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最近才接觸到《奇葩說》這個綜藝的小粉絲,一開始看的時候,覺得裡面的辯題、選手的觀點都很有意思。但是短時間內大量的看了這個綜藝,以及知乎上的評論之後,我感覺思維變得混亂,開始找不到自己的看法,也會很容易認同別人的看法,覺得每個人都有道理。


看奇葩說時間長了,會有一個感覺,好像裡面的導師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個框架,什麼東西來了,從框架里一過,論點論據論證就都出來了。蔡康永的人間真情,薛兆豐的經濟至上,李誕的個人優先,陳民的兼愛天下。。,這些已經是他們人生思考的底層架構,是他們行走世間的行動指南,只要他們自己的邏輯能夠自洽,他們就會一直那麼說那麼做下去。那麼這些框架有錯對的區別嗎?沒有。框架只有好壞,只有高低,沒有對錯。借用佛家的說法就是大乘也度人、小乘也度人,只要不害人,就是世間好佛法。所以在你看來每個人說的都有道理,每個人說的都對。

那麼聽了這麼多說法,我該信誰,我該怎麼做呢!我認為是想怎麼做就怎麼做。聽了一期辯論,睡一覺,第二天起來問問自己我想怎麼做,我被誰說服了,我可以參考誰的意見。重點是做事之前自己已經打心底相信了那些理由。我燒了畫,我不後悔;我丟了貓,我不糾結;我誰都不救,我問心無愧;我兩個都救,我無怨無悔。

做事情其實只有一個考量就是邏輯自洽,今天你說你是一個自私的人,明天不要怪我見死不救;今天你說你是一個經濟至上的人,明天不要怪我和你吃飯AA制;今天你說你是一個兼愛天下的人,明天遇到大災難你不要一毛不拔;今天你說你是一個溫潤純良的人,明天不要讓我看到你背後一刀。

做的事多了,積累的閱歷夠了,你也會形成你自己的框架,你就會對那些辯手說,你說的都對,但我要按照我的方法做。


年輕的時候,由於你所見,所感和所經歷的東西並不太多,所以的確會容易被帶著跑,因此建議你記住以下幾條公式用於面對奇葩說以及其他場合的一切。

第一,相信事情發展的大概率固有邏輯,而不要被一些辯論生造的「遙遠的哭聲式」邏輯所影響。事情通常發展會有其固有的邏輯,有因必有果。這個事情本身的邏輯是怎麼樣?並不會因為你的看法改變而改變。

第二,但凡辯手說「我要,我想」的時候,後面你就不用再聽了。因為辯論題目並沒有針對他個人來提,因此所有的論點都應該放之大部分人皆準,他一個人想要的特殊狀態並不具有說明力。比如,我覺得婚姻就是一輩子。(七年婚姻支不支持,董靜)其實按常理你也知道,離婚結婚是每個人的自由,不是你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即便你想是一輩子不離婚,你也不能把這一條強加給大家。所以所有的我想和我要後面的部分都不用再聽。

第三,所有所列舉的詩歌,戲劇電影的片段都不用再聽。之前起幾期,尤其是肖曉,特別喜歡搬齣電影中的一個環節來說明什麼問題。你要知道一個事情之所以在戲劇電影影視歌詞當中出現,就是因為那不是生活中的常態。因為梁山伯祝英台在生活中沒有我們才歌頌他,如果生活中滿是梁山伯祝英台,那有什麼好寫的?

第四,緊扣題目,知道題目在問什麼,不要被情緒影響。有的人論證了半天很動感情,其實沒有在回答題目,只是在用情緒爭取你的支持,這種情況下要特別留心。比如,年輕人不能要父母的資助,年輕人的拮据是社會造成的,社會應該創造更多的機會讓年輕人不拮据,在大城市結局的年輕人應該去中小城市發展。(儲殷,剛畢業的年輕人生活拮据,該不該啃老?)這就是典型的沒有回答題目,光訴諸感情,辯論題目正方選正,反方選反,他的意思是正反,這個題目根本不該出現,這是社會的責任,那你不要來參加比賽啊。

