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能源汽車除了續航能力大家普遍關注外,它的充電時長目前有多快?


電動汽車的續航和充電須依據電池容量和充電方法來計算,直流充電是直接給電池充電(電流較大

),交流充電是給車載充電機提供一個穩定的電源(電流較小),讓車載充電機工作充電。

以純電動的北汽EV200為例,電池容量26kWh,

使用30kW的直流樁(國標)充電,電壓為直流500V/75A(Max),750V/50A(Max),輸出電流60A,充電是恆流充電,在軟啟動過後以最大電流給電池充電,充入電池容量的80%之後電流降到最小值,到充電結束,也就是特斯拉等直流充電中宣傳中的半個小時充到80%,總充電時間在1個小時以內。

使用7kW的交流樁(國標)充電,輸出電流32A,轉換率80%,計算方法可以簡單是26kWh/7kW*0.8,結果4.6多,原理上就是電池從0到充滿的時間,然而實際充電中電流不穩定達不到32A以及並不會完全耗完電才充電,或者不同汽車的BMS系統影響,現實充滿(BMS提示充滿)時間為3-6個小時。

充電過程並不都是按照原理實現的,使用交流充電影響因素比較多,比如很多車型的交流充電口最大電流為16A(充電時間增加一倍),還有裝了7kW的充電樁但是實際電壓不到200V,都對充電時間有較大的影響。

很多新能源汽車出廠配的1.8kW適配器,充容量為20kWh的車足足要充一天一夜也是常有的。

所以,宣傳中的充電快、僅限直流充電。


充電時間多快,這個還是要取決於車輛電池參數當時的狀態,以及充電的方式,充電樁的功率等等。充電的快慢算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並不能一概而就。整車廠可以放開充電電流曲線,一個勁的往電池包裡面灌大電流,實現快速充電,但這種方式卻沒人會這麼做,因為不可取,對電芯傷害很大,也存在非常大的充電安全問題。所以,一個合理的充電模式跟電流曲線,能適合當前電動汽車的電芯能力,是最好的。

先看當前的充電速度究竟有多快?根據報道,保時捷有800V的超快速充電,15分鐘可以完成80%的充電,真的是有充電四分鐘,行駛100km的快充能力。這裡程雖然趕不上加3min鐘的汽油等同跑出來里程,但已經足夠快了,國內目前還沒有電動汽車受得了這麼快的。

在看下充電樁的功率。充電樁功率的大小也影響了充電速度。充電方式有慢充、快充、超充等,實際上就是充電功率的差異了。7kW的交流慢充樁合適家用,有固定停車位的家庭,晚上回家慢悠悠充到隔天早上上班,足夠使用,一點都不用著急;直流充電樁有30~120kW的,大電流充起來就是爽,又快還想再快點,這種一般在公共場合適用;超充就是高功率了,如180kW/240kW,要趕上保時捷那種超充速度。

接下來瞭解下充電電流曲線。充電速度快並不是就是好。為啥呢?充電速度快實際上就是充電電流大,大家也經常聽到,快充充起來沒有慢充充的飽,快充實際容易傷電池,諸如此類的說法挺多。確實如此。常見的電池充電方法是將恆流與恆壓相結合進行充電。在充電開始階段先恆流充,大電流快速充電;待單體電壓升到預定閾值進入恆壓充電,降電流,用小電流充電,避免浮充,讓電池充的更飽滿。這種充電電流曲線控制方式也就意味充電的整個過程時間會變得更長,所以一般廠家都喜歡拿前30%~80%充電用時30min來宣傳充電有多快,因為這個過程充電電流比較大。

當然,還有一點,就是充電究竟能多快,還要看電芯的承受能力。畢竟充放電是電池的化學反應,反應的劇烈程度,對電芯使用安全還是有很多指標要求的。通過提高負極材料對鋰離子的接收能力,來改善充電的穩定性與控制發熱量,對電機的材料特性還是有很高的要求。

以上,簡單描述了充電快背後隱含的一些關鍵要素。電動汽車的用車體驗,挺重要的,除了充電快外,另外一個就是充電樁鋪設的密


我一個同事前不久剛買了一輛BYDE6,我們還在一塊兒算了一下,這款車大概充電8到10個小時就能充滿吧,如果按每小時2度的話,那就是20度電,這樣算下來比燃油車要划算得多。


直流充電目前大部分都在1小時左右,冬天天冷電池能力降低,2小時左右,

交流充電一般5-10小時。


之前一些地方法規要求快充0-80%要小於0.8h,所以這個一般是快充及格線;慢充我瞭解的是充電樁一般12h左右充滿,隨車充電槍處於安全考慮一般會限制充電電流,慢的可能長達30個小時。

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與充電樁的kw數有關,理論上:

24kw充電樁,每分鐘充電0.4度電,一小時充電24度。

推薦E充站充電樁APP,掃碼註冊現在有活動,有充電問題疑慮,可以私信我,希望對你有幫助~

http://web.e-chong.com:8080/Register/h5_2017_activity/landing.html?bjpromotion=huaxibei_82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