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意義上對導體和絕緣體的劃分,不是依賴電阻率的(雖然大部分時候可行),而是依賴於電阻-溫度曲線的。

對於導體,會看到電阻隨溫度的降低而降低。而對於絕緣體,會看到電阻隨溫度的降低而升高。

半導體則沒有嚴格的劃分,現代意義上只有導體和絕緣體的劃分,半導體屬於絕緣體一類。

上述電阻-溫度曲線的行為,實質上來自材料本身的電子狀態的結構(能帶),導體是無帶隙的,而絕緣體是有帶隙的(半導體屬於帶隙較小的絕緣體)。。

╮(╯_╰)╭


謝邀。

沒有絕對的導體,任何材料電阻再小也不會為零。沒有絕對的絕緣體,只有不努力的電壓。

所以兩者沒有明確界線。


沒有

電壓足夠高,絕緣體也會擊穿導電(比如空氣


沒有絕對界線。

微觀上看是原子核對電子的束縛能力,不僅僅和材料本身的屬性有關,還和外部環境有關,溫度,電壓有關。

在通常意義上講(不考慮極端特例),你在一板狀介質兩端施加電壓,總會有電流流過這個介質的,只是所謂的絕緣體電流太小,可以忽略不計罷了。


表面電阻小於10的5次方為導電材料,大於10的12次方為絕緣材料,介於兩個之間為耗散材料。


超導體依然有電阻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