第五,注意分辨哪些問題是常態,哪些問題是特例。信常態不要信特例。每個人都會舉自己的生活經歷來說明問題,多比照自己的生活比照周圍人的生活,想想他們的例子當中哪些是極端特例,哪些是生活常態?比如傅首爾教育孩子所得到的教育經驗屬於常態,但一個年輕人大學支教,在某個學校里當了半年老師,所得到的教育經驗就屬於特例。

最後,不要輕易因為這個人好笑改變自己的立場。你是來投票站觀點的,你不是來聽相聲的。你可以喜歡這個人的風格,沒錯,但你應該有自己的想法。


他們都是說話圈的龍鳳,人中翹楚,只在極少數片段里不小心露出 內心與持方不同 的尾巴。

這是在搶票的競技辯論,不是三五知己深度交流的紀錄片。

因為比賽,所以刺激,所以好看。

觀眾點進去圖一樂者,不是匹夫,就是高人。

少年看節目時,不必急於學習說服技巧,不妨先學場上諸公的信息提取、改編再創造之能力。

少年得開啟思考,而不是放棄思考 將這任務交給辯手 只等結束自悟。節目結束時一切都晚了,你只會記住三辯的幾句空談與導師的形而上論。那是別人處心積慮爭奪選票的工具,沒有參悟的意義。當然,在娛樂節目中開啟思考一定是極痛苦的。

你不妨多想想,為何別人手握一本書,看了三天後就把其中最深刻的觀點融會貫通,引以為佐證自己持方的工具,甚至藉此揚名、賺金。

他一定不會是細讀一字一句,而是迅速翻越收斂。這種閱讀模式與少年從小養成的閱讀課本的習慣大相徑庭,但它該被少年學習並掌握。

你不妨再想想,為什麼同樣的童話、名人名言、小故事到了別人嘴裡,就被改造成另一件與持方息息相關的事,為什麼同樣的武俠小說、電影別人看完居然能提取觀點儲存以備將來。

這一定是刻意的訓練,在他們的思維中,這一定早已變成不費力的習慣。這是少年該學習、不求速成掌握的東西。

經濟學在我淺薄的認知里,最偉大的創造其實是一句很普通的話。「大家說數不說理,說理都有理」。

少年看節目時,可借用這招式來化解猶疑。

首先是將自己當成辯論的某一方,在每一位站起時都當成是自己的敵人。為了對抗而對抗,這是一件娛樂自己且鍛煉自己的事。

而後,化身為對方。對方通常會說三個點,少年需思考對方每一個觀點背後的收益與戰場,思考對方每個點的目的是什麼。然後思考對方是否有漏洞,你是否能替他彌補,如果你想取得他所期望的收益,你是否可以想到更有效的觀點來替代他。為了站一起而站一起,這是一件救死扶傷的消遣事兒。

最後也是最難的步驟,你要抽離自己,回歸觀眾。不要想最後你會站哪一邊,而要想你會各自給雙方打多少分。雙方都有理,所以道理不重要,重要的是數,分數。某些辯題下,少年還要歸納總結雙方的陳述,自己內心劃定區域放置雙方觀點下適用的情形。這一步,是超脫,是每一集里馬東東在做的事。

比如少年看完最新的「要不要告訴孩子家裡不富裕」,你需想到:

正方有道理呀!把孩子當成家庭成員之一,與他探討家庭的關鍵問題,這既是應有的義務,也尊重了孩子,甚至會治癒啟迪大人自身,這太棒了!以後如果是正常家庭,擁有健康家庭關係的小孩就要這樣做。

然後你需想到:

反方有道理啊!貧困會侵蝕思維,會傳染甚至遺傳。家長應該阻擋在貧困與小孩之間來保護他,這沒問題啊!以後如果是單親家庭,或者孩子跟著爺爺奶奶過的 家長不在身邊的 有些敏感甚至自卑的家庭里就要這樣做。

