的階段不尷不尬。


xy

我曾經也在這個問題上很困惑,現在我的原則是:讓心決定去哪兒,用理性決定怎麼去。

不要讓一時衝動和執念迷失方向。

剛來矽谷的時候,發現遍地都是機會,今天想做人力資源,明天想做傳媒,後天想創業,每天都很激動。或許這就是人性,看到新鮮的東西就會去展望前景,會想像自己功成名就的樣子,會興奮。一鼓作氣,滿身的幹勁,披荊斬棘,無往不勝。之後,更大的困難會到來,可能是無聊了,可能是資金壓力,可能是太多艱難險阻,這時候會陷入一系列反思:這個領域有沒有前景,這個職業適不適合我,這個行業是不是健康等等來懷疑當初的選擇。

後來發現沒有特別的背景,在矽谷還是做技術最賺錢,仗著之前做過計算,就刷刷題,研究研究演算法,學學機器學習什麼的,做了一陣子碼農。在同事面前偶爾炫技、很快學會新的技術、證明女生在這個圈子也不弱等等有點成就感的。但是我也不熱愛做技術,坐在自己的小角落埋頭苦幹似乎也不是我想要的,因為氛圍、圈子和執念,當時我選擇了這條我並不熱愛的路。

萬幸,一些機緣巧合,讓我做回了我喜歡的事情,之後的每天我覺得都開心很多,也順利很多。所以我覺得,跟著心,順其自然地選擇想要走的方向和目的地很重要,不要勉強或委屈自己,去往不想去的地方。

也不讓「順其自然」成為偷懶的藉口。

我覺得很多時候「順其自然」是一個陷阱。最深刻的教訓是大一準備GRE的時候,我當時想著,只要一有時間就背GRE單詞,大一的暑假,我的紅寶書背到list10。計劃是執行力的監護人,之後我開始每天精確到十分鐘的計劃,所有事情的進展都好很多。

或許這也是人性,懶惰,而且會給自己的懶惰找藉口。賴牀的時候想著多睡五分鐘可以有更高的效率,貪喫的時候想著不偶爾喫頓好的會的厭食症,不想運動的時候想著今天走了一萬步也算是運動過了。

這些算是我從過往中學到的,順其自然地選擇目的地,有計劃地到達。


在我很迷茫的時候,我曾經很認真的想過,如果我能夠回到過去我會幹什麼,也許是買彩票,也許是向喜歡的女孩表白,也許是讓曾經自己做過的丟臉的事情,不再發生,然後在改變後自己會怎樣,怎樣,想到高興的時候也會想出聲來,但我畢竟不能回到過去,所以也只是想想,但後來我發現,過去的事情讓我發笑的時間越來越多,改變後自己編的故事越來越不「美好」,這時我才發現,如果我真的能夠重來的話,我還是會選擇我現在的人生,不會跟喜歡的女孩表白,不會買彩票,該丟臉的事還是會做,因為啊,正是那些過去的事情才組成現在的我啊。

.................分界線................

我覺得人生還是順其自然的好,計劃什麼的,就好像給自己編了一個固定的程序,只能照的程序走,沒有一點點的期盼,


謝邀,我認為人生做計劃更好,每天有意義,有價值的生活,去實現更高的目標,成為更好的自己,不是為了成為一個社會機器的螺絲釘,而是為了leading out,讓你心裡那個最好的自己走出來。


還是要有計劃比較好,我一直都在給自己定計劃有時候會很難受,感覺自己把自己活累了,活的不像自己,有時候很想放棄,想隨波逐流,但過了一小段時間會感覺自己很頹很喪又回歸到計劃中的生活裏,所以還是要有計劃比較好,不然會活得糊裡糊塗的,雖然開心但是開心是短暫的,沒啥幸福感可言。


我覺得吧,做計劃更好吧,因為我是一個比較喜歡做計劃的人,有時候計劃趕不上變化,會被一些事情打亂,但是很多時候一切都是按照你自己的想法來的,哪有那麼多突如其來的事情,只是一切剛剛好,所以計劃能有效的防止措手不及


人生的大目標順心而行,例如,你喜歡什麼專業,你想做什麼工作,這相關你的生活幸福感。

確定好了大目標就要制定計劃去行動。

計劃可以是一個月的,一週的,甚至是今日計劃,目的是使用計劃去達到自己的目標,讓當下的生活充實且有意義。

總之,無論你做出了什麼決定,你都要落實到行動中。計劃的最終目的就是讓你的目標更有實施性。


我的部門經理給我講過,從你的目標往回推你的計劃。如果你沒有計劃那就很輕鬆了。我也不知道什麼叫做計劃,很想見愛豆一面,很想買一臺喜歡的車,算嗎?如果算,那我現在每天攢的錢都是在靠近目標。


計劃肯定是要有的,但是也要注意靈活,不能死板。推薦書籍《一生的計劃》、《九個步驟實現你的夢想》,可以去看看,都是國外的書。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