辯論並沒有畫出圈子來安置持方,因為它是競技是零和博弈。畫出圈子安置持方的,是觀眾。

這很殘忍,它會壓在少年肩上。


其實奇葩說對於我來講最大的價值,是告訴我同一個問題可以有不同的角度來看待。沒有哪個問題是非黑即白的。題主目前意識到自己這容易被誘導,是一件好事呀,以後在生活中也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對任何一種言論偏聽偏信。

奇葩說和曾經的知乎其實在某種意義上高度雷同的。比如曾經的知乎,很多熱門問題底下的高贊答案通常都是從不同角度闡述的。我之前在知乎答題的時候,會先大概瀏覽一下其他人的答案,如果角度都差不多,我要麼就不回答,要麼就想辦法挖掘一個新角度來回答,如果我說的有理有據邏輯自洽,通常也會得到很多贊。

當然現在的知乎不行了,我挖掘一個新角度,大概率會被噴子噴到關評論。


蔡康永好像在這一季開始的時候表達過類似的觀點,原話不記得了,大概的意思是他希望從奇葩中去獲取一些生命力。

很容易被語言誘導我覺得是一個很好的開始,看到有很多答案給了你培養獨立思考的建議,我覺得都說的挺好的,但是能夠感受不同的觀點是一種難得的特質,保持這種特質能夠讓你真正的走向獨立思考

首先,為什麼你會覺得自己在看奇葩說的時候很容易被引導呢?因為聽者缺乏足夠的情景積累,而說者的論述很多又是相對抽離的。之所以這些辯題有這麼大的討論空間就是因為選手和觀眾可以不斷地為辯題置換討論情景。每個情境下去論述自己的持方當然就是合理的了,比如【老媽瘋狂追星,我該不該阻攔】這種題目,你可以置換的情境就可以有:追求和諧家庭環境的子女、為媽媽身體著想的子女、類比當下飯圈瘋狂應援的情境、媽媽追尋獨立自我的情境。你把這些情境單獨拎出來討論辯題都是成立的,雙方需要去討論的就是出現這些情境的概率以及合理性。為什麼宋丹丹在這個辯題中擁有極其堅定的立場?因為她腦海里能夠構建一個非常生動的追星場景,那麼這個辯題對於她來說一點都不抽離,她已經對「瘋狂追星」有了非常負面的定性。而黃執中做的其實就是在深化這種負面追星的場景。後面李佳潔有為正向的追星正名,但是很可惜,功底不夠,構建的畫面比較薄弱。

在奇葩說大部分辯手都在對抽離觀點進行論證的時候,比的就是誰能構建更好的畫面。這個時候作為聽眾的你由於相關經驗(論點相關的情景)較少,是否認同這個思想就全靠辯手如何去給你構建這個情景了,誰構建的情境能夠讓更多人理解誰就能獲得更多的票數(歐陽超除外)。

如果隨著你看到的、聽到的、經歷的越來越多,你就能在看到辯題的時候給自己構建多維度的、穩定的情境,這個辯題討論的主體會是誰?發生這種抉擇的概率會有多大?這個持方會不會是一種最優策略(應然層面)?這個持方是否具有普遍意義的合理性?辯手的觀點這個時候拋出來你就突然會有很多維度的衡量標準,這個時候立場就會變得相對穩定桿起來。

回到最開始的,我認為容易被言論誘導是好的現象。容易被言論誘導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就是現在的你可以接受更多的可能性,不管多麼奇葩的觀點(當然我覺得第七季的奇葩說已經很不奇葩了)在你這裡都有存在的可能性,這些存在的聲音在大部分(你的視角)來看是奇葩的,在他們的視角就是非常合理的。而一個看似擁有穩定立場的人他們可能永遠聽不到這樣的聲音。不要小看這種狀態,現在我們看似鼓勵多元的環境其實是在越來越扼殺多元。而能夠接受自己立場改變的狀態就是建立多元的開始。

我們看一些專業辯手(比如黃執中,陳銘)可以在每一個持方都能夠輸出不錯的觀點,就是在這不同的觀點裡面能夠通過定義和置換情景找到不同的可能性從而進行輸出。而現在對「容易被言論誘導」感到困惑的你就可以朝這個方向去成長了,多好啊。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